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欣(1992— ),女,漢族,江蘇揚州人,中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企業財務管理。
摘 要:物資采購過程牽涉面廣,涵蓋了多方主體的權責。因此在這一模塊的工作中,必須有一套全過程監督管理模式。高效、綜合運行這些監督機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文章就物資采購監督與管理進行論述,其目的在于立足制度建設,強化物資采購關鍵環節的職能交叉監控,使物資采購過程的監督從他律走向自律。
關鍵詞:物資采購;監督與管理;招標價格
物資采購作為企業生產經營價值鏈主鏈條的首要環節,管理好采購對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和維護安全、穩定生產具有重要影響。但如果企業不放眼于市場做好開發新供應商的準備,并建立規范的合格供應商準入辦法,僅滿足于既定供應商的供給交易,不充分比價議價,長此以往會使供應商缺乏有效競爭,甚至“坐地起價”。因此,企業必須加強該環節的監督與管理,有效控制采購成本和材料質量。文章以石化倉儲企業為例,說明此類情況。
一、企業加強物資采購監督與管理的重要性
(一)可以同時實現穩產保供與創效降本
物資采購行為的兩個核心職能是保供與創效。保供,是為企業確保物資供應滿足生產作業需要,既不出現停工待料,也不產生積壓浪費;創效就是通過降低采購交易價和物流成本,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可見,保供和創效是基于日常采購工作經驗的歸納總結,結合管理層的決策意見,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二)能夠進一步提升內控水平
物資采購管理的全過程,包含多個環節的內容,前期市場調研、招標文件審批、報銷及資產管理等。在以上環節中,最普遍的內控不完善的情況是只對采購招標的中間環節給予關注,而對于前期以及后期環節有所忽視,在這種情況下無法實現采購全生命流程的監督。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還可能造成采購各環節脫節或者銜接不順暢,造成內設機構之間職責模糊、授權不明等。例如,企業可能會因為不重視物資驗收,質保期內雖發現質量問題或察覺隱患苗頭,但未積極解決,未主張需方的合法權益,造成質保期已過,使用部門遵照事實不愿意簽字驗收,但同時企業由于扣留采購款項而被供應商起訴。因此,企業必須加強采購的全過程監督。
二、企業物資采購監督與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采購員業務素質不高
不少企業在采購員的選拔和使用上,通常存在著“重思想輕技能”,對物資采購員往往過分看重其職業道德素質水平,忽視其對企業生產所需物資設備采購技能的培養。對自我要求低的采購員,會只照搬上報的申購信息,在系統內新增物資品名型號、簽訂合同、生成訂單,造成部分引用的標準是無效標準,導致庫存清單紊亂;對物資質量優劣沒有基礎的鑒別能力,還會造成物資質次價高,購非所用,非必要功能增加,直接關系到企業成本的控制、庫存物資的控制。
(二)缺乏科學的供應商推薦備選方法和有效競爭
企業在確定供應商時,如果選擇面過小,只圍繞既定供應商加深合作,這些供應商就不能產生危機意識,報價欠缺水準和公平。另一方面,企業與新供應商達成首次合作之前,應進行基礎情況的考察,避免推薦供應商隨意性太強。以石化倉儲企業為例,用于工藝管道的關鍵物資采購,例如輸送化工品物料的軟管,產品質量直接決定生產安全,一線部門在產品選型上傾向于獨家生產供應商,雖然市場上生產軟管的供應商眾多,質量證書均具備,但一線部門深諳“一失萬無”的安全紅線,對新供應商不能產生信賴,因此缺乏有效競爭機制。使用部門主觀上還會提出特定的且并非必要的技術指標需求,定向性或傾向性設置資格條件,導致招標范圍狹窄,缺乏市場競爭。
(三)物資到貨驗收松散
物資驗收實際上也是與供需雙方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的,其時效性特征非常顯著。驗收一旦延誤或不仔細,需方因沒有及時調試而錯失退換貨的有效期,有損需方權益,供方請求按期結算的要求可能無法實現,還容易產生經濟糾紛。而且,很多企業在實際工作中,驗收并沒有由倉管員、采購員、申購人一同參與,通常只有倉管員參與驗收較頻繁,且驗收環節不重視產品本身質量要素的檢驗,只憑送貨單檢查入庫物資的品種、規格、數量與實物是否相符,包裝是否破損,外觀是否有明顯缺失,而對內在質量,特別是反映物資質量的主要指標很少進行檢驗,例如厚度不達標等,容易造成事故。
(四)一般采購及招標價格的確定不合理
很多企業的采購及招標價格確定存在不合理之處,有多種原因造成:第一,很多企業招標書中公告的采購需求往往不合理、不正確和不全面,出現漏項,因此存在“低價中標”、“簽證后補”、“超預算投資”的現象;第二,標書中實質性響應條款不符合實際,由于一些原因,最具實力的投標人判斷存在失誤,或理解存在不準確的情況,最終導致無法中標的后果;第三,企業技術部門知識結構存在一定的問題,不了解某些設備的工藝以及技術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在現有設備性能參數的基礎上對于招標文件進行編制,導致技術要求具有指向性結果的出現;第四,有的企業有意瞄準某一特定供應商而設置條件,排斥其他潛在的投標人;第五,各類評標標準不全面、不合理、不明確,評標標準不量化、不科學;第六,單一來源采購的審核界定不明,未核定是否屬實,否則企業只能較被動的接受賣方價格和條件。上述因素均會影響采購招標定價的準確性。
三、企業加強物資采購監督與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定期輪崗、科學分權,加強培訓、提高素質
首先,采購員要實行定期輪崗。定期輪崗有以下優勢:一是員工在不同崗位的學習能力得到鍛煉,培養業務多面手,節約招聘成本,實行長效管理;二是各部門協作有助于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輪崗則可以使員工跨部門體驗,從而產生跨部門思維,增加協作精神,工作過程中能夠從總體戰略目標出發;三是可以避免采購員養成長期的固定合作關系,發生不廉潔行為;四是通過理順崗位交接手續,可以發現一些管理漏洞,諸如發現前任采購員對出現相同問題采取的解決方式欠妥,對一些已發生的失誤和問題,通過輪崗浮出水面,便于及時彌補和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