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鎮
【摘要】基于我校體育特長生的實際情況,筆者長期擔任班主任,通過觀察并總結出體育特長生的特點,以此形成“從軟化到優化”的體育生班級的管理策略,合理協調專業訓練與文化科學習,培養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才。
【關鍵詞】體育生;軟化;優化;班級管理
陸豐市東海鎮龍潭中學(以下簡稱“我校”)是陸豐市一所系統化訓練體育特長生的學校。2020年9月,我校申請特色高中,確立“體育特長生訓練學校”的地位。每年高考后,我校都向高校、國家輸送一批批的優秀學生。對體育特長生(下面簡稱“體育生”)的教育教學,作為一線教師,筆者在班主任這平凡的崗位上進行了大力地探索,并形成策略。因此,對體育生班的管理問題,筆者就三方面進行探討。
一、體育生的特點
(一)大部分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因而學習興趣不高
我校是縣級市一級學校,生源參差不齊。體育生也是如此,幾乎是從本縣級市中幾十個鄉鎮中學和市區的普通初中招來的。每屆生源中,男女比例結構基本失衡,再加上許多學生憑借體育專業優勢招入,文化分數普遍比較低。因此,他們的文化基礎薄弱,在文化科課堂上無視校紀校規的現象也比較嚴重。由此看出,他們對文化科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整個班級學習氛圍和風氣處于停滯、被動的狀態。
(二)個別學生生活懶散,但集體凝聚力強
體育生是一群特殊的群體。與普通生對比,他們在比賽場、訓練場上奮勇拼搏,積極進取,但在個人生活上可能是無拘無束,散漫懶散。平常文化科課堂上,個別學生還會逃課。周末時間,除了準時上專業課外,他們有的會打游戲、上網、聊天;有的會不愿自己動手洗臟衣服而打包寄帶回家里;有的甚至睡覺,連飯都要別人幫打。總的來說,在個人生活上個別的體育生表現出特別散漫,毫無紀律性,但在集中隊伍訓練、團隊或小組比賽、社團公益等活動中,他們都表現出個人服從集體的大局觀意識,集體凝聚力相當強。
(三)小部分學生性格沖動,但整體呈現較強的集體意識
經觀察,筆者發現體育生們有直爽、講感情、團結的特點,但存在小部分學生會性格沖動的情況。由于這樣的性格狀況,加上他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宿舍區,因此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一般的情況下,在宿舍,舍長會根據實際合理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班上,班長會把事情報告班主任,再作公正處理。但是,假如出現個人與在校普通生或者與校外生矛盾時,他們就會很團結,一致對外,表現出很強的集體意識。
二、班級軟化管理的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指出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回饋之心與責任心。因此,筆者認為,培養學生的首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與感恩心。針對體育生在文化課堂上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氛圍不濃的情況,筆者認為,教師應主動在班中開設系列的勵志感恩主題班會,利用班會課的視頻或事例激勵學生,同時借此契機聯系貧困生勵志考取大學的實例進行教育,感化學生。通過感恩教育,學生能夠清楚認識到在校讀書與訓練不是個人的事情,也關系到父母對自己期盼和希望;通過感恩教育,學生認識到自己即將成年的責任和社會,國家對自己的期望。通過這種教育方式,教師可以激發學生感恩的情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好文化課,釀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感恩教育,課余時間班主任應該堅持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從現實生活反饋可以看出,影響體育生心理的因素主要在于升學和獨特的家庭結構。譬如,大部分學生選擇體育專業除了對運動特別愛好的緣故之外,還因為帶著父母殷切的希望。因此,升學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無形的精神負擔。此外,單親家庭、重組家庭、孤兒等獨特家庭結構也是重要因素,它影響著學生的生活、讀書甚至以后的工作,給他們帶來非常嚴重心理陰影。所以,針對此類學生情況,筆者制定了詳細計劃,邀請學校心理教師并成立心理輔導小組指導學生,在課余時間給學生定期的心理輔導,疏通他們的心理障礙,使他們步入正軌,正常讀書升學。
(三)引導學生正確管理情緒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愛好,也有自己的不足和弱項。從體育生的特點可知,體育生在生活和文化科學習上表現出的懶散,性格的沖動以及自我約束觀念淡薄等現象,與班主任、一線教師和學校領導對他們過高的要求有關,這也導致他們出現失望、挫敗感、激憤甚至焦慮等負面情緒。因此,筆者認為,班主任首先要穩住學生的情緒,放低身份,傾聽學生心聲,因材施教。其次,班主任可以找到學生要好的朋友,尋一個安靜環境組團談心,降低對學生的要求,增加與其感情,做到嚴寬結合;最后,班主任還可以展示自身魅力,用自身的專長帶動學生的閃光點,揚長避短,乘風破浪式激勵學生,讓他們的負面情緒煙消云散。實踐證明,班主任工作只要按照學情出發,執行軟化管理策略,做夠位,做夠細,管理好一個班級應該不是問題。
三、班級優化管理的策略
對體育生而言,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他們正確地管理情緒等方面的教育在班主任工作實施中是美中不足的。要改變體育生生活作風和讀書風氣,提升他們的閱讀品質,塑造他們美好的人格,筆者認為,班主任其實還應該優化班級管理。其策略大致有以下三方面:
(一)引黨史教育入課堂
高中階段是塑造學生個性的重要時期,高中階段教育教學對于完善學生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體育生,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有意識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長期以來,在政史課堂上體育生缺乏對政史知識系統化學習,導致他們沒有成型的知識規模。作為班級的引領者,班主任應該正視這一點,把黨史教育引入課堂,要讓學生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要讓學生以史為鑒,更好學習,并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了培養學生的家庭責任感外,班主任還要讓學生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世界觀,要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一代有一代人的擔當,要樹立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奮斗的人生觀。
(二)專業集訓中滲透基本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除了文化科課堂教學是提升體育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有效方式外,專業訓練課堂中滲透基本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也是不容忽視的教育途徑。譬如,在講解體育項目專業的同時,教導學生一些基本的道德守則和法制規范,讓他們對誠實守信、文明禮讓、尊師重教、勤學苦練、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等這些基本道德要求、法制要求有深刻的認識,從而能做到自覺地遵守。此外,還可以在訓練中開設品德知識競賽小組,由訓練教師來評定優秀品德組員;還可以在訓練中鼓勵男女隊員或兩個男隊員組成道德互助提升結對,相互促進各自的思想道德水平。無論是訓練教師或者班主任,還是其他科任教師,都可以創設多種形式來培養體育生的道德修養,為學生的成長創設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三)課余生活發展“第二課堂”
對體育生的教育教學,除了讓他們端正思想,守住初心,還要讓他們“知而后行”。在感受枯燥的專業訓練同時,教師其實應該鼓勵體育生發展自己的“第二課堂”,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在語文“第二課堂”上,語文教師可以聯合優秀的普通生和體育生創設簡單的現代詩寫作小組,開設簡單的古詩文講解小組等課余活動;在英語“第二課堂”上,英語科任教師可以鼓勵特別優秀的體育生以一帶多的方式在操場開放式晨讀,也可以舉行英語書法比賽等;政史科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參與學校社團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等;地理科教師可以開設地理手工制作比賽,可以舉行地理知識競賽等。“第二課堂”有諸多的形式,課余開設“第二課堂”能豐富學生的生活,增長學生的知識。從新課標的意義上說,開設“第二課堂”是課堂教育教學的重要補充部分,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總而言之,對體育生的管理,尤其是班級管理,筆者認為,應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聯系教育教學理論,執行自己總結的“從軟化到優化”的班級管理策略,合理地進行專業訓練,高效地進行文化科課堂教學。這樣,才能實現新課標要求下“有個性的發展”,培養對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昌國.淺談體育特長生的管理策略[J].才智,2008(11).
[2]林海.體育特長生的培養與管理[J].體育博覽,2011(10).
責任編輯? 林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