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幾千年的農業發展史衍生出中華文明的文化源頭和中國文化的主要范疇。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農業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農村、農民也成為現當代中國文藝創作最主要最具活力的母題之一,農村題材文藝作品可謂洋洋大觀。作為“文藝輕騎兵”,曲藝自是一馬當先,廣大曲藝工作者積極呼應時代召喚,自覺投身農村發展的生動實踐,在火熱生活中擷取題材,創作出一大批富有時代精神和藝術魅力的曲藝作品,多角度反映了農村的歷史變遷,是對農村的深刻書寫和動人呈現。
立足當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農村已經發生且正在發生的歷史性的變革:土地改革,城鎮化,工業文明與鄉土情懷之間的矛盾、沖突、碰撞、融合、促進等,沒有哪一個時代的農村、農民,發生過像今天這樣劇烈的變化。可以說,文藝創作的農村題材是極具豐富性、可開拓性的。因此,曲藝創作者們絕不能閉門造車,應該走出傳統模式,摒除平鋪直敘講述農村生活和生產方式、簡單直接塑造黨員干部和勞動人民的形象,放棄以刻板印象、陳舊觀念認識農村,而是要深入第一線,深入農民生活各層面,聚焦農村脫貧攻堅、移風易俗和新農村建設等重點任務,聚焦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主題,要建立與農村、農民的精神聯系,從觀念的碰撞、文化的沖突、思想的激蕩這些方面作深度挖掘,呈現更為豐富多彩的畫面和樸質、新穎的探索,從更寬的視野、更新的角度、更多的側面來反映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記錄下農村在歷史洪流中的發展變遷和輝煌瞬間。
本期特別策劃以“農村題材曲藝作品的敘事話語的變遷”為主題,從多個角度探討新中國成立至今農村題材曲藝作品的發展過程、敘事特征、創作手法、發展現狀、藝術影響等方面內容,以期對讀者和創作者有所啟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