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霽
摘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共同發展是國家進步的要求,伴隨著民族之間的融合交流越來越密切,各高校的少數民族學生越來越多,他們作為各個民族的代表,和漢族學生一樣,也肩負著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重任。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每一位中國人民的希望,也是每一位中國人民的歷史使命。本文基于當下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現實情況,圍繞如何做好少數民族學生統戰工作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少數民族 統戰工作 必要性 措施
1.前言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在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作為流動的群體,他們代表的是各個民族,雖然受到高校的統一管理,但是也會因為個體差異而呈現出來一些個別行為的變化,所以需要對其進行統一的管理,在黨的領導下,做好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統戰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在統一戰線理論指導下,才能夠幫助少數民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使他們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針對不同的民族學生的特點采取科學的教育管理措施。學校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加強少數民族學生的統戰工作有利于實現這一目標。
2.開展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統戰工作的必要性
2.1加強高校民族統戰工作的意義
從當前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現狀來看,他們在生活學習以及思想方面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對待不同民族的學生,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使他們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世界觀能夠更好的樹立,完善其個體的價值觀念,影響著其在學習生活方面的具體表現,影響著他們的長遠健康發展,必須要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化的掌握,針對他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以及思想方面存在的問題,需要采取對應性的措施鼓勵,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思想道德素養,提升責任意識,等等,做好少數民族學生統戰工作,有利于使他們在未來畢業以后會社會的經濟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也有利于加強民族之間的融合與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2.2當前我國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
從當前我國少數民族學生的現狀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很多學生的心理情況比較復雜,一些少數民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蘊對學生的個性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比如那些聚居地的少數民族學生往往表現出熱情積極的性格,而一部分少數民族學生的性格比較偏激,他們對于文化差異的接受能力比較弱,喜歡扎堆相處,在與漢族學生進行相處時,出現排斥的心理,相處顯得比較被動。從相關數據統計來看,有一部分少數民族學生存在偏執的心理,對事物的看法常常是固執己見,不同年級的少數民族學生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比如說低年級的少數民族學生,他們的這種心理特征表現就更加的明顯。
很多學生由于民族意識的存在,常常對漢族文化顯示出文化疏離感。由于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素質往往比較高,在現代化轉型時期,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文化的融合發展,少數民族學生的眼界得到了開闊,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由于自己的家鄉在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還比較落后,所以他們比較渴望學到更多的知識來改變這種面貌,渴望各民族之間的文化融合,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這些學生進入到高校以后,他們面對的生活環境以及教育環境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使其自身的文化歸屬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學校教育的過程當中,感受到了文化差異而帶來的文化壓力,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文化適應困難的情況,這就會使得他們的情感滿意度降低,可能對學校教育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由此就容易增加文化邊緣化,或者同化民族認同而弱化學業成就的可能性。
各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可能和高效的標準化管理之間存在的沖突,由于我國少數民族都有著各自的風俗習慣,一些少數民族學生尤其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學生,他們的作息習慣、飲食習慣等與漢族傳統的風俗習慣都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但是高效的標準化管理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由于沒有考慮到這部分學生的個體狀況,因此沒有制定靈活的管理措施,一些人說民族學生就不能夠很好地調節在這個過程當中的心理落差,從而產生不適應的心理狀況,就沒有辦法滿足他們對于高效學習的期望,沒有辦法將民族意識與社會主義大家庭的這種廣泛的愛國主義情感結合起來,容易對高校管理產生誤解,使他們日常的活動與交流空間局限在更小的范圍內,影響到高校的標準化管理。
一部分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薄弱,由于當地的教育水平比較落后,這些學生的文化課基礎比較薄弱,尤其是在英語數學等科目方面更是顯示出了劣勢,而語言方面的障礙也是提升他們學習能力的一個主要因素,少數民族的學生對于學習非常的重視,學習的積極性也比較高,但是在環境的影響下,他們的學習能力受到了限制。加強少數民族教育投入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學校要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正面的引導,培養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3.加強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統戰工作的措施
在長時間的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的實踐基礎上,各大高校不斷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及幫扶,研究少數民族教育的特點,積極的探索少數民族統治工作的規律,也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加強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統戰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眼采取措施:
3.1多渠道開展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教育工作,高效率開展少數民族學生統戰工作
我們黨多年來進行統戰工作的實踐證明,展開思想教育是提升民族統戰工作效率的一個主要路徑這種方式同樣適用于當下少數民族學生的統戰管理工作。要在高校日常教育工作當中加強思想教育,并且從多種渠道來開展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由于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薄弱,所以在進行教學時,要重視直觀教學方法以及理論教授法的結合,既要關注對學生的啟發,要關注教學的趣味性,最大程度上減少語言障礙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針對少數民族學生喜歡聚集、愛好娛樂運動等特點,將把思想教育內涵科學滲透于校園文化生活中,依托少數民族學生喜歡的活動,開展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工作。少數民族統戰工作,可以把校園活動當作主要手段,使少數民族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樹立清晰的人生態度。
加強少數民族學生統戰工作,還要注重利用網絡陣地,積極的豐富思想教育工作內涵和教育形式。不管是少數民族學生,還是漢族學生,網絡作為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工具,它能夠有效改變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影響學生文化生活以及價值觀念的形成。
3.2加強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指導
在當前社會發展新形勢下,做好少數民族學生同樣工作,不僅僅要進行機械式的管理,而是應該全面化的提升學校育人的水平,加強對學生的關懷,針對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有效的輔導,尤其是要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日常心理,使他們能夠克服一些因為文化差異和生活習慣差異而帶來的心理壓力,更加積極健康的成長,此外學校要加強對漢族學生的民族融合觀念教育,使他們能夠和少數民族學生之間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友好關系。由于少數民族學生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對他們心理指導工作有著一定的難度,要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學校以及老師的共同努力,各高校的教師應該帶著深深的使命感去完成這項工作,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實際需要,以科學的認知和方法去啟迪教育學生,促進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3.3完善少數民族學生管理工作
在少數民族學生管理工作中,需要以學生管理部門、團委為牽頭對象,以民族文化為切入點,積極做好少數民族管理工作,例如,可適當的舉辦一些以民族風俗為主的文化藝術節、民族歌舞聯歡會等,使得學生群體可積極參與到體驗式的活動中,充分的了解不同民族地區的文化內容,展示各民族之間的獨特風俗以及行為習慣,充分的增強思政教育教學的效果。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可使得各個民族之間有效相處在一起,積極舉辦一些習俗展覽、民族論壇等增強民族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確保各個民族之間能夠被尊重。另外,還需要加強少數民族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有效的傾聽該類別學生的基本訴求,為該類群體社會生活提供良好的條件,增強少數民族學生的向心力,使其能夠了解少數民族之間行為習慣。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統戰工作進行簡要分析,從工作開展的必要性、意義以及對應舉措著手,著重考量對學生的管理,了解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以及行為特征,為后續的工作開展提供合理意見。
EZYSK202004
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學生統戰工作研究
參考文獻:
[1]李水明..如何作好對少數民族學生資助及統戰工作[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000(012):171-172.
[2]魏軍..遼寧省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統戰工作的幾點思考——以大連民族學院為例[J]..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2(01):24-27.
[3]劉超美..落實統戰工作新要求.提高做好黨的特殊群眾工作的能力[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6,.768(12):50-50.
[4]李忠遠,.張曉娜..加強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統戰工作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3.
[5]靳松..“大統戰”視野下桂西南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工作創新路徑探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038(006):13-15.
[6]新華教育..教育部民族司司長詳解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J]..新華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