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動高校課程思政改革的過程中,許多高校教師開始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立足于目前教育教學的現實條件,積極的擺脫傳統教育的桎梏,發現課程思政的新形勢、探索課程思政新資源。本文基于醫學免疫學教學現狀,探索把思政元素—“紅色文化-紅巖精神”有機融入醫學免疫學課程教學,從而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醫學人才。
關鍵詞:紅巖精神;醫學免疫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然而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量的信息沖擊,使其面臨巨大的挑戰,思政課堂越來越成為高等教育中的“孤島”,教育效果也受到了極大影響[1]。因此,本文以醫學免疫學課程為載體,充分挖掘專業知識中的德育元素,把德育元素滲透專業課程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使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協同效應,有效協助青年大學生德才兼備,全面發展[2]。
一、“紅巖精神”的形成和精神內核
在眾多思政元素中,紅巖精神對于重慶這樣一座英雄之城來說是重要的革命精神支柱。在風雨如磐的歲月里,中共中央南方局以重慶紅巖村為依托,帶領國民黨統治區廣大黨員和革命志士,把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氣節結合起來,培育形成了紅巖精神。
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百年的光輝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孕育出了系列偉大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而紅巖精神則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3]。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則紅巖精神偉大的精神內核。我們深入研究闡釋好紅巖精神,精心講好紅色故事,運用多種手段創新,讓紅色文化動起來、活起來[4]。從紅巖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專業課程學習中發揮積極作用。
今天,我們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需要倡導崇高的思想境界,構筑起中華民族的精神長城。青年大學生是建設中國復興夢的實施主體,堅定理想信念是應當是矢志不渝的。可是有一部分青年大學生們面對紛紜眾生的資本世界的誘惑,精神世界極度空虛和糜爛。在專業課堂中融入“紅巖精神”,用紅巖精神的浩然革命正氣推動青年大學生歷經思想洗禮、精神熏陶,變得異常珍貴,刻不容緩。
二、融入“紅巖精神”的精神內核的醫學免疫學課程思政
(一)淋巴細胞再循環的教學中融入堅定革命信念的精神內核
淋巴細胞再循環是指中樞免疫器官中成熟的淋巴細胞經HEV離開血液循環進入淋巴結相應區域內定居,并通過輸出淋巴管,胸導管返回血循環。淋巴細胞經淋巴循環及血液循環,運行并再分布于全身各處淋巴器官及淋巴組織中,從而使二者互相溝通,免疫細胞得以暢流全身。當機體某處發生病原體感染或腫瘤細胞,大量的免疫細胞便前赴后繼地參與到清除抗原性異物的洪流中。這種整體與個體的關系,可延伸至“紅巖精神”中堅定革命信念的精神內核。就如同大批大義凜然、高風亮節的共產黨人,如堅貞不屈、永不叛黨的江竹筠、王樸、許建業、陳然等經受住種種酷刑折磨,不折不撓、寧死不屈,堅定革命必勝的革命信念,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凝結成永不磨滅的“紅巖精神”。
(二)中性粒細胞吞噬殺菌形成膿細胞的教學中融入浩然革命正氣的精神內核
中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60-70%,達多種PRR和調理性受體,通過調理作用或ADCC具有很強的趨化和吞噬殺菌功能,尤其擅長清除化膿性細菌感染,作用方式就是玉石俱焚。中性粒細胞細胞內如溶菌酶、酸性水解酶、堿性水解酶、髓過氧化物酶等各種酶類消化、殺滅細菌的同時,中性粒細胞也變性壞死,成為膿細胞。這種消除抗原性異物的方式,可延伸出“紅巖精神”中浩然革命正氣的精神內核。就如同眾多的革命先烈面對國民黨的白色恐怖和殘酷屠殺,“愿以我血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的犧牲精神,堅持與敵人進行不懈地斗爭。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仍不忘給為之奮斗的新中國和為之奉獻了熱血生命的黨組織留下全面從嚴治黨的“血淚囑托”,總結出八條“獄中意見”,這是他們在走向刑場前,向黨組織表達的赤膽忠心和殷切希望。
(三)CTL殺傷靶細胞的教學中融入巨大人格力量的精神內核
細胞免疫的主要的效應細胞CTL,通過分泌穿孔素、顆粒酶、顆粒溶素及淋巴毒素等直接殺傷靶細胞;通過FasL/Fas途徑誘導靶細胞凋亡等方式特異性識別內并殺傷靶細胞(病毒感染細胞、腫瘤細胞)。這種在抗病毒、抗腫瘤中起到中流砥柱清除效應的作用,可延伸出“紅巖精神”中巨大人格力量的精神內核。就如同以江竹筠、陳然、王樸等為代表的歌樂英烈群體在鐵窗黑牢里大義凜然,用鮮血與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波瀾壯闊的正氣之歌,閃耀著永恒的人格魅力。
(四)HIV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教學中融入崇高思想境界的精神內核
HIV主要感染和破壞宿主的CD4+細胞(T細胞、單核/巨噬細胞、DC和神經膠質細胞等),引起細胞免疫的嚴重缺陷,導致的以機會性感染、惡性腫瘤和神經系統病變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單核/巨噬細胞能被HIV感染但不易死亡,成為HIV的儲存場所和庇護所,促進HIV病毒在機體內的潛伏和擴散進入人體的過程。這種被病毒策反,成為病毒肆虐的幫兇和叛徒,助紂為虐的感染方式,延伸出“紅巖精神”中崇高思想境界的精神內核。就如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在重慶的革命斗爭中做出了正確的決擇,面對敵人的威脅利誘,不做革命的叛徒,以“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愿,愿把這牢底坐穿”的堅定信念,堅貞不屈、永不叛黨。
新形勢下,中國處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圍追堵截,特別是針對新冠疫情的起源問題多次試圖追責懲戒中國。所以中國仍處于內憂外患中,每個青年大學生都應該繼承并發揚“紅巖精神”,使之從小就在心里埋下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種子,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弘揚紅巖精神,更有助于青年一代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史,幫助他們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進而培養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操,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品格、將個人夢想融入到國家、民族夢想之中,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奮勇向前。
參考文獻
[1]于丹.將課程思政"引入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課堂的初步探索[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8):186-187.
[2]尚曉玲.從醫學視角看中醫基礎理論課程中的思政教育[J].教育現代化,2019(21):222-223.
[3]朱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譜系視角下紅巖精神的重大意義[N]重慶日報,2021-5-11(3).
[4]徐茂華,李真真.正確把握紅巖精神的三個維度,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J],2021,35:(2):132-137
基金項目:2019年度重慶醫科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醫學免疫學課程思政的教學研究與實踐”,主持人周蓮娣。
作者簡介:周蓮娣(1978-),女,遼寧大連人,博士,副教授,從事醫學免疫學的教學及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