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菲
摘 要:語文課程作為義務教育的主干課程,在學生的學習、成長、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有效的評價活動則是強化語文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此,以自主評價為研究對象,首先介紹了自主評價的內涵以及實施要點,繼而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自主評價的意義,包括激發學習主人翁意識、促進學習反思、增強學生合作,最后從明確評價標準以及創新評價形式兩個層面探討了小學語文課堂自主評價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自主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2-032-002
評價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課程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即時、精準的教學評價,不僅可以準確反饋學生的學習表現,在激勵學生學習信心,持續改進學生學習表現乃至推動課程教學優化發展中均發揮著無可取代的作用。然而,從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來看,評價活動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一方面,評價活動多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僅僅是被評價的對象,評價活動的參與性不強;另一方面,評價活動存在粗放化、簡單化的問題,難以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對此,自主評價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一、自主評價的內涵與要點
(一)自主評價的內涵
根據《辭海》的解釋,評價指“評估人、事、物的優劣。”自主評價則是以自我為主體而開展的評價活動。從課堂教學的角度而言,自主評價最大的特點是實現了評價者與評價對象的統一。學生既是學習活動的評價對象,同時,也是評價活動的發出者。
(二)自主評價的要點
自主評價契合現代教育理論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是教師優化課堂教學評價,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的有效憑借。而在自主評價的實施中,教師要把握好兩個要點,一是明確自主評價的方向。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接受能力出發,為學生自主評價提供明確的方向,讓學生在正確的方向指引下開展評價活動,從而強化評價效能;二是豐富自主評價的形式。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的自主評價形式,構建多元化的自主評價體系。
二、小學語文課堂自主評價的意義
(一)激發學習主人翁意識
在以往的課程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課程學習均圍繞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以教師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雖然能夠保證教學秩序,但嚴重損害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也影響了學生課程學習的效果。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學活動的本質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不斷獲取新知、構建意義的過程。教師要以建構主義理論作為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自主評價是建構主義理論與評價活動結合的產物,是以學生自己為主體的評價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促進學習反思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言“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而課堂評價則是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的有效工具。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在反饋學習效果、調節學習氛圍、引導教學方向中均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傳統的評價存在粗放式的問題,而評價標準的模糊則是導致粗放性評價的主要原因,這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與綜合素質發展形成了負面影響。精準的評價能夠一針見血地反映出學生語文學習中的問題。自主評價要求教師為學生自評提供明確的方向和依據,能夠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
(三)增強學生合作
古羅馬時期的Seneca(辛尼加)便非常推崇互教互學,認為“當你教時,你可以獲得雙倍的學習。”近代以來,在J.A.Comenius(夸美紐斯)、A.Bell(安德魯·貝爾)等教育家的倡導下,學生間合作學習的作用得到了廣泛的認知,合作學習也成為西方課堂教學中最為常見的教學方法。從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合作學習已經得到了應用,但在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上存在著很大的不足。當前的學生合作仍以完成學習任務為中心,忽略了學生評價間的合作。自主評價既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也注重學生的互相評價,能夠增強學生的合作,更好地發揮合作學習的價值。
三、小學語文課堂自主評價的對策
(一)明確評價標準
1.設計評價指標
對評價活動而言,評價指標是基礎性的內容,特別是對小學生的自主評價而言,評價指標更不可或缺。因為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初始階段,自我認知能力尚不成熟,在自我評價中很容易出現迷失方向的問題。對此,教師需要科學設計評價指標,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出發,為學生構建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以《望天門山》的教學為例,評價指標需要包括以下幾個維度,第一、詩文背誦。作為必備詩文,學生要從背誦的流暢性、準確性來開展自我評價;第二、詩文理解。學生在古詩文的學習中有一定的理解難度,課程教學后,學生要從能否準確翻譯詩文內容出發,對詩文理解水平開展評價;第三、文史知識。學生要從作者生平經歷、詩文創作背景的熟悉程度開展自我評價。第四、拓展延伸。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課內閱讀的拓展延伸。學生在自主評價中也要將課外閱讀作為評價指標,反思自己是否在課文閱讀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開展課外關聯性閱讀。
2.傳授評價方法
評價指標的設計能夠為學生自主評價提供依據,而評價方法則是學生自主評價的載體。對此,教師要從小學生的身心特征與接受能力出發,做好評價方法的傳授工作。比如,記錄袋評價法。記錄袋評價法要求學生從課程學習的持續性出發,制作學習記錄袋。學習記錄袋是學生學習發展的真實記錄,也是學生評價的客觀依據。以小學中年級的寫作學習為例,學生要將每次的寫作內容以及教師的評語和得分收錄到記錄袋中,并根據搜集到的資料,對自己的寫作能力開展評價,比如“錯別字數量減少了很多”“作文中成語使用的數量增加了很多”等。記錄袋評價法能夠在動態化的學習中反映學生的學習表現。又如,對比評價法。對比評價法是一種基于學習效果的評價方法,需要學生對比不同階段的學習效果,并分析學習效果變化的原因。教師可以月為周期,讓學生在每個月尾對比本月與上個月的學習效果。如果出現進步,則要分析進步的原因,如果出現退步,也要分析退步的原因。對比評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反思能力。
(二)創新評價形式
1.加強學生自評
學生的自我評價是自主評價的核心內容,對此,教師要加強學生自評。首先,提高學生的學習反思意識。吾日三省吾身。同樣,小學生在學習中也有具有反思意識,結合自身的學習表現、學習結果,反思學習活動中是否存在不足的地方,準確地把握自身的學習狀態;其次,有效開展好自我評價工作。學生要從教師給出的評價指標、評價方法出發,對學習活動開展認真的自我評價,一方面,捕捉自身學習活動中的閃光點,并在以后的學習中繼承下去;另一方面,總結學習中的不足的地方,為日后的調整優化奠定基礎。最后,鼓勵學生從評價結果出發,調整優化學習活動。從課程學習整體性的角度來看,無論何種形式的評價活動,均屬于教學手段的范疇,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因此,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自評,更要讓學生從評價結果出發,進行改變。舉例而言,如果評價結果顯示作文結構混亂,缺乏邏輯性。學生則要從理順寫作結構,提升語句邏輯性的角度開展專項寫作訓練。
2.引導學生互評
自主評價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教師在自主評價的實施中,既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也是引導學生開展相互評價。與教師評價相比,學生間的互評有著更為顯著的意義。因為學生年齡相仿,來自同學、伙伴的評價,更易為學生接受,并且,學生間的互評也是實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標。首先,發揮好兩兩互評的作用。對小學生而言,同桌既是學習伙伴,也是學習監督者。教師可以將兩兩互評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比如在課文朗讀后,讓同桌學生從流暢性、情感性、準確性等幾個角度開展互評,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身的學習狀態。其次,發揮好組間互評的作用。小組學習法是當前語文課程教學中非常流行的一種方法,以學生小組作為學習單位,注重學生小組間的合作,多和任務教學法同時采用。教師可以將自主評價和小組學習結合起來。以《在牛肚子里旅行》為例,教師可以將“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經歷”作為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探究,并在結束活動,讓學生對其他組員開展評價。
從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趨勢來看,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是一條主線,而充分尊重學生在評價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則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的重要一環。對此,教師要積極推行自主評價,以學生的自主評價來優化評價活動,從而強化評價對于課程教學的價值,提高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秋燕.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評價[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7(13):68-69
[2]吳關術.小學語文教學中自主評價課堂教學的引導策略初探[J]新一代(下半月),2011(5):123
[3]耿福周.淺談小學語文自主評價課堂教學引導的策略[J]讀與寫,2017,14(20):92-95
[4]王元奎.談小學語文自主評價課堂教學的引導策略[J]新一代,201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