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偉
摘 要:數學是一門對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科目,而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已經不是一味地讓學生機械地解題,而是讓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得到培養,對數學、圖形以及各類方程式的運用建立良好的認識,注重學生解題的思維和思考方式,將所學靈活運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方法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更注重如何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獨立自主的狀態下進行思維的拓展,從而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小學數學來說,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巧妙地將小學數學與生活融合,將抽象的問題變成觸手可及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對抽象問題有更好的理解和認識,能在良好的數學體系下進行思維能力的提升。
一、小學生具備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在當今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多不利于開展教學的問題,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影響。部分學生擁有較強的思維能力,能夠迅速接納新的知識點同時將其變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但部分學生卻對老師的講解一竅不通,做不到融會貫通,無法做到對數學知識點的把控。所以,利用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協助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第一,在解決數學題目時運用發散性思維能獲得不同的解決對策;第二,學生能夠利用邏輯思維的發展趨勢提升自己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判斷力,能夠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
二、通過問題引導思維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促進人思維能力的運用,持續對問題進行思考,小學數學的學習培訓過程是一個持續運用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的腦力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有目的地、科學地引導學生,讓學生自發發現問題,隨后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引導,這也為學生思維能力和數學邏輯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想要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水平,教師就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深入的研究。教師先對學生的知識情況有良好的把握,將學過的知識點融入問題中,要有目的性地設定一些題目,正確引導小學生面對難題時的思維,讓小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對比和綜合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更加靈活,思維能力和數學成績慢慢得到提升。
三、科學進行教學備案
在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處于待開發狀態,教師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開發必須擁有一定的教學專業能力。因而,教師應該在教學之前,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備課,而且通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所以,教師必須確保設計方案有極高的備課質量,更好的備課內容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思維能力,從而才可以合理推動教學內容的開展。教師要抓住學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這一特性,正確引導小學生思考知識,讓小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擁有充足的熱情,同時也讓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四、加強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
數形結合是重要的教學方法,它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抽象化知識的認識,還能夠正確引導學生把抽象性知識轉化為可視化的圖形,建立良好的數學邏輯框架。
因此,老師要嘗試將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展示出來,應用數形結合觀念協助學生將抽象概念的數學思想方法開展形象化解決,科學地進行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把紙片對折四次之后,紙片的邊長會變為原紙片邊長的幾分之幾?在解讀這個問題的時候,老師選用畫圖或者紙片對折的方式提升學生對題型的了解,充分理解題意,得出問題中的多項解,進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五、結合生活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
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教師不一定要按照教科書或者現有的數學題目進行教學,可以結合日常生活進行教學內容和數學題目的設計。比如,學到追及問題的時候,可以進行一個情景的假設,將題目中的主角換成教師自己或者某個學生,結合學校或者周圍的標志性建筑物的數量作為題目中的各項數據,提出問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總的來說,通過小學數學來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好的思維能力,也能讓學生在面對生活中的各類問題時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進行思考,有利于學生的自我創新。
參考文獻:
[1]楊榮興.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J].學周刊,2018(13):59-60.
[2]徐進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8):50.
[3]王洪鳳.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