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沙
摘要: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國教育界在教學方法上也引入了一些西方國家較為新穎的教學理論和學習方法,其中就有在美國興起不長的時間的學合作學習法,這一方法也被我們國家推廣,而廣泛應用于根據新課程編寫的義務教育和高中教材中。
關鍵詞:小學美術; 課堂; 合作學習
前言
合作學習重新定義了教學過程,認為其是一種交往過程,認為在交往中都希望病能或多或少有所收獲,同樣在教學過程中,也不外乎生生師生之間互動交往的過程,若是教師遵循傳統死板的教學方法,僅僅把教師當主角,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灌輸,都是沒有做到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未能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對話,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不停灌輸,而學生應該在課堂中享有平等的權利和自由,其他們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
一、合作學習法的應用
1、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合作學習過程。要求教師必須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考慮到每節課的設計,還要從宏觀調控上注意這個教學單元的協調,以保證教學的流暢性完整性,使得各個環節緊緊相連,形成整體。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尋找獨立課程與小單元課程的關聯之處,根據線索調換課程之間的順序將情境串聯起來,打造一個長期的主題大單元課程。就以上述的人物畫課程為例:本單元的主題就是學畫人物畫。人物畫常以身邊的人為描繪對象,這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基于這一點可以從繪畫主體入手將有關動物的兩課先排除;再根據描繪的是靜態還是動態,繪畫材料的難易度將比較難表現的課程排除。這樣我們就等到了初步形成的人物畫單元。根據初步形成的人物畫單元課程我們可以再細看各課的關聯,比如《草叢中》《花兒朵朵》兩課都要求用寫生的技法,因此可以將這兩課放在一起,在這兩堂課中系統學習寫生技法,之后根據其他線索安排后續課程。具體人物單元課程如下:1.走進人物畫——畫人物(一課時)。學習人物五官、比例,學會運用線條表現人物。2.研究人物畫——城市美容師(一課時)。選擇城市勞動者作為觀察對象,結合他們的職業、愛好、特長等細節抓住的面部特征去表現作品。3.欣賞構思大師畫——欣賞、學畫大師裝飾畫(二課時)。在第一課時中學會從欣賞、分析、評價三方面欣賞大師的人物畫,在課外選擇一位大師利用網絡資源了解這位藝術家。第二課時選擇一位自己最喜歡的大師,嘗試模仿其風格畫爸爸或媽媽的裝飾畫。
2、合理劃分學習小組的劃分也是教師要考慮到的一個重要環節。小組成員的劃分一般是依據學生的年齡性別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和技能等進行相同特質的學生劃分為一組同質化分或者是不同性質的學生為一組去劃分。這樣一來,就可以最大的限度發揮各個不同水平小組成員的積極性,使他們可以通過一定的努力來實現合作學習目標。排在一起。同學之間通過提供幫助而滿足了自己影響別人的需要,同時,又通過相關心而滿足了歸屬的需要。例如:在教學四年級的《臉譜》時,采用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每個小組成員發揮各自特長,有負責設計繪畫的,負責剪貼的,負責編寫小故事的,負責表演的,在小組活動中,每個人都有大量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有機會形成良好的人際技能。當學生們在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時,他們學到的就會更多,學得也就更加愉快,從而達到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學習目的,整個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每小組成員都有各自的角色,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盡可能參與到組織工作中來,使更多的學生獲得鍛煉的機會。
3、明確每個成員的任務。在合作學習中,為了能夠有效地完成任務,小組成員中的每個人都應該有明確的分工,教師的角色不僅在課前要明確教學目標,對合作學習過程進行詳細的部署,而且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參與到討論過程中,鼓勵后進生積極努力完成任務,要求小組長能夠做好分內協調工作,總之,教師就是這個活動的設計者指導者監控者和參與者。
4、確定合適的合作方法。學習中,每個各小組開始應該明確學習任務以及合作學習開展的步驟,之后按照安排進行交流,討論和發言,各成員之間不同的分工都應該在整個學習過程表現出來。并能發揮出來,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充當顧問,引導者和參與的角色,應調動小組成員的探討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使得每名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
5、教師指導的重要性。在合作學習過程,已經完成之后,教師在最后的歸納講解時,要針對教學內容,依據學生實際水平和認知能力。對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簡要的總結。學生在組內也可以進行自評或負評,評價時可以小組成員的互評也非常重要,可以通過他眼睛看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相互鼓勵,取得進步,互相之間也可以進行適當的評價,除了相互取長補短的作用,還能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競爭等各方面的能力。
二、辨證分析
優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的集體觀念,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更有利于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師生關系,在現在的社會中,個人的力量過于渺小,需要靠團隊的集體智慧才能適應,未來競爭激烈的社會美術學科領域也開始走向多科學科。綜合的道路,一項研究工作往往需要不同的專業,不同的領域的相關專業人士通過合作才能完成,在教育中滲透合作教育的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合作學習過程不僅強化了學生合作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
局限,對合作學習難以做出準確評價,難以保證學生均衡參與合作。在合作學習中,我們前面提到,每位成員雖然都是為了同一目標努力,但是每個人卻有不同的分工,尤其在教師經常采用四個人小組活動中,參與活動城市不相同的,比如個別學生總是公認為學習好的人,他們就責無旁貸地承認其發言的任務,大多數同學認為自己基礎差,也是美術課上表達不好,不發表意見,那么被動的參與討論中,要么無所事事,作為旁觀者,這種合作學習流行于例子,在實踐中大量存在一小部分同學注意力不集中,愛跑題,喜歡做小動作,干擾正常學習,影響了學習效果
結語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改的一個亮點,已經為廣大教師所接受,并積極在實踐中貫徹和實施,作為一種協同合作的學習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思考質疑討論探討小結等環節。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集體觀念和意識。
參考文獻
[1]劉興元. 在小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探究[J]. 雙語學習(烏魯木齊), 2019, 000(001):104.
[2]雷志柱.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的角色定位與行為策略[J]. 教育觀察(下半月), 2015, 004(0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