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彎彎
摘要: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要理解知識點只能通過生硬的文字和課本上的插圖,即便有教師的講解,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師需要找到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情境教學法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語文課程中的知識點大都在文章之中,教師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讓學生在其中自由的探索,學生能夠收獲更多的樂趣的同時,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會進一步的加深。本文從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出發,希望能夠給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語文;教學實踐
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情境的創設和學生能力的提升,因為學生在情境中探索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學生也只能依靠自身的能力將問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身能力會得到顯著的提升。但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情境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如果沒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情境的創設將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開展這種教學方式的目的就是通過讓學生產生代入感并以此來促進學生理解知識點,前提都無法做到,產生的情境教學法只可能是一只紙老虎,虛有其表。因此,加強對如何有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探究,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價值
一、運用多媒體進行情境的創設
情境的創設最重要的便是讓學生產生代入感,能夠跟隨著情境的改變而做出正確的判斷,但想要讓學生產生代入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需要考慮初中生的思維方式正在慢慢趨向于成熟,如果創設出來的情境沒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根本無法讓學生產生聯想,自然也無法產生代入感。教師也需要對周邊的環境和教學設備進行利用,多媒體是重中之重。因為多媒體本身就像一個寶庫,只要思想足夠靈活,它甚至可以提供情境需要的任何事物,同時還可以打破傳統課堂教學中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因此,借助多媒體來創設情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例如,教師在講解“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就可以嘗試著通過多媒體找到和聞一多先生相關的視頻,先讓學生思考聞一多先生的言行和自己有什么區別,因為雙反所處的時代不同,年齡不同,學生并不一定會認同聞一多先生的言行。這種情況下,教師不需要著急去糾正學生的思想,而是通過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分別去按照自己的習慣做一些事情和聞一多先生的習慣去做一些事情,學生在借助聞一多先生的習慣的時候肯定會感受到不適,但教師只需要讓學生去做一個總結,讓學生看看借助自己的習慣得到了多少收獲,借助聞一多先生的習慣又得到了多少收獲,后者的行為習慣更加簡練,得到的收獲自然更多。
二、通過故事進行情境的創設
語文課程中最多的便是各種各樣的文章和故事,也是因此,在語文課堂中開展情境教學法要比其他課程輕松很多,最重要的劇本只需要根據課文簡單的改編即可。而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在一個迷茫的時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狀態讓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前進。而故事中表達的思想可以幫助他們找到方向,也可以讓學生對自身有一個更加清楚的了解,從幻想之中解脫,腳踏實地的前進。另外,通過為學生們創設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故事情境,還可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鄧稼先”這一課程的時候,就可以根據鄧稼先先生所做的事情去創設一個情境,因為鄧稼先先生所代表的是大無畏的奉獻精神,這對一個尚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難以理解的,如果是正常的講解,學生只能學到表象上的事情,很難理解文章的展現的精神內涵,但通過情境教學法就可以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將鄧稼先先生遇到的事情放到學生面前,讓學生去進行抉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得到一些全新的想法,學生也可以更加輕松的理解文章中的精神內涵。
三、通過聲音圖畫和音樂進行情境的創設
想要讓學生沉浸到情境之中,教師就必須盡可能的讓情境變得完善起來,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高科技的設備不斷的進入課堂,成為教學設備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這對情境教學法的開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教師需要能夠靈活的運用這些設備,因為情境教學法的重點不只是在故事的趣味性上,還需要讓學生能夠受到周邊環境的感染,更加認真的在情境之中進行探索。因此,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需要借助聲音、圖畫、音樂等因素來讓情境更加完善。
例如,教師在講解“孫權勸學”這一課程的時候,可以嘗試著借助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讓學生更加輕松的沉浸到情境之中,因為初中生正處在一個叛逆期之中,他們很容易對學習產生厭煩等負面情緒,而學生只要認真的去進行思考還是可以輕松的理解這一課程的。也是因此,教師可以嘗試著將孫權勸學的情境創設出來,讓學生以古人的角度去進行思考,在聲音圖畫以及音樂的渲染下,學生也會自覺代入到其中,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理解。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法是非常適合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生在情境之中進行自由的探索可以提升自身的能力,在探索的過程中對課程的了解也會更加深入,同時,通過情境的創設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在課下也進行相應的閱讀,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語文課程的學習需要學生有足夠多的積累,而在傳統教學之中,學生只能掌握課上的知識點,在課下很難進行自主的學習,導致語文教學效率較低。
參考文獻:
[1]張國生.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淺議初中語文情境教學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186-187.
[2]朱婷. 運用情境教學法開展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D].延安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