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君 闕勇平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8)
國務院于2019年2月出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教育部、財政部于2019年3月出臺了《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廣西于2019年8月出臺了《廣西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實施廣西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計劃的通知》[1]。這一系列文件要求高職院校優化學校、專業布局,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完善教育教學相關標準,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要完成“雙高”建設目標,高職院校的教學評級體系必須不斷改革和完善,才能不斷推進高職院校教學質量。構建和完善教學評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則是教學效果的評價,而學生是教學中最直接的教育對象和服務對象,對教學的是否有效的評價比教師之間和專家評價更真實,更具有說服力發言權。但是,學生評教工作逐漸暴露出很多問題,對學生評教結果的有效性和評教的信度產生了很嚴重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挫傷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因此,本研究基于調研的基礎上,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在教學效果評價中存在的問題,采用定量的科學研究方法,提出了影響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評價的影響因素,從而優化了學生的評價問卷,這對完善教學評級體系,推動教學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在研究中發現,部分高職院校編制的教學效果方面關于學生評價問卷存在的問題包含:一是問卷的內容忽視了教學信息化手段帶來的變化,也沒有結合當下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學生網課后,教師的教學的有效性會受這些變化的影響,因此教學效果的學生評價問卷需要結合網絡在線學習的因素進行設計。二是教學效果的學生評價問卷較少從學生的角度和視角去設計。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學效果學生評價問卷都是從教學管理的角度提出的,更多的是以教師為本位的立場出發,無法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對學生訴求的了解。三是教學效果學生評價問卷的指標所占權重大部分是教師之間或者專家們按照個人經驗來打分,缺乏對評價指標的定量分析,導致對問卷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設計產生影響[2]。
評價問卷設計完成后,問卷的結構維度合理與否,信度和效度可靠與否,大部分由專家的經驗進行主觀決定,實證的定量分析不足。
調查研究發現,許多的高職院校對于教學效果的學生評價數據的處理一般只是進行簡單的相加平均,接著加權后直接把其當作最后的教學效果評價結果,但因學生的認知差異,打分的區間會有很大的差別。僅僅是把數據進行簡單的相加平均,無法體現出學生評分的實際意義,導致評價結果的誤差很大[3]。
國內外許多學者對教學效果的學生評價問卷設計做了大量研究。最經典的學生評價教學效果的問卷是SEEQ,即《大學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問卷(學生用)》,SEEQ問卷由Marsh教授于1986年首次撰寫,在新西蘭、印度、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等眾多國家應用時效果都很好。1994年,國內學者將SEEQ問卷翻譯成中文,并對問卷的表達方式和題目的內容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因其問卷的科學性、全面性,結構的穩定性和有效性,中國臺灣、香港和內地的許多高校都廣泛運用這一工具對教學效果進行測量[4]。
SEEQ問卷由9大維度構成,其中包含41個指標,根據題目內容和表達方式,主要適用于本科院校。研究發現,高職院校在實際中對教學效果的進行學生評價問卷設計時,都是直接采用本科院校的SEEQ問卷標準,或者直接自行編制,缺乏設計的科學和合理性,大部分的高職院校也沒有對問卷的效度與信度進行檢驗。所以,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首先結合SEEQ的問卷內容,編制高職院校教學效果學生評價問卷,其次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HVC-VSEEQ 的維度結構,最后通過對HVC-VSEEQ的信度和效度檢驗,測試其穩定性和準確性。
SEEQ問卷的穩定性僅在本科院校得到有效證明,并且有些表達超出了高職學生的認知范圍。因此,本研究根據SEEQ問卷編制HVC-VSEEQ,編制的原則為:一是結合“雙高”建設的背景,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向和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的要求;二是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教學安排情況和教學信息化的趨勢;三是結合與高職院校學生就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的訪談結果。在對教學效果問卷進行初步設計后,
邀請副教授(含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專家們對指標進行評價和修改,使問卷在評價內容、結構、表述等方面更能夠符合高職院校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設計了HVC-SEEQ問卷。HVCSEEQ問卷總包含16個指標:“學習/價值、教學組織/清晰、個人親和力、在線學習、考試/成績”5大維度。項目評價形式采用5點量表,當被要求填寫問卷時,要明確項目的指標重要的程度。
本次研究選取了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一、二年級學生為試驗對象,共發放了問卷445份,收回了有效問卷420份。被試的樣本總量是420人。樣本的描述性統計見圖1至圖4。

圖1 樣本的性別統計

圖2 樣本所在的年級統計

圖3 樣本所在的系部統計

圖4 樣本所學的專業統計
本次研究通過SPSS 23.0,運用了探索性因素分析,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討論了HVC-SEEQ問卷的評價指標,檢驗了HVC-SEEQ問卷的信度和結構效度。
采用SPSS統計軟件計算各因子的負荷,表1中KMO的統計量0.956>0.6,Bartlett球形檢驗的P值0<0.05,說明適合探索性因子分析。

表1 因素分析KMO系數與Bartlett球形檢驗表
提取公因子。圖2列出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所以在HVC-SEEQ中總共提取了5個公因子。從表2可以看出,5個公因子的累積解釋變異為73.243(%),并且其中的第1個公因子的貢獻為73.243(%),與其他因子有較大差異。

表2 HVC-SEEQ總方差解釋

3 .649 4.055 82.645 4 .564 3.525 86.170 5 .325 2.034 88.203 6 .277 1.729 89.932 7 .252 1.574 91.506 8 .222 1.385 92.891 9 .190 1.185 94.076 10 .184 1.153 95.229 11 .168 1.052 96.281 12 .153 .953 97.234 13 .144 .903 98.136 14 .120 .752 98.888 15 .109 .679 99.567 16 .069 .433 100.000
提取目的:主成分分析法。
本次研究采用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將16個項目中提取5個公因子。從表3可以看出,每個因子都有一組負載較高的變量,這些變量的公共信息構成了該因子的隱藏特征。根據因子分析結果,把HVC-SEEQ的5個因子(維度)命名為:學習/價值、教學組織/清晰、個人親和力、在線學習、考試/成績。

表3 HVC-SEEQ因子負荷表
本文運用SPSS 23.0統計分析軟件計算得到16項指標的總體α系數為0.975(表4),大于0.7,說明該問卷的信度很好,具有使用價值。

表4 HVC-SEEQ問卷信度檢驗

表5 HVC-SEEQ問卷效度檢驗
檢驗效度的方法有許多種,效度也可以分為結構效度、外部效度、內部效度、測評效度和統計結論效度。本研究主要采用效度檢驗中的結構效度去檢驗HVC-SEEQ問卷的效度。結構效度表示的是測評的結果所表現出來的某種結構和測量值間的對應程度。對結構效度的檢查常常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在上述的因子分析中,已經檢驗了各個指標的相關性的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當KMO趨向于1,則說明效度越高。因子分析得出,HVC-SEEQ問卷的KMO值為0.956,在0.6以上,說明整體的效度還是很高的。
1.本研究以經典教學評價問卷《高校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問卷(學生用)》的結果為基礎,創新提出高職院校教學效果學生問卷(HVC-SEEQ)。
2.本研究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科學合理的設計出高職院校教學效果的學生評價問卷(HVC-SEEQ)的5個維度:學習/價值、教學組織/清晰、個人親和力、在線學習、考試/成績。
3.本研究編制的HVC-SEEQ問卷,基本符合高職院校特色,問卷共有5個維度,16個指標,通過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問卷進行結構效度和信度檢驗,實證了HVC-SEEQ問卷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從統計分析得出,HVC-SEEQ問卷的信度和效度科學合理,可以作為“雙高”建設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教學效果的學生評價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