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艷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許多小學語文教師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轉變為閱讀教學,開展合作學習,以求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教學目的,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研究
當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內容單一,枯燥乏味,使學生感到厭煩,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甚至產生厭學心理,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用幽默有趣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四季之美》時,教師可以歸納出四個方面的特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這既是四季特點的概括,也方便學生記憶、概括。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語文教材,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運用,激發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如在研究古代詩歌《楓橋夜泊》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以視頻和音頻的形式,呈現姑蘇城外寒山寺的情景,再配上適合的音樂,使學生迅速進入情境,加深對詩文的理解,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生動的錄像材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而且促進了學生的理解和欣賞。
二、小組合作,互相幫助,培養集體意識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下,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新課改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科學、合理的分組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語文教師通過加強對學生知識的學習接受能力和人格特質等方面的培養,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這種模式可以使學生擺脫一對多,單調局面,可以通過“填鴨式”教學、互幫互助式教學、增強集體觀念、合理劃分學分等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可以使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增強課堂的活力。
三、確立閱讀教學目標,積極開展探究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年齡等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方面能力尚未完全形成,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因此,在語文閱讀學習中,常常會遇到種種困難。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自身的實際認識水平,制訂合適的教學目標,并以此為導向,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活動。比如,在學習《彩色的夢》一文時,首先結合文章的內容及特點,對供學生探究的相關問題進行設計。如“同學們,《彩色的夢》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老師想先問一問,你是否有過夢想?”問題一出,學生們踴躍回答,心中也充滿了渴望。接著,讓學生分組自主朗讀課文,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每位學生在這探索過程中,都對文章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并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通過借鑒別人的觀點,最終得出自己的結論。為確保語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在此過程中,老師只需適時地從側面給予引導,就可以及時地修正偏差。
四、密切聯系文本,正確拓展閱讀內容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要以教材內容為中心,不能脫離教材選擇其他教學資源。比如,教學《荷塘月色》一文后,可以帶領學生總結他們在生活、影視作品、文章等方面的感受,描述他們心中的荷塘,并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相互討論,激發他們對荷塘的興趣。第二部分為“荷花”主題文章,接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寫作,表達自己的觀點,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寫完文章后,老師再將一些精彩的片段與學生分享,分析其中的技巧和看點,使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不足,從而進一步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得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胡寶娟.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名師在線,2020(10).
[2]趙林琳.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