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陳陽(1980— ),男,回族,河南南陽人。主要研究方向:企業財務管理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中央企業在深化改革、市場競爭中,深刻體會到財務管理在整個企業管理體系中的作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防范日常經營風險,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需進一步加強企業內部監督。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中央企業在深化改革、市場競爭中,深刻體會到財務管理在整個企業管理體系中的作用非常顯著。企業要想增加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就需格外注重提升財務監督工作質量,直觀面對企業財務管控中存在的問題,盡早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和改進。本文從財務監督前移,即財務監督職能向業務段延伸,強化事前和事中監督的視角,從轉變觀念、人才培養、信息化建設、預算管控等發面,深入分析在實際工作中如何解決會計核算不準確、費用報銷不規范、稅率適用錯誤等問題,旨在提升企業財務管控水平。
關鍵詞:財務監督;財務管控;集裝箱航運代理企業
財務監督是會計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能,也是各項經濟監督工作的基礎。加強財務監督,是貫徹國家財經法規及財務制度的保證,是加強廉潔建設的重要措施,對企業經濟行為具有引導力和制約力,對企業的競爭與發展具有促進力和推動力。財務監督前移,主要是將財務監督職能向業務段延伸,強化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集裝箱航運代理企業,經營業務類型并不復雜,但在日常工作中會存在財務監督理念、會計核算、費用控制、稅率適用及預算管控等方面問題。本文將從財務監督前移的角度,探討如何通過加強事前、事中監督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一、集裝箱航運代理企業財務管控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人員對財務監督理念認識不足,缺乏有效監督
近兩年,公司總部提出財務管理由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要求“強化財務監督,提升財務服務”,但目前的企業財務人員對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認識不足,財務監督工作尚未完全達到新形勢對財務工作的要求。同時,財務人員對財務工作的理解比較片面,認為財務工作就是會計核算,只履行了會計職能中的“反映”職能,沒有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分析和監督,更沒有將財務監督向業務端延伸的意識,與管理會計要求存在差距。
(二)財務人員對業務了解不夠深入,會計核算出現偏差
一是業務素質參差不齊。企業的財務人員,特別是剛入職不久的財務人員,往往存在對會計制度、核算辦法掌握和理解不到位,存在對實際生產業務了解不深入的情況,對業務報送的數據缺乏判斷,從而導致會計核算出現偏差。如收入與成本金額不匹配,出現毛利過高或負毛利情況。集裝箱航運代理企業,收取客戶運費,將運費再支付船東、碼頭、堆場及其他運輸企業,其差額作為公司利潤。在實際工作中,公司取得的利潤會出現過高或負值情況,過高可能由于需支付船東或其他供應商的成本未全部入賬,負值可能由于對客戶的應收款項漏項,計入不足。但也存在本身業務復雜,毛利高于正常水平或業務真實虧損情況,需財務人員深入了解業務本質,認真核實應收應付款項準確性。另外,業務報賬使用代碼錯誤,導致業務收支分析失真。業務人員在財務報賬時,未按照真實業務性質選擇相應的業務核算代碼,導致按業務類型收支分析數據失真,從而對經營決策產生一定影響。
二是對制度、政策掌握不透徹。隨著改革的全面推進,相關財經制度、稅收法規也隨之修訂出臺,企業會計知識不斷更新,對財務管理要求也不斷提高,就需要財務人員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由于對修訂后的財務制度掌握不足,有的企業會出現租賃資產賬務處理有誤,收入核算不準確,財務報表失真等問題。
(三)企業費用報銷不規范
第一,報銷流程不熟悉。比如招待費、差旅費等項目,在開支前需要動支申請,獲得批復后方可按規定開展;部分重要崗位人員費用報銷需同等職位人員交叉審批等,這些流程細節往往在實際操作中被忽視。第二,超標準報銷。一般企業費用報銷管理辦法中會對報銷標準做出明確規定,比如招待不同類別的客戶有不同的人均標準,不同職級的員工出差有不同的差旅報銷標準等,但在實際操作中執行不到位。第三,報銷發票不符合要求。實際報銷中會出現發票戶頭、稅號錯誤或發票章漏蓋等情況,待財務報銷時才發現問題更換發票,耽擱費用成本確認時效性。
(四)對業務性質把握不準,導致增值稅適用稅率有誤
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中往往會從事不同種類的業務活動,不同的業務種類所適用的增值稅稅率也不同。就集裝箱航運代理企業而言,增值稅會涉及9%、6%和免稅三種稅率。國內運輸業務適用9%稅率,國內集裝箱貨運代理適用6%稅率,國際集裝箱貨運代理適用免征增值稅。當客戶出現兩個或以上運輸方式,如陸海運輸、鐵海運輸等如何選擇正確的適用稅率是關鍵,個別企業會簡單地按照貨物最終目的地是國外或是由國外進口來判斷適用6%稅率和免稅,而忽略了業務實質,到底是分段運輸還是全程聯運,從而在計稅時選用稅率錯誤。另外,個別企業自身沒有搞清楚如何適用稅率,完全按客戶要求開票,從而導致增值稅稅負增加。
(五)全面預算管理不足,企業增收節支缺乏依據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發揮財務控制職能的有效手段,預算的編制以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為基礎,以企業發展總體戰略規劃為目標,采用科學的編制方法和管控措施,為實現企業經營成果保駕護航。但是,有的企業對全面預算編制不夠重視,未按照適合企業情況的、科學的編制方法進行預算編制;有的企業對執行全面預算不夠重視,未能體現出其作為生產經營活動指揮棒的作用,預算變更隨意,從而使預算控制失去意義。
二、從財務監督前移角度提升財務管控水平
(一)轉變觀念,強化財務監督并向業務端延伸
財務工作既有服務職能,又有監督職能。為企業日常經營活動提供財務服務是財務人員的基礎工作,財務服務于客戶、服務于公司內部部門。然而,為了能使企業安全平穩發展,有效避免風險,財務則更應關注監督職能,對企業開展業務的合法性、合規性負責。既要服務業務又要保駕護航,這就需要轉變觀念,推進財務轉型,由一般的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充分發揮財務在企業規劃、決策、控制、評價等各個方面的積極主動作用。始終秉承“防范勝于查處”的財務監督理念,將財務監督向業務前端延伸,注重事前風險提示,事中風險控制,將問題處理在萌芽階段,體現出財務監督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