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潔(1981— ),女,漢族,陜西漢中人,中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摘 要:產業園區在推進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加速工業化發展中發揮著拉動支撐作用,成為了提升地方區域化建設,城市發展轉型的主要力量。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產業園區進入建設開發的重要階段,然而一直以來,產業園區基礎建設面臨前期建設投入巨大,自身資金不足,融資模式有限等問題的制約,發展緩慢。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匱乏成為了目前限制產業園區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采用適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模式成為解除制約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諸多因素的首要問題。文章對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特點進行了分析,思考了融資模式的現狀和問題,并且從產業園自身提出了基礎建設融資模式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模式;建議
近年來,產業園區成為加快地方區域化建設,城市發展轉型的主要力量,產業園區發展的快慢直接決定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快慢,然而產業園區發展的快慢往往受到產業園內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完善的影響,原始的政府供給資金模式無法滿足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產業園目前大多數基礎設施屬于非經營性項目,無盈利,引進外援資金非常困難,因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匱乏成為了目前限制產業園區發展的主要因素。怎樣有效采用適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模式成為解除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制約的首要問題。只要產業園區建成了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相關配套項目,就會改善產業園布局、改造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栽得梧桐樹,引入鳳凰來,就能使產業園區發展壯大,以產業集群的形式真正引導地方經濟發展。
一、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特點
(一)來源單一、渠道不暢通
大多數產業園區由于自身體制原因,無行政相關審批權,人權、事權、財權不統一,人員及機構運轉預算與考核存在交叉管理,權責不明晰,致使產業園相關資金業務推進不暢通,難以有效銜接。產業園區建設資金主要依靠財政專項撥款收入和政府負債來解決,融資模式單一。產業園內部的金融服務機構很少,中介服務不足,可以正常使用的融資工具基本缺失,無法適應當前多變的建設資金需求。產業園區當前開發建設的基本上全部都是投資大,建設周期長,短時間很難見效的項目,存在很大的投資風險,故社會資本從資本收益角度考慮,不會對產業園投入。單一的資金來源導致產業園區總體開發建設進度緩慢,往往是錢來就干一點,沒錢就暫時放下了,致使基礎設施建設已遠遠不能滿足入園企業的需要,甚至滯后入園企業的需要。隨著市場化進一步發展,此種單一融資模式勢必阻礙產業園健康有序發展。
(二)資金獲取額度有限
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主要還是以財政撥款為主,獲取額度有限。融資模式比較保守,資本成本相對較高,風險性和收益性相對較低,財務杠桿較弱。與此同時,政府專項融資項目撥款往往要跟績效考評掛鉤,申請手續復雜,申請額度有限,需要有一定比例的自有資金配套跟進,而產業園本身自有資金都不足,配套資金跟不上,想申請到大額資金很難。另外受國家嚴控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的影響想取得大額融資資金更是難上加難。費時費力取得的有限資金根本滿足不了正常的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單純從原渠道獲取融資資金在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巨額支出面前杯水車薪,急需尋找新的融資模式,以緩解目前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入不敷出的局面。
(三)無基礎設施建設儲備資金
產業園招商引資招到哪,基礎設施建設就要建到哪,為了保證入園企業正常入駐、建設、運營和生產,產業園區經常需要加班加點趕工期,建設任務體系龐大,根本無閑余資金提取相關儲備金。然而產業園區在實際基礎建設中除了新建基礎設施以及配套外,還需要保證原有已建成的基礎設施能夠滿足新入園企業的更新需求。新建基礎設施標準要求更高更好,原有已建成的基礎設施及其配套也必須同步升級改造維修。這樣一來給本不富足的建設資金又增加了新的支出內容。而產業園區已有和新增負債因年限到期也需要還本付息,資金壓力是一年比一年重。因此提前謀劃,儲備一定的基礎建設資金是非常必要的,既能夠滿足許多臨時性搶修、搶險等建設任務的需要,也不會耽誤原有建設任務的進度,還降低了相關財務風險,保障了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更加穩健發展,免除入園企業的后顧之憂,為他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模式的現狀和問題
(一)融資面窄、融資情況復雜
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多屬于非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自身特點與商業銀行貸款本身并不能完全匹配,能夠選擇利用的融資模式相比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少很多、也難很多。目前的融資主要依靠注入的土地及財政收入等政府性資源才能正常運轉,資金來源單一,融資業務模式簡單,金額數量有限。政府債券的發行主要依靠省、市兩級政府發行,需要嚴格審查發行人的財政水平、信用評價等,產業園區屬于政府派出機構,體制不健全,機構不完善,自身又無造血功能,發行政府債券完全需要依靠上一級財政部門來完成,自主能動性小,往往是打包由上級財政統一申請分配,政府債券的償還也主要依靠地方性財政收入作為償還支撐,每年能否順利按時取得一定數量的政府債券含有不確定性,無法滿足產業園整體開發建設的固定支出。另外地方政府債務調控的相關政策不斷更新,對產業園區的融資也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政策的多變性也帶來更多復雜的挑戰。
(二)產業園區資產龐大無收益,阻礙融資發展
產業園前期持續的開發建設所形成的龐大基礎設施及其配套資產,全部由其下屬平臺公司代為管理運營,致使平臺公司賬面資產巨大,而其本身又沒有良好的運營手段,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持有的大量資產獲得利潤回報率低,甚至變成了不良資產。這部分資產后續不斷發生更新、維護等相關費用,沒有合理的資產盤活辦法,使平臺公司最終淪落成為產業園區一個供養部門,扶持多年依然沒有收入來源,只能靠財政供養,沒有發揮出平臺公司應有的積極作用,反而成為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的絆腳石。目前產業園招商引資引進的大部分企業處于建設期,已投產項目都處于增值稅抵扣期,體量較小,唯一形成的一點資產,就是基礎設施方面,但沒有任何經營性,無任何收益。資產的無收益性和入園企業目前盈利性較弱對產業園自身的信用產生很大影響,進一步影響到產業園從金融機構或者其他方式獲取貸款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