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相關部門對群眾文化建設也越來越重視。在這一背景下,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為重要的課題。本文從目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現狀入手,分析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完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相關策略,以期為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建設 現狀 策略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層次和質量。我國也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不斷投入資金,努力開拓多樣化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加強對基層群眾文化人才隊伍的培訓力度,持續為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發展注入活力。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方面,相關部門積極引導本地區文化(群眾藝術)館、社區等,創新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豐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內容,不斷完善文化活動公益設施,不斷加強對農村地區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培訓。無論是在資金投入、活動創新方面,還是在人員培訓等方面,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總體來看,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具體表現為我國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在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活動組織、人員管理培訓等方面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迫切需要改革升級。
二、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設施不完善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設施不完善,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一大問題。一是許多地區特別是農村并沒有專門的文化場館等基礎設施,在一些偏遠地區,由于地方財力限制、規劃滯后、思維陳舊等各種主客觀原因,使這些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十分匱乏。尤其在一些中西部地區,文化場館的覆蓋率十分低。二是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專門器材、活動工具等基礎設施十分匱乏。例如,一些地區在舞蹈排演、戲曲排演過程中缺少專業音箱、服裝道具等等,導致相關文化活動難以順利開展。三是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設施分布結構性失衡。如東部地區由于地方財政支持力度大,故而基礎設施覆蓋較全面、較綜合,建設程度較好。但廣大中西部地區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設施匱乏,一些地方甚至連文化活動中心、文化大院和一般性的文化活動場所設施都不是十分完備。總體而言,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設施的不健全,嚴重阻礙了基層人民群眾文化生活質量的提升。
(二)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是制約現階段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一大問題。一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總體性資金投入相對不足,雖然近幾年我國持續性加大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仍然有很大的缺口。二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分布呈結構性失衡。從相關統計數據來看,目前在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方面,出現了巨大的地區差異和城鄉差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出現結構分層。東部地區由于地方政府財力雄厚,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上投入較多,當地基層群眾文化基礎設施較好,文化活動豐富度較高,而廣大中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受限,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面臨著很大的缺位。從城鄉文化發展總體情況來看,城市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量較大,而廣大農村地區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明顯不足。
(三)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人才匱乏
近年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人才斷層。一是愿意投身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青年人才較少,人員分布不均,大量中老年文化骨干在苦苦支撐著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群眾文化建設人才青黃不接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面臨的一大問題。二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人才的專業性不足,文化程度不高,推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發展的水平有限,與此同時,人才流失嚴重,這些都限制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持續推進。
(四)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創新性不足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創新性不足也是制約當前階段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一大阻力。一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落后。目前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仍主要依托原有的文化活動,主要為地區文化會演和書法繪畫藝術作品展覽等傳統群眾文化活動形式,這樣的活動形式因為空間的原因對受眾人數上有一定的限制,不能讓活動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利用新媒體在保留原有優秀活動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如在地區文化會演的同時進行在線直播,同時錄制視頻在文化網站上傳;把原本在展廳中展示的藝術作品變成電子相冊,或者制作成3D模型,配文介紹,上傳到相關網站,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隨時隨地參與其中,體驗群眾文化的魅力。二是群眾文化活動內容枯燥單一。目前的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大多保持傳統內容,例如有的地區以傳統戲曲劇目為主,只能吸引中老年群體。群眾文化工作人員沒有做到深入群眾,調查群眾的所思所想,沒有重視群眾的需求。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亟須從滿足不同群體需求入手,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來促進群眾文化素養的提升。
三、有效推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策略
(一)加快完善基層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推進基層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是推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一是針對許多社區、鄉村缺少文化活動場所的現狀,相關部門需要引入社會力量,共同努力、逐步完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場館建設,推動基層文化活動場館社會化運行、市場化開發,進而有效地提高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場館建設覆蓋率。二是要采用多途徑的方式方法,加大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器材等基礎設施建設。地方政府要在其中發揮作用,同時鼓勵社會捐助、企業贊助,通過多方合力、共同建設的方式,提高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器材的覆蓋率。三是逐漸扭轉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設施建設結構性失衡的局面。在鞏固東部地區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的同時,也要通過轉移支付等方式方法,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使廣大中西部地區基層文化活動基礎設施能夠保持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宜的狀態。
(二)加大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
相關部門要加大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一是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總體性資金投入標準、增長性指標進行長期規劃,納入地方發展的長遠規劃中。二是要均衡化投入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在城鄉資金投入分布、東西部資金投入分布上形成均衡化投入機制,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地區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力度,構建東西部聯動、城鄉幫扶、協調發展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資金投入機制。三是地方在接受政府資金投入的基礎上,充分拓展多元化籌資渠道,依據各個地區的經濟狀況進行分析,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經費納入經濟預算中,也可以鼓勵企業和社會機構參與群眾文化建設,從而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穩步進行,實現共同發展的最終目標。
(三)完善基層群眾文化人才機制
完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人才機制對有效推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有重要的作用。一是要提高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實施有梯度的獎懲激勵機制,對于具有突出貢獻的基層群眾文化人才進行持續性的激勵獎勵,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使青年人才不斷受到吸引,加入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來。二是大力實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人才培養工程,積極踐行“引進來、走出去”的策略,延請專家學者進入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人員中間,進行廣泛的政策宣講,使相關工作人員能持續地得到學習。同時,要重視“走出去”,不斷派出優秀的基層群眾文化人才,到群眾文化建設開展較好的地區,以深入接觸當地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不斷豐富其自身工作經驗,提高其專業能力,同時完善人才培養激勵機制。
(四)創新基層群眾文化活動
一是要開展內容豐富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活動要力求貼近群眾,走進群眾內心,以群眾喜聞樂見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品鼓舞人。不能將群眾文化建設放在空中,而應接足地氣。如可開發深受基層群眾喜愛的、反映新時代新風尚的傳統戲曲,反映時代風采的廣場舞等。二是要大膽創新文化活動形式,改變傳統的群眾被動接收文藝節目的形式,要讓群眾參與進來,成為文化活動的主體,利用線上與線下平臺相結合的方式推廣群眾文化活動。
四、結語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對加快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群眾文化建設事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地看到,由于地域條件和經濟發展的限制,基層群眾文化事業發展極不平衡,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前,應著力加快構建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完備、資金投入持續增長、人才培養機制逐步健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不斷創新的群眾文化建設發展新格局。
參考文獻:
[1]陳卉卉.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J].參花(下),2016(11):159.
[2]李長國.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探討[J].中華辭賦,2018(07):11.
[3]查英姿.基層群眾文化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商業故事,2016(01):136.
[4]呂江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大眾文藝,2020(10):27-28.
[5]田鷺.當前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祖國,2017(18):81.
[6]莊文國.農村群眾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四川建材,2017,43(10):213-214.
[7]陶琳娜.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7(15):233.
[8]羅悅.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唐山文學,2019(02):152-153.
(作者簡介:李芳,女,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楊河鄉政府,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
(責任編輯 于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