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輝 張曉艷
摘要: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新的歷史階段,黨的基層組織也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關鍵詞:新時期 基層組織建設 基層治理 干部教育
引言
基層黨組織是貫徹和落實黨中央部署、決策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始終堅持大抓基層的明確導向,積極修補完善基層黨組織存在的各項短板,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干部在改革、發展、穩定中的模范帶頭作用,才能真正使各領域的基層黨組織成為鞏固我們黨堅強領導的鋼鐵堡壘。
一、現階段黨的基層組織中存在的問題
2020年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全面收官之年,要完成上述兩大目標任務,脫貧攻堅的最后堡壘必須攻克,全面小康在三農領域的突出短板也必須補上,而解決好三農問題,首先要解決好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問題,但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個別單位和少數地方在堅持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地位這個問題上出現了誤解和偏差,以至于在這些地方黨的基層組織難以發揮應有作用,趨于弱化、虛化和邊緣化。
(一)基層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趨于“弱化”
中央、地方和基層三級組織環環相扣、共同作用架構起了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體系,而在這個體系中,基層黨組織就是我們整個黨組織的基礎,是黨組織最基本的細胞。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國的共產黨員總人數已經超過9191.3萬人,比上年凈增132.0萬人,黨的基層組織達到了468.1萬個,環比凈增達7.1萬個。正是這近470萬個基層黨組織將我們黨的9100多萬名黨員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使我們黨變成了一個具有統一的意志和行動的整體,若剝離了黨的基層組織,我們黨也難免淪為一盤散沙。但調研發現,在少數地區、個別地方黨的基層組織已經形同虛設。以某鄉鎮為例,近年來甚至沒有開展過一次黨組織的單獨活動,幾乎所有的黨務工作都被行政行為所替代,而支部活動則由干部職工活動所替代,這樣一來,組織的工作者們紛紛將時間和精力放在了業務工作上,對黨務工作只是勉強的應付、被動的做,常年累月下來,基層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群眾的認可,遭遇了極大的弱化。
(二)黨員的先鋒模范意識趨于“淡化”
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既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也是我們黨黨員先進性的具體表現,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是黨組織對我們每一名黨員的基本要求,是我們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基礎。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100年的風風雨雨,我們一代又一代的模范共產黨員用星星之火燃起了民族復興的火炬,從革命初期的李大釗、陳潭秋、何叔衡、楊靖宇,到建國后的焦裕祿、張思德,任長霞、孔繁森,再到現在的鐘南山、黃文秀、杜富國、劉傳建,沒有他們前赴后繼的努力和犧牲,就沒有今天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繁榮和美麗,面對危機與挑戰,他們總是能夠挑起大梁,他們是這個社會的先進分子,是我們崇拜和學習的榜樣,每一名黨員的言行舉止都或多或少會對身邊的群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在赴農村基層的調研中我們遺憾的發現,近些年來,由于部分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的缺位,致使個別農村黨員甚至黨的領導干部放松了自我要求。有的是黨性淡薄,缺乏政治意識,在生活中胡言亂語、急功近利、丑態百出;有的是貪圖享樂,缺乏責任意識,在工作中不愿擔當、得過且過;還有少數黨員是只繳納黨費卻從不參加各類組織生活;甚至有的連黨費也要催繳。這些問題的存在,在我們黨內雖然只是少數甚至極個別,但對我們黨的威信帶來的消極影響卻不可低估,這些行為在事實上已經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妨礙了黨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三)對黨員干部的管理和教育趨于“虛化”
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新時期我們黨的基層組織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缺位將極大的影響黨員的黨性培養,甚至會導致黨組織的軟弱渙散,據省調查組反饋,在我們黨的一些基層組織中存在著相當一部分業務會與支部會混著開、支部大會不嚴謹不規范的情況,支部組織生活等更是寥寥可數。此外,在對黨員工作考核中,多數單位組織傾向于將行政工作和業務工作的工作成效作為評價全年工作業績的主要甚至唯一的依據,而對個人綜合素質、政治表現等重要指標采取模糊的評價考核。
以上現象不是個例,究其原因,我認為問題主要出在黨員干部思想認識不到位、黨的基層組織監督管理缺位和相關規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這幾個方面。
二、新時期黨的基層組織須有新作為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堅持基層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地位,是堅持和鞏固黨的全面領導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新時期我國農村政治、經濟等各領域協調發展的根本保證。因此,在新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中我們必須將此作為一條紅線、一條底線、一條警戒線:在總體布局中,堅持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對本轄區各項工作和各類組織的全面領導;在議事決策上,嚴格落實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制度,如建檔立卡貧困戶動態調整、村集體合作社重大業務等,通過加強村務監督,促進政策落地和措施落實,確保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看得到、聽得著的,是實在的而不是空泛的,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
(二)科學合理架構農村基層黨組織
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42年的農村實踐充分表明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的治理結構總體是可靠而穩定的,順著這個治理結構去架構我們黨的基層組織,一方面有利于鞏固村黨組織的領導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改善提升村黨組織的鄉村治理能力。但時代在不斷發展,我們在堅持以往成功經驗的同時也必須注意及時跟進、建立、更新黨組織以適應農村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變化、新問題。對此,《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緊密結合我國農村的具體實際,對基層黨組織的架構作出了準確而全面的規范,在貫徹落實中我們必須以此為依據,確保黨的農村基層組織設置有理可依,有跡可循。
(三)抓好重大任務落實
當前,我國農村正處于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到全面推動實現鄉村振興的歷史交匯期,農村基層黨組織就要注重在這個特殊的交匯期中發揮好自身領導作用,認真履行職責、抓好農村經濟工作的6項具體任務,而農村黨員則是要發揮其帶頭作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積極投身到新時期鄉村振興的宏偉浪潮中,帶領周邊群眾共同發家致富,以黨員的影響力鞏固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生命力,將黨中央在新時期鄉村振興中的部署決策轉化為團結帶領廣大農民群眾創造美好明天的具體實踐。
(四)抓好基層精神文明建設
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硬,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和方針,同時也是我們進一步提升鄉村文明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新時期在進一步強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過程中,我們必須著力加強對人民群眾的教育引導:首先,要抓好農民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經常性的組織廣大農民群眾集體學習,真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并以此為基點讓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社會主義文化牢牢占領新時期農村的意識形態主陣地,以先進的馬克思主義科學理念驅除一切落后腐朽的封建殘余糟粕;其次,要注重抓好有關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其他工作,如修建文化廣場、完善農村衛生設施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廣節約觀念、新喜事理念推進移風易俗等,在耳濡目染中引導黨員群眾自發的主動抵制落后腐朽封建殘余思想侵蝕;最后,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就要在政治上看得清、站得住,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的反對各種錯誤思潮、錯誤觀念,同一切危害社會主義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歪風邪氣、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在農村公共事務和村民集體活動中謹防各種非法宗教活動和國外反動勢力的滲透。
(五)切實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能力水平
新時期我們要處理好農村的各項事務,其核心在黨、其關鍵在人,其重點就在于基層黨組織的領導班子和帶頭人,新時期我們要進一步強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就必須以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的教育培訓為抓手,下大力氣推進農村基層的黨員干部學習領會和忠誠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思想規范行為,嚴格管理監督,改善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隊伍的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培養出一批重農業、愛農村、惜農民,有信仰、有知識、有文化的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
(六)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
據中組部統計,現階段我國農村有近3500萬名黨員,接近全國黨員總人數的四成,這是我們黨在農村的基本隊伍,新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應始終以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為出發點,著力加強對每一名農村黨員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組織管理和作風紀律監督,一方面要搞好“三會一課”,保質保量上好黨課,為黨員指明方向,以新思想引領新行動;另一方面要堅持和完善民主評議黨員制度,按原則依規推進黨務公開,不斷矯正黨員的思想行為,增強人民群眾對基層黨組織的信任;最后要注意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及時為基層黨組織補充新鮮血液,避免出現新老黨員斷層,做好農村基層發展黨員工作。
三、結束語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傳播并落地執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聯系我們黨和廣大農民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擔負著我們黨在農村基層的全面領導工作。可以說,新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成果將直接關乎我們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親疏,任務艱巨、意義重大、使命光榮。因此維護好黨組織的地位和形象,傳播好黨中央各項方針政策、執行好上級黨委安排在農村基層的各項任務,就是落在我們每一名農村基層組織黨員干部肩上的光榮任務和使命擔當。
參考文獻:
[1]陳鵬,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要讓“最后一公里”更順暢[N].光明日報,2020-07-03
[2]周祖翼,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扎實做好新時代機構編制工作[J].求是,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