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梅
【摘 要】本文針對基于高中語文審美教育個性化進行分析,介紹了高中語文審美教育個性化的相關概念,探討了高中語文審美教育個性化的重要性,并提出具體的實踐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審美教育;個性化
從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高中時期,學生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從而為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對于高中生而言,審美教育是一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形式,相關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工作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以其作為主體,肯定學生的個性,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合理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審美教育效果,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一、高中語文審美教育個性化的相關概念
(一)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主要是指利用一切審美價值對人進行教育,而這些審美價值具體包括藝術美、社會美以及自然美等因素。在高中語文審美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進行培養,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個性化教育
個性化教育強調教師需要對每個學生進行關心,并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進行遵循,從而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方式。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并承認學生在智力、情感以及社會背景方面的差異,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等進行充分了解,從而合理制定教學方案,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工作。
二、高中語文審美教育個性化的重要性
首先,在素質教育階段,審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教育內容,同時也是教師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以及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當中的重要組織者和引導者,需要在審美教育規程中有效體現出個性化教學理念,并通過具體實踐,使審美教育的效能得到充分發揮。通過教育可以使人們自身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并使其掌握自己的命運,在思想、情感以及想象等方面獲得自由。因此,在審美教育過程當中,也需要將師生的個性才能進行充分張揚,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由發展,使其能夠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其次,在《學會生存》著作當中曾經提出,教育具有兩個根本弱點,其一在于忽視了個人微妙而又復雜的作用,對個人表達形式和手段的多樣化產生了忽視。其二則在于沒有對個人在氣質、個性以及才能等方面所具有的差異進行考慮,這也是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個性化的關鍵問題,通過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可以有效改善教育學。對此,教師作為審美教育過程當中的重要參與者和引導者,需要有效解決審美教育個性化問題,具體需要解決審美教育弱點,從而促進審美教育的個性化發展,使學生的整體審美素養得到提升,保障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加強對審美教育個性化的研究和探索,通過實施個性化教學,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在審美教育個性化方面的需求,使學生的整體審美素養得到提升。
最后,教師在審美教育過程當中可通過教材,為學生帶來豐富、生動的感性形象,有效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使其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從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為。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主動的感受、鑒賞和創造美,并在這一過程當中追尋真理,從中獲取相應的知識,深化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教師可以通過教材當中充滿感情色彩的內容,并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有效陶冶學生,使學生在受到美的熏陶后,由衷的熱愛和向往真善美,并憎恨假惡丑。除此之外,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審美意識進行培養,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得到充分激發,使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得到培養,對學生智能進行開發。在實際審美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自然生活進行觀察,并通過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使學生能夠對生活和語言之間的關聯進行總結,使用優美的語言去表現自己在生活和大自然當中發現的美。
三、高中語文審美教育個性化的實踐對策
在高中語文教學階段,教師需要對學生有效進行審美教育,并通過提升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從而全面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學生而言,高中時期是其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需要在這一時期內有效開展審美教育工作,同時還需要能夠體現出教育的個性化特征,結合學生的具體需求有效開展教育工作。
(一)適當增加學習內容,彰顯個性化審美需求
在高中語文教學階段所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十分復雜,而其中有許多包含審美能力培養的部分,對此教師需要加大對該部分內容學習的重視程度,并通過語文學科這一獨特平臺來有效培養學生自身的審美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相關文學經典名著來有效開展審美教育,使學生能夠通過自身閱讀累積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
例如,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巴黎圣母院》這一經典作品,并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這一作品時對其中的人物形象進行有效對比。如卡西莫多,這一人物的長相雖然丑陋,但卻具有十分善良的內心。而菲比斯雖然具有俊朗的外表,但卻是一個朝三暮四的小人。學生通過閱讀這部作品,可以從中對人性的真善美進行感知,從而使自身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并從審美視覺進行切入,對文學作品當中不同人物的具體形象進行有效鑒賞和分析,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審美需求。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相關詩歌的講解,使審美教育的個性化特征得到有效提升。詩歌是重要的文學瑰寶,審美價值較高。在對詩歌作品進行閱讀時,需要學生能夠充分分析其意境,并根據詩歌中的詩情畫意,使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提升,并形成鮮明的個性化特征。
例如,教師在講解《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歌時,詩歌中生動描繪出了月色的美好,學生在賞析時可以進入到詩歌所描繪的意境當中,進而對其中的韻味產生深刻體會,使學生的審美主動性得到有效調動,從而產生美的感受,使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提高。
(二)激發個性化審美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