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振寧
當前,新興媒體產業發展速度日益加快,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作用下,開始涌現出了諸多新的媒介方式,使受眾對信息多樣化的需求得到了切實滿足。當然,新媒體的出現嚴重沖擊了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形式,同時借助此機遇對和新媒體的深度融合進行探索,使雙方均能得到發展。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互競爭和融合的形勢下,我們逐漸步入了全媒體時代。全媒體對一個全新的語境進行了構建,而作為媒體傳播中的符合性角色,電視播音主持的發展以及定位直接影響著節目的傳播。所以,電視播音主持在全媒體語境下,怎樣和時代發展保持同步是現階段值得深思的重要問題之一。
新形勢下,只借助報紙和電視等傳統媒體獲取信息已經不能使人們的需求得到滿足,廣大群眾逐漸開始借助新興社交媒體獲取信息,基于此情況,新興媒體的體系不斷增長,同時大大提高了其影響力和覆蓋面,基于此,電視等傳統媒體必須積極展開轉型和創新。但這并不代表電視媒體就十分落后,反之,其在不斷地創新自身的過程中具有與新媒體相同的生命力,在人人自媒體和信息量日益增多的形勢下,全媒體語境就此形成,基于此語境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可以同步發展。
全媒體語境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下述幾個方面:第一,信息全面性特點。全媒體,從字面上理解即媒體形式豐富多樣,各種媒體形式同步發展,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信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外擴散,借助各種社交媒體展開廣泛傳播,因此現階段全媒體所具有的全面性特點十分顯著。第二,交流互動性特點。在傳媒體語境下,現階段的科技實力日益增強,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促使各種智能終端形成,其為人們暢所欲言、分享信息與資源提供了諸多社交網站。因此,在全媒體語境下信息的交流性很強,現階段人們可以充分體驗到社會的參與感。
首先,單項傳播模式影響互動。在電視播音主持中,主要由主持人向公眾傳遞信息,全媒體語境中,信息傳播渠道十分廣泛,公眾也有更多的信息獲取方式,傳統播音主持單項互動方式已經不能使公眾的需求得到滿足,他們希望用一種交互的方式展開交流,同時要求電視播音主持具有更強的調動現場氛圍的能力以及隨機應變能力。其次,電視播音主持風格缺乏豐富性。就電視播音主持欄目來說,風格較為固定,運用既定的制播方式逐層整合信息,電視播音主持風格太單一,很容易導致公眾出現審美疲勞,也很難將鮮明的播報特征以及主持人的特有風格發揮出來,因此需要積極創新與提高。最后,需要進一步細分受眾層次。全媒體語境中,受眾群體不同,其關注的信息渠道也有所區別,進一步細分受眾層次,從而使其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這已成為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就電視播音主持來說,受眾群體復雜性較強,同時因為節目定位要求,很難進一步細分受眾群眾,受此影響,流失了諸多客戶,對電視播音主持節目的影響力造成了極大影響。
長時間以來,播音主持和新聞采編工作均互不干涉,具有獨立性,電視播音主持主要職責是播報各種信息,在此播報過程中會受到節目具體流程的限制,實際上,電視播音主持人并非第一個掌握新聞信息以及接觸觀眾的人。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電視播音主持便可以借助語音電話、視頻等方式以及事件現場展開實時連線,及時將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廣大受眾,確保新聞信息的實效性和新鮮感。同時,主持人在對新聞進行播報時,還能積極與觀眾互動,首先,在播報新聞的過程中借助和觀眾展開通話、收聽觀眾留言或連線等方式,同時就實際內容進行客觀、合理評價;其次,在播報新聞的過程中,主持人應融入一些感情,可以對整個新聞時間展開客觀評價導讀,進而引發觀眾情感共鳴。
電視播音主持效果的好壞受電視播音主持人專業素質的影響極大。因此,在全媒體語境下,要想確保電視播音主持發展更加穩定,還應注意運用有效手段,有效提高主持人的專業素質。對此,筆者建議可以從下述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應注意給予播音主持人員引導,讓其在生活中主動加大學習力度,使自身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提升,以更好地新時期的新要求,確保信息傳播工作符合受眾群體的實際需求,形成自身獨特的主持風格,以堅實的基礎助推電視播音主持良好發展。第二,應注重采用有效手段,促進電視播音主持人專業技能增強,確保其理論知識豐富,同時還可以在播音主持實踐中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和各種播音知識工作內容相結合,優化調整播音主持工作,進而為電視播音主持工作可以把相關信息信息系統、完整呈現出來提供保障,促進播音主持服務質量提高。
當前,信息技術處理手段越來越先進,各種各樣的新興媒體也竭盡全力,以確保自身競爭優勢。在此形勢下,電視媒體應積極運用各種先進科學技術,大力研發信息傳播終端,將信息傳播媒介充分融入到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大和新興媒體的合作力度,一同對信息發布平臺進行開發,這對顯著提升傳統媒體信息傳播效率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如客戶端、手機、微信和微博等,這些信息傳播終端所發揮的效果均十分顯著。在引領輿論的過程中,播音主持人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其借助自身專業的言論、特別的觀察視角和媒體的權威性,剖析與解讀繁雜的信息,對社會輿論進行正確引導,給予受眾幫助,使其將事件的本質看清楚。由此可以看出,主持人是傳統電視媒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成獨具特色的“名嘴風格”,構建充滿個性的“名嘴”品牌效應,也能促進電視播音主持良好發展。如《今日說法》中的撒貝寧,《中國好聲音》節目中的華少,《新聞1+1》中的白巖松,均借助自身特有的風格贏得了一大批粉絲,同時也促進了節目收視率顯著提升。
新媒體的出現顯著改變了媒體行業,不斷提高的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水平,推動了5G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媒體領域中,不斷增加了各種媒體節目的數量,人們可以借助網絡對各種各樣的節目進行觀看,在此形勢下,人們越來越喜愛新媒體形勢。主持人自身的風格直接影響了節目的質量。全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人應積極對自身的觀念進行創新,與時代特點相結合改變自身的主持風格。在以往的播音主持工作中,播音員只需要把自己的主持風格突顯出來,吸引更多受眾的注意力。所以,主持人積極對自己的主持風格進行創新,確保節目和風格的協調性,促使傳播效果有效提升。比如,在主持一檔較為嚴肅的節目時,應做到表情自然、態度端正;而在對一檔較為活躍的節目進行主持時,主持人可以確保風格幽默,借助互動縮短和受眾之間的距離。主持人借助不斷探索,可以將適合自己的風格形成,同時促進節目的主持個性化特征增強,如此,便能讓人印象更加深刻,同時提高節目收視率。

電視播音主持要想在全媒體語境中獲得良好發展,就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對正能量進行傳遞。引導社會輿論導向,加大對社會中正能量的傳播力度,大力弘揚社會主義的美好建設是電視傳媒的重要作用之一。所以,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在全媒體語境中,必須積極對正能量進行傳遞,給予社會正確輿論導向引導,就不良媒體帶來的惡劣社會影響,應堅決予以抵制。但這對現階段的形勢來說,在全媒體語境中并不能有效保障社會新聞的嚴謹性和真實性,諸多新興媒體均不能在新聞輿論中給予受眾群體引導,讓其領悟到正確觀點,獲得大部分人的認可。所以,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必須將電視傳媒的公信力優勢最大化發揮出來,對社會新聞信息進行嚴格挑選和優化,除去一些不當的報道與信息,對正能量進行傳播,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如此便能使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在全媒體時代中得到良好發展。
總而言之,在全媒體語境下,我國電視播音主持人面臨著新舊媒體帶來的雙重挑戰,其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如此把新媒體優勢充分利用好,深挖傳統媒體特色,促進電視播音主持整體效果提升,是每一位播音主持人都應高度重視的問題。因此,新形勢下,電視播音主持和播音主持行業的整體發展情況相結合,積極革新播音主持工作,為電視播音主持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注釋:
[1]欒海:《電視播音主持在現代傳媒視角下的藝術要素分析》,《新聞文化建設》2020年第18期
[2]韓莉洪:《媒體融合時代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創新與發展研究》,《傳播力研究》2020年第10期
[3]謝宏雁:《媒體融合語境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新聞研究導刊》2019年第6期
[4]吳宏波:《媒體融合時代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創新與發展》,《傳媒論壇》2019年第18期
[5]張傳旭:《試論全媒體語境中電視播音主持的發展》,《傳播力研究》2019年第28期
[6]彌萍:《探究新時期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方法》,《新聞研究導刊》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