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形態和市場經濟的變化,逐漸改變了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向,為了促進高職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提高自我價值,高職院校需要著重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專業技能、工匠精神等方面確立培養計劃。本文將圍繞著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高職院校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實施策略進行論述,以二者融合的角度,探討工匠精神其對于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關鍵詞:工匠精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很多高職院校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以學生的專業技能作為培養目標,而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思想素質等教育相對匱乏。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產業化升級,高職院校需要重新思考培養目標,加快教育體制改革,不再一味追求學生數量,而忽視對學生創新技能和人文素質的培養,要將新時代的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學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工匠精神的融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對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義分析
1.符合國家和社會對創新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高職院校是向國家、社會、企業培養和輸送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與國家和社會的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關聯。在黨的領導下,明確針對高職教育做出重要指示,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列入高職教育教學中的一部分。結合新時代發展趨勢和社會各行各業對創新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應及時調整教育策略,健全高職教育中的思想政治體系,尤其注重對學生思想引導,重視工匠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加強對實踐創新、應用、工藝技術操作水平等方面的重視。因此,教師通過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創新,引導學生對職業發展規劃和創新創業的實踐,讓學生勇于打破自身局限,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找到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實現創新發展。所以,需要學生具備工匠精神,將上述實踐能力落實到實處。具有了工匠精神,學生將來面對社會競爭、工作難題可以以專業的能力和恪守職責的態度完成崗位工作,實現自身良好的職業發展。
2.可以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加強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高職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推動社會經濟建設和文化發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工匠精神培養可以讓學生明確自身需要擔負的責任,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合理規劃自身職業發展,并按照階段性目標一步步實踐。所以,高職院校需要針對現存問題進行教學體制改革,讓學生明白學習工匠精神對于自身專業素質的養成的指導意義。教師在設置課程內容時,可以將工匠精神融入課堂教學中,通過思想滲透和引導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利用這種方式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時,高職院??梢栽谂c事業單位合作過程中,利用企業實際案例,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培養,通過對工作環境的適應性、對崗位工作能力的提升、職業道德和修養等方面分析,使學生針對性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滿足市場社會變化的需求。
二、探討工匠精神培養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
1.加強思想引導,優化課堂內容設置
促進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融合,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以此促進自身職業道路向著良好的方向前進。所以,教師要協同學生一同完成和優化教學任務,并且教師要起到帶動作用,以自身的行為準則和思想政治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素養培養,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意義不在于對理論知識的機械化學習,更重要的是促進自身全面發展,提升實踐應用能力。教師要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借助多媒體設備等方式,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和講解,提升學生對其思想認知和體會其中的道德素養,讓學生能夠在面對不穩定的社會工作狀態中,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
2.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自主能力
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相分離的模式,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前提,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具體分析來看,第一,教師要深入工匠精神的本質內涵,創設豐富的教學課堂,將工匠精神和專業理論知識為課程主體,并以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及企業相關案例作為工匠精神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外衣,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探索欲望;第二,將工匠精神融入實踐教學中,加強實踐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操作實踐的熟悉程度,打造更好的產品,培養專注力和耐心;第三,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增強學習自信心。高職院校可以邀請具有工匠精神的企業代表來學校開展講座活動,通過代表講述工作經歷和對工匠精神培養的看法,讓學生深入體會工匠精神的意義,以此樹立自主學習意識和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教師再適當引導,與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融為一體,共同促進學生對二者的內涵理解。
三、結語
工匠精神對現如今的產業發展以及學生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各行各業都需要有工匠精神的融入,對學生來說,不僅可以加強對其就業指導和長遠職業發展規劃,還可以激勵其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保持昂揚向上的信念和進取精神。所以,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時,要針對學生愛崗敬業、職業技能等確立培養計劃,不僅可以提高院校為社會輸送創新人才的比例,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融入工匠精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社會核心價值觀,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徐佩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路徑[J].中外企業文化,2021(03):162-163.
[2]陽丹.論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J].課程教育研究,2020(52):26-27.
作者簡介
王旭(1984.09-),男,漢族,籍貫省市: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學歷:本科,職稱: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