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瀑森
摘 要:小學是學生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小學心理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小學心理健康課程要時刻關注學生微小的心理變化,提高心理課程效果,讓學生互相交流,共同成長,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心理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心理課的效果,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故對心理教育策略的有效性做出探討,希望對小學心理健康課程研究事業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0-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91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學生來說意義重大,學生心理問題關乎學生未來發展和生活中待人處世的態度。小學心理教育過程中要用長遠發展的眼光去看待,運用適合小學生的教育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既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也要重視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采取局部和整體兩手抓的教學策略。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出現的問題要正確對待。在教育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也將面對巨大的挑戰,需要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改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把教學和實際相結合,將教學內容濃縮,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各方對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思想認識不到位
首先,學校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認識程度不足,重視的力度更是缺乏,盡管部分學校領導會在學校會議召開之時提到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數情況下只是淺嘗輒止,而未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其次,部分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視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組成部分,以思想道德教育代替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咨詢,學校以為設置了心理健康咨詢室,便是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重視,只是針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視了任課教師的心理健康等等。這些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到位的表現,是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難以深入開展的重要原因。
(二)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建設力度不足
國家對于當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之高,可以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頒發一窺?!毒V要》明確規定了當前中小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機制與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建設方法。根據《綱要》,校長應當主抓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發動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學校應當特別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抑或是領導小組,小組成員由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教師以及各班班主任充當,要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個人,部分小學可以根據《綱要》文件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搭建起來,但還是有一部分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劃歸到德育教育部門進行負責處理,致使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未達到預期,究其根本原因,是小學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落實的可執行的規章制度,組織工作過于松散,健康教育工作難以落到實處。除此之外,部分城鄉接合部的小學學校經濟條件較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經費不足。所以,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編制難以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隊伍力量建設不足,這使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難以步入正常軌道。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不到位
人們經常將小學生比喻為祖國的花朵與國家的棟梁,小學生正像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是朝氣蓬勃、樂觀向上的,但是人類始終與社會難以脫離,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都會或多或少地遇上一些煩惱的事情,抑或存在有多種的壓力。如若在此時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并且自己難以排解的話,學生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產生相當嚴重的個人心理問題。根據相關數據,部分小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中途輟學;部分小學生因為學習壓力過大、厭惡學習而離家出走;還有些學生專門在課堂之上與教師作對、不服教師的管理,這些都是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表現。如果教師對于這種心理健康現象了解程度不夠,而武斷認為學生的品質有問題。如此一來,很多學生便容易自暴自棄,再加上部分家長難以明辨是非,就會對學生漠不關心,久而久之,這些學生便由品學兼優向品學兼差的方面發展,所以,當前的中小學校應當加強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發動全社會重視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途徑
(一)推動班主任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班級是構成學校的基本單位與基層組織,學校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會通過班級來實施,班主任教師是班級的組織者與管理者,同時也是班級的教育者與領導者。在學校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要將班主任教師作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小組成員,對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培訓,為班主任教師舉辦學生心理健康輔導的專題講座,學校可以聘請客座教授對教師進行指導。外聘客座教授還會教給班主任教師運用心理學解決學生的生理健康問題的方法。學校要定期舉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讓心理健康教育較為成功的班主任教師向全體教師傳授先進經驗,以供廣大教師交流與學習,這樣可以不斷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
(二)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教師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不但是科學知識傳授的場所,同時也是小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場所。從小學各個基礎學科的本質來講,教材資料都是天然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例如,語文學科與思想品德學科、自然學科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激發小學生對生活熱愛和對生活認真的熱情;數學與科學學科可以鍛煉小學生的科學思維與邏輯性思維,激發小學生熱愛科學研究科學的思想情感;美術學科與音樂學科可以利用自身特有的線條與旋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高貴典雅的品質;體育學科可以使學生的意志得到鍛煉,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競爭和進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