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愛玲 李 娟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下文簡稱《綱要》)中指出,農村幼兒園要開發和利用農村的多種教育資源,為農村幼兒教育的發展提供有利資源。我園地處城鄉交界處,園內有寬闊的場地可作為幼兒的種植園地;走出幼兒園,又是大片的農田和農作物。得天獨厚的環境資源為幼兒探索科學種植、培養探索興趣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在“美麗的秋天”活動中,幼兒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種子,有花生、有紅豆、有蠶豆……晨晨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塑料杯,里面有許多一粒一粒、小小的、黑黑的、圓圓的種子,大家很好奇:這是什么呀?幼兒們圍著種子議論著,帶著問題,我們的探究活動開始啦!
1.了解油菜的外形特征及油菜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感知油菜的生長過程,體驗油菜豐收的喜悅。
3.培養幼兒愛勞動的品質。
4.發展幼兒的觀察、想象及語言表達能力。
隨著課程的開展,活動的豐富,我們將孩子的調查表、活動照片、油菜粘貼畫、拓印作品等主題活動過程性資料布置在教室里,讓孩子、家長參與布置,創設孩子們需要的、能與之對話的室內外環境。

我們的課程探究從集體活動、區域活動、戶外活動三個方面來實施?!?~6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中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為此,我們開設了以下課程和游戲。
集體活動 科學區:認識油菜;綜合區:我愛家鄉的油菜花;語言區:春雨的色彩;美術區:油菜粘貼畫、美術:最美油菜花、音樂:油菜花開、數學:按物取數等。
區域活動 科學區:放大鏡下的油菜籽;美術區:菜莢拓印、粘貼、科學區:水培油菜;建構區:榨油坊;生活區:香香的菜籽油等。
戶外活動 走進田地種植、觀察油菜的生長過程、參與收獲油菜,帶幼兒參觀榨油坊等。
春天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金色的油菜花激發了幼兒們的好奇心,幼兒們一起相約油菜花海,在花田里游戲?!毒V要》中指出:“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探索的對象?!薄耙M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庇變簜冊谝延薪涷灥幕A上,圍繞油菜花展開了多個話題并積極交流著。“黃黃的油菜花哪里來?”“看一看油菜花長什么樣?”“聞一聞油菜花的味道?”“數數花瓣有幾片?”“油菜有什么用處?”“油菜籽怎樣變成油的?”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引導幼兒探索油菜花的世界。
1.知識大調查
我們通過調查表,讓幼兒和家長利用雙休日的時間查閱資料、收集有關油菜資料的圖片、食品等,探索油菜生長的奧秘。幼兒們帶著調查表和收集的各種資料討論開了:“我知道,油菜是長在泥土里的?!薄坝筒俗咽切⌒〉模诤诘??!薄拔页赃^菜籽油?!薄拔夷棠虥霭璧狞S瓜菜里有菜油?!薄?/p>
2.種植油菜
在對油菜進行全面了解后,我們帶領幼兒來到開心農場種植油菜,他們對黑黑的油菜籽充滿了好奇:“老師,這么小的菜籽真的會長出漂亮的油菜花嗎?”幼兒們興致勃勃地拿起工具,小心翼翼地扒小坑、埋種子,而此時,幼兒們的交流更加生動有趣了:“老師,菜籽今天放學回家嗎?”“老師,它肚子餓了,怎么辦?”“老師,它怕嗎?”“老師,我想陪陪它們!”
周末休息兩天回來了,幼兒們去迫不及待地去看農場油菜的變化。瑞瑞突然說:“呀,種子發芽了!”這時候,幼兒們都圍了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驚喜著“種子發芽長大了”的同時,積極參與記錄活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種子的發芽和生長過程。過了一段時間,苗兒越長越高,幼兒們拿著水壺、杯子、小盆來到田邊澆水,田里有了雜草,幼兒們又開始了拔草活動。當幼兒們再次走進油菜地,映入眼簾的便是挺直腰桿、籽粒飽滿的油菜,幼兒們興奮不已:“老師,油菜稈好高!”“老師,黃黃的油菜花呢?”幼兒們探索著、收獲著。
菜稈上掛滿了沉甸甸的菜籽莢,一個個飽脹得像要馬上破裂似的;有的才結莢,顏色綠油油的;有的花還沒有謝落,枝稈還是那么柔軟。從遠處看,整個大地一片金黃,好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幼兒們漫步在油菜地里,個個驚嘆不已!
3.收獲油菜
一轉眼,到了收獲油菜的季節!沉甸甸的菜籽莢引來了幼兒們的關注?!巴郏∮筒碎L得比我們高了!”“小豆莢里到底有什么呀?”“這里面是油菜籽,油菜籽可以榨油,我家吃的油就是菜籽油?!薄拔覀儎冮_一個看看吧!”“這里面黑色的就是它的寶寶嗎”“對,就是用它來榨油的!”收獲在幼兒們的好奇下展開了。
收油菜。高大的油菜怎樣割下來呢?用鐮刀、用剪刀、用鏟子還是用手拔?幼兒們紛紛討論著、嘗試著……瞧,一雙雙稚嫩的小手握著工具,從一開始使不上勁到熟練地使用,他們一起分工合作把油菜收割完畢,真正體驗了收獲的喜悅。
打菜莢。想要得到油菜籽,光靠剝是不夠的,怎樣才能既快又好地收獲油菜籽呢?幼兒們有的用腳踩、有的用棒敲、有的使勁甩……幼兒們不怕困難,相互合作,使出了渾身解數,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獲了成功和喜悅。
分菜籽。怎樣快速地把菜籽分離出來呢?幼兒們的探索還在繼續。他們有的用手撿,有的用扇子扇,有的用篩子篩,有的用簸箕抖……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著把油菜籽整理得干干凈凈,在幼兒們的臉上看到了收獲時的快樂,幼兒在真生活、真情境、真體驗、真環境中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
幼兒方面:幼兒在活動中自主提出自己的猜想、自主進行種植、自主表達自己的見解,通過觀察比較,了解油菜的外形特征;通過探索操作,了解油菜的生長過程;通過猜測與驗證記錄,強化記錄的方式方法??梢哉f,活動是按照逐層遞進、逐步深入的原則開展的,幼兒們在自由探索與操作中,逐漸掌握了新的知識內容,肢體得到了鍛煉,培養了幼兒熱愛勞動的習慣。
家長方面:針對部分幼兒不愿參加勞動的情況,我們及時與家長進行了溝通,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在園情況,并提出中肯的意見。在與幼兒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家長們放下手機,走近幼兒,手把手地教幼兒如何將油菜籽種入土里,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幼兒園的種植油菜的活動。陪伴幼兒參加勞動,家長們收獲的不僅是陪伴,更是一份責任,一份成長。
教師方面:教師依據課程游戲化項目“六個支架”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觀察、記錄、解讀幼兒課程開展過程中的行為,充分挖掘教育資源,結合鄉土特色,在教育目標與幼兒的成長規律之間找到較好的結合點,從依賴教材、注重集體教學、強調規范統一,轉變為關注幼兒、關注生活、關注游戲、關注經驗,追隨發展需要生成課程活動,并在一日活動中努力彰顯“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游戲精神,在課程不斷開展的過程中,掌握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撰寫觀察記錄,對幼兒進行科學、真實的評價,并與家長溝通,采取有效的跟進措施。在一系列的教研活動中,不斷增強教師的課程資源意識和課程創生能力,有效引導教師開展真問題的真研究,形成觀念的沖擊、經驗的啟發,思維的碰撞,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