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晴,水欣蘭,劉 玲,孫建勛
(1.河南大學,河南開封 475000;2.菏澤家政職業學院,山東菏澤 274000)
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健康,影響市場競爭秩序,制約經濟發展[1]。大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相對薄弱,提升大學生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及認知、增強大學生的維權意識具有重要意義[2-3]。
調查對象為河南大學民生學院的在校大學生,隨機抽取230名進行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所用的問卷是經過查閱相關資料后自行設計,問卷均為選擇題,內容包括基本信息、食品安全關注情況和食品安全知識3部分。由學生線上匿名自填,完成后立即提交。問卷回收后進行整理,用Excel軟件錄入數據,用SPSS 25.0軟件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多重響應結合卡方擬合優度檢驗和方差分析,p<0.05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30份,回收有效問卷為223份,有效回收率為96.96%。由表1可知,分布基本滿足抽樣調查要求。性別調查結果,男生比例為38.57%,女生比例為61.43%,本次調查結果重點偏向女生的意愿,所涉及的調查專業中,女生占比較高,符合實際情況。

表1 調查對象一般人口學特征(n=223)
2.2.1 關注情況
由表2可知,對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的差異有顯著性(p=0.002<0.05)。食品類專業的關注程度比其他專業高。

表2 不同專業大學生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
2.2.2 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原因
由表3可知,大學生雖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但主動性不高,同時存在擔心食品安全問題的情況。

表3 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原因
對大學生認為食品安全問題屢次發生的原因使用多重響應結合卡方擬合優度檢驗進行分析,結果為χ2=10.573,p=0.032<0.05,大學生認為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顯著不同。由殘差是正數可以看出,大學生認為商家利欲熏心及相關部門監管不力是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主要原因。
2.3.1 食品添加劑
由表4可知,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對純牛奶中是否能添加食品添加劑的了解具有統計學差異性(χ2=6.773,p=0.034),醫學類專業的了解程度高于其他專業,對有關食品添加劑的認知不具有統計學差異性。

表4 不同專業大學生對食品添加劑回答正確率比較
2.3.2 食物中毒
設計兩道關于食物中毒的問題,第一道題目食用黃花菜不當會引起中毒,第二道題目食物中毒后錯誤的做法,對答對的題目賦分,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根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可知,大學生對食物中毒的處理辦法,在專業上存在差異(p=0.043<0.05)。根據多重比較的結果可以看出,食品類專業學生對食物中毒相關知識了解強于醫學類專業,總體來說大家對食物中毒相關知識了解程度一般。

表5 不同專業大學生對食物中毒相關知識了解程度
2.3.3 食品保藏
在關于食品保藏相關的問題方面,只有23.32%的人回答錯誤。不同特征的大學生對食品保藏相關問題的掌握程度在統計學上沒有差異。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對食品保藏這類簡單的常識性問題有較好的掌握。
大學生是國家和社會生產力的人力貯備,是未來經濟社會的建設者,是社會發展的后備力量和不可忽視的消費群體。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大學生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及認知,不僅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對減少食品安全事件發生有積極作用,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及認知,提升全面素質,促進誠實、誠信社會氛圍的形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有利于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社會的建設。
高??梢詾椴煌瑢I的學生開設針對性課程,如與食品安全相關的基礎公共課、選修課,并鼓勵老師在課上多講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包括食品安全現狀、食品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自主學習,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宣傳[4-6]。學??梢岳眯旅襟w,如開設相關公眾號、視頻賬號、張貼海報和發放傳單等方式,定期向學生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學??梢耘e辦相關的知識競賽,獎勵表現優秀的學生,激發學生學習食品安全知識的積極性[7]。使用簡單明了的語言科普常見的食物中毒及機制、臨床表現、急救方法、預防措施等技能,使大學生可以正確判斷食物中毒事件,及時采取正確處理方法。
政府應該合理運用媒體,加大對食品安全、消費及維權的宣傳力度[8],加大監管力度,完善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使法律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讓學生知法懂法,在維權時有法可依,使相關的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應有的懲罰。相關部門需合理優化食品安全相關的維權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此次調查結果顯示:①大學生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尚可,可能是與國家加強了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有關,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也提高了大學生的重視程度,其中食品類專業大學生對其關注度更高,這可能與其本身專業有關,學習了較多食品安全類課程;②大學生認為商家利欲熏心和相關部門監管不力是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主要原因。食品行業準入門檻低,經營者良莠不齊,容易著眼于眼前利益,不按照衛生要求操作,加之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懲治力度較輕;③大學生對食物中毒相關知識了解程度一般,食品類專業學生對食物中毒相關知識了解相對較好,意味著學習食品安全類相關課程可以提高對食品安全的認知;④大學生對食品安全常識性問題認識較好,但認識程度不夠深。因此,需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各專業大學生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及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