陳雪容
摘 要: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重要組成,在于揭示生物規律和現象??v觀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普遍存在教師教學方式不足,實驗自身條件受到限制以及評價體系有待完善等,影響實驗教學質量。對此,本文則圍繞實驗教學存在問題提出相關解決途徑,望給予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解決途徑
隨著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標準。生物作為一門基于實驗探究的學科,通過實驗操作能為學生揭示生物規律和現象,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和記憶,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一、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
(一)教學方式存在不足
生物實驗教學效果與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有著緊密聯系?;谛抡n程標準下的高中生物學科極力倡導演示實驗和小組合作實驗等多種形式,但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多數高中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依舊圍繞考點講授知識,忽略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例如有近60%的生物教師因學校實驗藥品和儀器無法滿足實驗教學時而選擇放棄。有40%左右的學生認為影響實驗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即材料與設備不足,受客觀和主觀因素影響,通常生物教學在遇到困難時會選擇以講授實驗方式代替動手操作實驗,說明需全面改進高中生物教師實驗教學行為,提升生物實驗教學效率。
(二)實驗自身條件限制
部分生物實驗步驟較為固化和煩瑣,以至于無法在預定課時完成實驗,消磨學生學習興趣。再加上部分生物實驗操作難度較大,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無法準確操作,無法達到預期實驗效果。究其原因多和以下方面有關:1.實驗材料不合適;例如在開展“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每個班級都需要較多的實驗材料,十分容易出現材料不足現象。與此同時該生物實驗開設時間多處于寒冬季節,受氣候因素影響,洋蔥生根數量和春天相比較少,因而較易出現實驗材料匱乏,影響實驗正常開展。生物實驗材料自身附帶的生命性較為顯著,獲取和保存實驗材料相對復雜,部分高中學校實驗室并沒有為學生準備較為合適的實驗材料,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沒有尋找到可替代的材料,只有不斷實踐才能挖尋出可替代實驗材料。2.操作方式不當;部分學生在動手操作時存在操作不當情況,例如在鑒定脂肪實驗中,學生未準確切片,如果切得太厚則會在染色后難以在顯微鏡下透光,無法觀察到橘黃色效果,影響實驗結論。3.實驗試劑濃度不合適;在操作“植物細胞吸水與失水”實驗中,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后卻不再復原,究其原因和洋蔥表皮細胞在質壁分離中已死亡,導致細胞分離后不再復原。多數生物實驗染色后未達到預期效果,極有可能與濃度太高,無法尋找到觀察對象。
(三)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毫無疑問,生物實驗教學評價依據為實驗教學目標,通過判斷實驗教學效果與價值,為后期適當調整實驗教學方案提供參考。與此同時實驗教學評價對生物教師教學具有顯著的導向作用,更在于調控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因而健全完善實驗教學評價機制能促使生物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為合理改進實驗教學做好鋪墊??v觀高中生物實驗評價現狀,大部分教師慣性運用筆試和實踐操作兩種方式考查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程度,基本很少運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等方式,也很少評價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與實驗能力,正因如此造成生物實驗教學被忽略,無法高效開展。如果過多地評價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程度,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學生自主創新、實踐操作等能力。從相關調查結果發現,大部分學生填寫實驗報告能力較低,有近50%的學生表示對實驗報告填寫只略知一二,甚至有20%左右的學生不知要填寫實驗報告。由此可見,高中生物教師應重視實驗評價,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健全完善評價體系,注重引入多元化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解決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對策
(一)優化生物實驗教學方式
高中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應注重結合學生學情和學科特征積極優化實驗方式,隨著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廣泛應用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當中,通過合理劃分合作學習小組,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激發學生潛在探究生物知識熱情,并借此增強探索精神和實驗操作能力。高中生物教師應明確小組學習方式在于服務教學目標和任務,和傳統教學模式相同,該教學方式同樣圍繞生物課程標準傳授知識內容。教師設計教學任務時需充分結合學生學情,并積極針對學生學習情況作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反饋。以“光與光合作用”教學為例,教師在講解光合作用具體過程時可運用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明確光合作用過程。在講解人類對光合作用探究歷程時可運用卡門、魯賓與海爾蒙特實驗指導學生探究,既要求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闡述該組討論觀點,由各個小組選擇一種影響光合作用強度因素設計實驗,經小組討論和教師點撥后確定實驗方案并展開實驗。完成實驗后由小組成員相互討論并選派一名學生展示實驗成果,最后教師歸納總結實驗后仍然存在問題。上述兩個學習環節均需發揮小組合作學習作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而教師則扮演指導者、組織者與引導者角色,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相互學習。再以“細胞生活的環境”教學為例,小組長負責組織成員預測實驗結果和實驗后討論,操作員則根據小組探究結果在不同環境中放置細胞,觀察細胞生存情況,記錄員則需記錄實驗操作時細胞生存狀況以及各種現象,完成實驗后組織成員討論結果。最后通過反思問題和討論探究活動能讓學生深層次了解整個生物知識生成過程,拓寬學習視野和思維能力,增強團結協作精神。
(二)科學合理改進實驗條件
所謂改進即改變之前情況,提升效率。相關研究指出,改進是一種追根追底和追本溯源的單元分析法,目的在于增進效益、提高質量和降低成本。高中生物實驗改進即在原有實驗內容和操作方式的基礎上通過對實驗原理、材料、器具、方案、方法等各項因素進行改進,達到優化實驗效果目的,經改進后的實驗能達到或超過預期目標,最重要在此過程中提升實驗開設率,降低實驗操作成本,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針對生物實驗自身條件存在問題,需從以下方面加以改進,首先改進實驗材料;實驗材料是保證生物學實驗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不同于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生物實驗材料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正因該特征,在獲取和保存生物材料時不可避免會受到空間與時間等因素限制。生物材料具有顯著的發展性、靈活性、多樣性、生命性等特征,良好的實驗材料需在持續改進、探索中逐步完善,由此凸顯生物實驗教學的生命力與吸引力。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動手實踐,準確篩選符合生物實驗原理的材料,提升實驗教學效率。其次改進生物實驗試劑;生物實驗試劑具有多種類型,在具體實驗操作中用量較少,但整體配置較為復雜,無疑加大教師開展實驗教學工作量,此時就需要教師具備足夠的耐心,根據生物教材實驗要求準確配置相關試劑濃度并加以運用,但并非能達到預期教學目標。需要結合生物實驗實際情況合理配置試劑,并適當調整生物實驗試劑濃度、用量與比例,提高生物實驗效果。第三改進實驗方法;高中生物教師不能違背生物學原理改進實驗方式,經改進后的實驗操作具有較強的操作性,最重要簡單可行,較易使學生接受和參與,更能增強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三)健全完善實驗評價體系
評價作為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不僅可判斷學生實驗學習情況,一定程度也能幫助教師明確自身在實驗教學中存在問題,為后續改進實驗方案和提升教學效點提供重要是參考依據。在具體評價中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評價主體多元化;所謂評價主體多元化即將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家長或社會評價等多種評價相結合。高中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不僅僅要注重評價學生完成實驗情況,還要積極鼓勵學生相互評價和自主評價,全面調動學生參與生物實驗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學會歸納總結和方式,樹立正確認識,實現全面發展。在此過程中還要耐心聆聽來自社會與家長評價,有利于從不同方面改進實驗教學存在不足。其次評價內容全面化;所謂生物實驗評價內容全面化即在對評價時不單單要關注學生對共性方面進行判斷與檢測,還要積極發揮學生個性,因而對高中生物實驗評價內容從三維目標著手,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充分反映不同層次學生實際情況。與此同時,生物學科發展重要目標之一即學生是否能將所學生物知識應用于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問題以及學會解釋與揭示生命規律和現象,更是生物實驗重點目標之一。開展生物實驗并非單純地讓學生多記憶生物知識點或細胞結構,在于讓學生借助實驗方式解析生活、生命中問題,增強知識應用能力,對學生終身發展有著重要現實意義。正因如此,凸顯評價內容全面化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對生物學實驗知識、實驗設計方法/原理、生物實驗操作能力、生物繪圖與獲取信息等各方面能力。在評價內容過程中不單單要關注學生學習成績,更要充分發揮學生內在潛力,為全面發展做好鋪墊。第三評價方式多元化;單一教學評價方式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理念提出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目標,因而高中生物教師在評價中應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及紙筆測試與實驗報告相結合等,必要時在評價過程中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情感變化,維持學生參與生物實驗興趣,提高生物教學效果。
結束語
總之,高中生物教師在全新教育背景下應積極改進實驗教學,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優勢,激發學生探究生物知識興趣的同時使其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刻印象,全面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實現預期課程目標。
參考文獻
[1]黃天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20(11).
[2]桂雨萱.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困難與對策[J].明日,2019(32):0076-0076.
[3]張鑫.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信息周刊,2020,000(009):P.1-1.
[4]張翠媛.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1).
[5]劉紅.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建議[J].生物學教學,2019,44(0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