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琴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語文知識,而且要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效率。小學生的心思十分細膩,教師應該將情感教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中,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問題,使學生在與教師的溝通交流中提升自我,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個人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將情感教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中,能夠更好地開展語文課堂教學,還能加深對學生的理解與認識。
一、強化學生體驗,落實語文情感教育
把情感教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強化學生的親身體驗,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小學語文中的課文,每一篇都飽含了深意,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課文中表達的情感充分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獲得良好的體驗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對文章的深意有切實體會,也可以在學生之間展開交流,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觀點在相互交流中產(chǎn)生碰撞。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切身體驗,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十分有益。
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文《畫楊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強化學生的切身體驗,以便于學生加深對這篇課文的理解。上課之前,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先認識一下楊桃,讓學生們畫出楊桃,觀察他們畫的楊桃是什么樣子的,并讓學生與同學分享自己的畫作。接下來,老師帶領學生學習課文,了解文中的主人公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學生們可能會和課文中的孩子們一樣對主人公進行嘲笑。此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們換個角度來看,學生會發(fā)現(xiàn)因為角度的不同,才把楊桃看成了五角星。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人們看待問題的不同時,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因此,我們不應該隨意嘲笑別人,而應該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看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這就是,在語文的教學中學習到的智慧。
二、利用媒體教學,落實語文情感教育
如今的社會信息發(fā)達,網(wǎng)絡技術已非常成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講解課文時運用視頻、圖片或音頻等,讓講課的內容更加豐富,也通過這種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形式,促進學生在情感教育過程中提升自我。
例如,在進行課文《頤和園》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對頤和園有初步的認識。上課之后,教師可以先播放有關頤和園的視頻資料,讓學生領略頤和園的美麗風景。學生看到優(yōu)美的風景之后,會對這篇課文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們觀看一些頤和園的美麗圖片,使學生們對頤和園產(chǎn)生更強烈的向往。
三、開展感情朗讀,落實語文情感教育
朗讀是一種很好的情感表達方式。通過朗讀對文章中的情感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也能對文章中的內容有更全面的了解。有感情的朗讀是在對課文內容了解和對作者感情有所把握下進行的閱讀,這種閱讀是將學生對語文課文書面上的文字轉化為有感情的聲音,通過抑揚頓挫的閱讀,將情感教育落實到小學語文的課堂中。對課文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教師必須發(fā)揮引導作用,引領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加深體會和理解,并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
例如,在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朗誦。古詩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對古詩的朗誦,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詩人在寫作這篇古詩時的心情,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還可學習優(yōu)美的語句。在朗讀李白的這首古詩時,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詩人站在江邊送別故人的情景和心境。在朗讀的過程中,朗誦者可以將送別時的依依不舍表現(xiàn)出來。學生可以想像得到作者那時的心情是傷心的,連周邊的美景也變得和詩人的心情一樣,這同時也表現(xiàn)了詩人與好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情感教育落實到實處,可以通過加深學生的切身體驗,讓學生對課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豐富;可以進行有感情朗讀的引導,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把情感教育融合到小學語文課堂中,還有更多的方法,教師應該不斷嘗試和努力,使學生在情感教育和語文學習的能力達到新的高度。
本文系江蘇省泰州市教育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立項課題“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的實踐研究”的階段成果之一,課題立項編號為tzghyb20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