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玲 汪雅琴 徐龍昌 周利娜 盧小娟 時先鋒
1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廣州 511442;2廣東省干部保健中心,廣州 510080
近年來,受環境、飲食的改變、遺傳及自身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育齡女性不孕率已達10%,而且呈日益增長之勢[1]。輔助生殖技術已成為眾多女性實現健康生育的有效治療手段。在輔助生殖技術助孕的過程中,獲得適當數目的高質量卵子是成功的重要環節[2]。生長激素不僅對生長發育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也參與了人類生殖的諸多過程[3]。研究顯示生長激素能改善高齡及卵巢反應不良患者的卵子質量,增加卵巢的敏感性,從而提高臨床妊娠率及抱嬰率[4]。因此,生長激素已廣泛應用于不孕癥患者。生長激素注射筆因其易學易用而被逐漸推廣[5]。但規范患者正確有效地使用生長激素筆極其重要。臨床上注射筆指導多采用口頭講解及示范操作,缺乏藝術性及吸引力[6]。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到來,教學視頻已成為醫學教學的有效推動力[7]。本研究采用生長激素筆配套微視頻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應用過程中發現此視頻存在內容冗長、流程不連貫、注射劑量與臨床不符等缺點,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進行調查分析,在原視頻基礎上進行修正,制作出重點突出、流程連貫、更通俗易懂的視頻(即改良微視頻),現將原微視頻和改良微視頻對不孕癥患者自我注射生長激素筆的教學效果比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4月至7月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就診并首次使用生長激素注射筆的145例不孕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1)納入標準:①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診斷標準確診為不孕癥[8];②首次使用生長激素筆;③溝通理解能力正常;④患者知情同意參與該次研究。(2)排除標準:①曾使用過其他自行注射筆,如果納芬筆、普利康筆、胰島素筆等;②醫護工作者;③有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者;④有肢體障礙。將2019年5月和7月就診的共70例不孕癥患者作為對照組,將2019年4月和6月就診的共75例不孕癥患者作為觀察組。兩組患者的年齡、視頻觀看次數、學歷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不孕癥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生長激素筆注射技術對于大部分患者而言是零起點,此時護理人員扮演著專業教師的角色,其基本教學技能也將直接影響教育對象的學習過程和效果[9]。因此教學的護士統一由在生殖醫學科工作8年以上的主管護師擔任,均受過生長激素筆教學的系統化培訓,熟練掌握改良微視頻內容,具有良好的溝通與表達能力。(1)改良微視頻總時長4 min39 s,具體內容包括:①洗干凈手后,準備注射筆、針頭、酒精、棉簽;②取下筆套,消毒螺旋口,撕掉針頭密封片,順時針旋轉針頭直至擰緊;③按醫生處方的劑量調節旋鈕到所需劑量,1單位對應10刻度;④選擇合適的部位,以腹部為主,臍周2指外,消毒皮膚后,左手食指和大拇指捏起皮膚,右手握筆垂直進針,快速地按下旋鈕直到刻度窗口顯示為0,繼續停留10 s以上;⑤拔針后卸除針頭,用棉簽按壓皮膚,合理處置針頭。對照組觀看原有微視頻,觀察組觀看改良微視頻,均至熟悉整個注射筆操作的流程,然后由護士給予口頭講解與操作示范。(2)培訓的內容:①生長激素注射筆的使用方法,使用前的準備、注射過程、使用后廢棄針頭的處置;②注射筆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正確消毒方法、藥物劑量的調節、注射部位的選擇與輪換及注射方法、藥物的保存與有效期。最后,在護士的指導下自行操作,操作完畢再發放經生殖醫學專家及不孕癥專職教育護士共同審核修改而成的《生長激素筆規范使用評估表》請患者填寫,由護士向被調查者逐條問答式填寫,確保患者對調查內容正確理解,保證收集資料完整準確。護士根據患者操作過程和調查問卷綜合評價患者對生長激素筆注射的掌握程度。
1.3 評價指標 評估表內容包括:是否了解藥物的有效期、是否掌握生長激素的儲存方法、是否正確安裝針頭、是否正確調節劑量、是否掌握注射部位的選擇與輪換方法、是否掌握正確的皮膚消毒方法、是否掌握進針角度及捏皮方法、是否了解注射后停留時間≥10 s、是否了解廢棄針頭的處理、拔針手法是否正確,共10項,每項正確操作得1分,滿分10分,總分≥8分者為完全掌握,5~7分者為基本掌握,≤4分者為未掌握[1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操作內容總得分情況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各操作內容總得分為(8.30±0.98)分,對照組患者各操作內容總得分為(7.30±0.88)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467,P<0.001)。
2.2 各操作內容總體掌握情況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各操作內容總體掌握率均不高,觀察組患者各操作內容完全掌握率、基本掌握率分別為76.0%(57/75)和24.0%(18/75),對照組患者各操作內容完全掌握率、基本掌握率分別為42.9%(30/70)和57.1%(40/70),兩組患者各操作內容總體掌握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571,P<0.001)。
2.3 各操作內容回答正確情況 觀察組患者對注射部位的選擇與輪換方法、消毒方法、進針角度及捏皮方法的回答正確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對其余7項操作內容的回答正確率也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體見表2。
生長激素筆因其使用方便及效果明顯而日益廣泛應用于不孕患者,一般需連續使用30~60 d。自我注射的人性化設計,不僅避免了患者往返醫院的疲勞和在院排隊等候注射的焦慮,節約了費用,還可自由支配注射時間,更利于患者休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11]。
3.1 改良微視頻更能提高患者自我注射的操作技能生長激素治療是助孕的輔助治療手段之一,注射裝置和技術是生長激素治療的要素。患者自我注射生長激素行為較差,調查發現主要表現為:消毒部位不規范、劑量調節錯誤、注射手法不當。在長期的居家環境中,患者是這一治療技術的主要執行者,患者自我注射行為正確與否會影響到藥物作用的發揮,出現血藥濃度波動,影響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生長激素注射知識與操作技能的個體得分和總體掌握程度均優于對照組(均P<0.05)。改良微視頻將注射過程簡化為使用前準備和操作主要準備,患者首次注射統一在護士指導下注射,護士排氣后患者不需要再排氣(簡化操作流程,避免患者自行排氣浪費藥液);注射流程為:輕松四部曲(安裝針頭→調節劑量→注射→拔針)。改良微視頻即是患者注射的正常順序,所見即所做,流程相比之前更連貫,易于理解,提高了患者生長激素注射技能。
3.2 改良微視頻教學更有助于患者正確掌握要領原微視頻由護士幫患者注射,容易讓患者混淆注射手法。注射時間是睡前,而生殖醫學科患者一般是上午注射,易引起患者注射時間的混亂。原有視頻劑量調節未強調1單位對應10刻度,易致注射劑量錯誤。針對易漏點、易錯點,我們對原有視頻有的放矢進行改進,從而減少患者出現以上錯誤。改良視頻對患者進行正確規范、無縫隙指導,可以確保生長激素治療更加安全有效。由表2可知,觀察組患者對自我注射生長激素筆操作要領的掌握程度優于對照組,尤其在注射部位的選擇與輪換方法、消毒方法、進針角度及捏皮方法這3個知識點上。

表2 兩組不孕癥患者各操作內容回答正確情況比較[例(%)]
3.3 改良微視頻提高了護士的教學效率 助孕患者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抗壓能力等均因人而異。有文獻報道,在助孕過程中患者往往會伴隨著無助、不確定、焦慮、緊張、煩悶、抑郁等不良情緒,近80%的患者在助孕過程有焦慮情緒,50%的患者出現抑郁情緒[12]。很多患者在使用生長激素筆前沒有了解該藥物及注射方法的相關信息,當她們再看到冗長的視頻(原視頻時長7 min 34 s)后,易焦慮、煩躁,甚至失去學習的信心。本研究結合工作實際,去粗取精、言簡意賅改編成改良版視頻(時長4 min 39 s),縮短了患者的學習時間,同時緩解了助孕患者的焦躁情緒。護士用時長更短的改良版視頻示范教學觀察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對自行注射生長激素關鍵知識點的掌握正確率比對照組患者更高,也正是護士教學效率提高的表現。
綜上所述,改良微視頻教學不僅能提高患者自我注射技能,降低出錯率,還可以提高護士教學效率,患者從而得到更佳的生長激素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