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田 王青芬
摘? 要:文章以植物組織培養課程為例,對高等院校中科研和教學融合進行了討論,闡述了具體的實施方法。結果發現科研能夠促進教學,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進而提升了高校的辦學水平;同時,教學能夠為科研提供新的增長點,促進科研成果的產生。總之,科研促教學、教學助科研,二者相輔相成,完全可以協同發展,科研和教學融合是值得踐行的。
關鍵詞:科學研究;科教融合;人才培養;教學效果;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5-0068-05
Abstract: Taking the course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ounde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cientific research could promote teaching, help college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level, facilitat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receive good teaching effect, and then improve the lev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 teaching could provide new growth point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In a wor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motes teaching and teaching helps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complement each other, which can develop in a coordinated way.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is worth practicing.
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talent cultivation; teaching effect; innovation ability
教學與科研是高校的兩大重任,也是高校整體實力的反映。高等院校承擔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合格人才的任務,因此要求高校教師要潛心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當前,在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的大背景下,簡單重復課本內容,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要,且學生聽課也會味同嚼蠟。此外,由于科研成果可以為高校贏得聲望,提高學校排名,因此高校都十分重視科研[1]。如果厚此薄彼,只重視科研,勢必會導致教師的大量精力投入科研,無暇顧及教學,教學質量必然下降;而只重視教學,勢必會導致高校發展緩慢,成為無源之水。已故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教育家錢偉長教授,就教學和科研關系強調大學須拆除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高墻,指出如果教學沒有科研做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沒有靈魂的教育[2]。因此,如何做到教學與科研相長,不僅關系到高校的長遠發展,還關系到能否高質量地完成人才培養的任務。
教師是教學與科研的執行者,教學與科研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3]。教師具備卓越的教學能力是理所當然的要求,但脫離了科研的教師很難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筆者作為高校教學科研崗位教師,同時承擔教學、科研雙重任務,在十余年的從業過程中發現教學和科研是可以協同發展、和諧統一的,二者之間不存在相斥關系。現以農林高校中普遍開設的植物組織培養課程為例,闡述教學與科研相長的實踐過程,以希拋磚引玉,為高校教學與科研相互融合提供借鑒,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進學科發展。
一、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概況
西南林業大學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獨立設置的林業本科高校,學校辦學起源于1938年的云南大學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昆明農林學院。2010年由西南林學院改名為西南林業大學。學校設有園林園藝學院、林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多樣性保護學院等23個教學單位,設有85個本科專業,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有林學、林業工程、風景園林學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及一級學科博士點。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是園林園藝學院為園林、園藝本科生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也是我國幾乎所有涉及農林、生物學、植物學專業學生的重要課程。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是一門以細胞全能性理論為基礎的具有研究性、技術性的專業技術類課程,是植物生物技術和現代育種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讓學生掌握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為從事園藝、園林、植物等專業領域的相關研究及產業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該課程主要分為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理論教學中,主要涉及植物組織培養脫分化與再分化的基本途徑、不同類型的培養基及配制、無菌的概念與無菌操作、不同類型的器官培養、繼代培養與生根培養、試管苗的移栽培養、部分細胞工程等方面的內容。實驗教學中,主要涉及的實驗有MS培養基的配制及滅菌,植物外植體的采集、預處理、消毒、接種等無菌操作的全過程,試管苗移栽等,使學生全面掌握植物組織培養基本操作技術,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嚴謹操作的能力。在植物組培技術和產業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教學方法已難以適應現實的需求,對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