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素娟 劉尚慧 王常健
作者簡介:郝素娟(1981-),女,漢族,河北欒城人。主要研究方向:統計、經濟等。
基金項目:河北省2021年度廊坊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廊坊地區對接周邊區域打造經濟騰飛的發展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21056)研究成果,課題組成員:郝素娟、劉尚慧、王常健、劉茹.
摘要:廊坊地區與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存在差異同時也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針對差異提出從多方位尋找發展優勢,建立多行業服務發展策略,為未來一段時期廊坊地區發展,經濟騰飛提出可行性的操作策略。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聚集效應;產業集聚帶
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提出由來已久,廊坊地區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國家發展戰略,在未來的發展中有著極大地發展后勢,結合區域自身特點,挖掘區域自身優勢,從多維度進行發展是當前的首要任務。
一、廊坊地區對接周邊區域研究基本理論及理論和實踐發展脈絡
區域經濟一體化這一概念最初來自歐洲共同體,并且在歐洲共同體開創以來,全球各個國家都一直在實踐中進行摸索,并在理論上不斷創新。首先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格魯曼等創立了共同市場理論,自由貿易等,不斷完善并發展,使得區域經濟研究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益。
國內也涌現了大量有關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論文和相關理論探討,比如:馬燕坤的《京津冀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研究》中提出:推動區域發展,應提升京津對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功能,以雄安新區為帶動,促進周邊去也成果轉化,改善發展空間環境。田銘新《廊坊綠色發展、生態優先與環境優化思考》中提出:廊坊利用自身優勢,抓住戰略機遇,綠色發展,加快對接京津、科學發展的步伐。國內大量涌現的有關區域一體化發展理論為國家顯示理論政策的制定與推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也進一步的提出了有關河北廊坊等區域一體化協同管理發展的理念和具體策略。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將與廊坊及北三縣共享發展紅利。國家發展戰略和市級規劃相銜接,還首次與廊坊市及北三縣等地的規劃對接,推進多行業比如交通運輸業、生態發展、公共服務提供與建設、產業融合等方面的協同發展。
二、廊坊地區對接周邊區域的優劣勢分析
(一)廊坊地區及周邊經濟增加值總量及總人口面積對比分析
據調查顯示廊坊地區生產總值較周邊的發達地區北京、天津還是很有差距的,根據政府公開的2020年經濟統計公報數據,人口及管轄面積數據,整理得出三地區2020年度生產總值及構成表和人口及密度對比表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生產總值總量在2020年疫情影響下,天津是廊坊的4倍強,天津的人口是廊坊的2.5倍,管轄區域面積是近2倍,可見廊坊與天津的生產能力差距,人口聚集效應不強,人均產值能力和單位土地面積產值能力都較天津弱,這是差距也是機遇,說明我們還有進步的空間;而北京是廊坊總產值的約12倍,北京人口僅僅是廊坊的4倍,管轄區域面積也僅僅是廊坊的2.5倍。廊坊地區的總產值與北京相比實在是差距非常大,當然通過對比也可以看出北京和天津也是有一定差距的,北京作為全國的首都,其聚集效應還是非常強的,無論從人口還是產值方面來講。
(二)廊坊地區及周邊經濟增加值構成對比分析
進一步分析產值構成,我們可以發現第一產業農業的增加值絕對數廊坊最多,與天津不相上下,是北京的2倍,而第一產業占總產值比重,廊坊天津北京三城市分別約為7%,1%,0.3%;第二產業工業占總產值比重,廊坊天津北京三城市分別約為31%,34%,16%,從以上構成數據可見廊坊與天津的發展工業產值增加值都約占1/3,而北京的工業占比較小,說明北京作為首都去工業化也是一個必然趨勢,更多的是服務型行業。第三產業服務業占總產值比重,廊坊天津北京三城市分別約為62%,65%,83.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北京服務型行業是其城市增加值的絕對來源,也是其地區最優勢發展的行業。那么我們廊坊地區要發展,實現經濟騰飛就要學習北京的發展模式,同時也考慮承接北京天津不加大力度發展的農業,作為突破口。
(三)廊坊地區對接周邊,經濟騰飛的突破口分析
通過分析現階段廊坊經濟發展的總體指標和產業構成,主要與周邊地區京津數據進行對比,可看出明顯的差異,說明我們還有很多發展的空間很多短板可以彌補。我們廊坊地區要著眼于北京、天津、雄安新區建設的領先行業,從生態、教育、航空、環境等多個領域找出廊坊地區對接的機會,緊跟時代發展,著眼于未來發展,找出適合的經濟增長點,對傳統的高污染等行業做出替代,從生產型行業逐步向服務型行業轉變。同時也可以將生態化有機化農業作為突破口,打造屬于自己的優勢產業集聚帶,帶動區域內和周邊的老百姓積極性和創造性,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服務型的理念進行經濟的不斷改革升級換代。
廊坊地區行業突出經濟增長點不明顯,帶有傳統行業,需要進行能動化改革,努力實現新的經濟增長點;要不斷尋求商機,努力挖掘周邊地區北京、天津、雄安新區等的優勢增長行業和需轉移產業進行具體分析,政府部門和民間傳統企業要努力找出對接點,發現并挖掘大量的優勢行業,比如休閑服務類、文化會展類、教育文化類、生態旅游類等行業,為廊坊的區域發展提供具體戰略部署。我們既要保證自己的鮮明特色,也要有具體的突出優勢,同時要有文化軟實力,只有這樣的行業才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并且利潤豐厚,未來發展空間才會更寬廣,并且能夠走在時代的前列,能夠成為時代的領軍行業,我們要注重打造自己的優質品牌,建設一流的行業的領軍產業集聚群,這是打造廊坊地區經濟騰飛的翅膀。
廊坊地區的經濟騰飛一定是立足當下的,也一定是結合當地和京津冀區域的人民物質和精神雙重需求的,更多的是要找出發展契機,打造領先行業的策略,就像下棋不要只看眼前,要從整盤棋和未來一個階段分析,從長遠看,分階段看。對周邊區域的優勢行業及因政策需要轉移行業要時刻關注并充分了解,隨時做好準備,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結合周邊區域發展態勢,從中找出未來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尋求戰略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