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洪艷
◆摘? 要:隨班就讀這一教學模式在促進特殊兒童接受常規教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隨班就讀兒童自身身體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在其隨班就讀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障礙。隨班就讀兒童常表現出理解能力較差,接受能力較弱的問題。對此,有必要研究適合這部分特殊兒童的教育方式,以幫助其提高學習能力,促進他們快樂健康成長。
◆關鍵詞:隨班就讀;小學生;教育方式
一、隨班就讀兒童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隨班就讀學生對語言文字理解能力較弱
由于身體的局限,特殊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障礙和困難,尤其在數學課堂中,很多學生表現出文字理解能力較差,數字運算能力較差,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特殊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速度和質量弱于普通的學生,隨著年級逐漸提升學生所表現出的學習困難就越加明顯。例如,我們班有一位2010年3月出生的小男孩,名叫余某,該生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需要佩戴助聽器才能聽到外界的聲音,上小學前該同學曾到市專門機構接受過康復訓練,一二年級時他的學習成績基本能跟得上同班同學,但到三年級后學習明顯比其他同學吃力,特別表現在文字理解能力方面。
(二)隨班就讀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欠佳
隨班就讀學生在學習中還表現出交流能力較差,參與度較低的現象。隨班就讀兒童大多患有輕微的肢體殘疾、視力障礙,以及重度的聽力問題。對于聽力受損的兒童而言,其在學習的過程很難快速聽懂他人所傳達的信息,因此其在聽課,以及與同學和教師交流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礙,這些導致該部分同學在課堂上很難順利的參與到課堂互動中,這也造成了該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較低。我班肖某同學就是這樣,該生患有輕微的聽力障礙且性格較為內向,在學習中的參與積極性不高,顯得較為被動,老師不點名叫她回答問題,她是不會說一句話的,如果教師請她回答問題或者分享感受時,她回答得結結巴巴,斷斷續續,不流暢。
(三)隨班就讀學生動手能力、想象能力較弱
我們在對隨班就讀學生在家里活動情況的調查發現,這部分學生家長都保護得比較好,導致很多他們可以動手去做的事情都沒有機會,家長幫忙完成了,從而使這部分孩子在動手能力方面表現的不盡人意,想象能力的培養跟動手動腦是有很大的聯系的,動手能力差了,想象能力方面也會表現出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不足。我班學生李某同學,她從小雙下肢不能獨立行走,家人對她疼愛有佳,什么事情都沒有做過,缺乏鍛煉,導致她的肌肉萎縮,所以她基本上不能拿稍微重一點的東西,有時候把書打開都是同學幫忙,更別說其它的動手活動了。因此,在學習中就會發現,她在空間的想象能力方面也不太跟得上。當然,余某、肖某同學也存在想象能力較其他同學差的現象。
二、助力隨班就讀兒童健康成長的策略
(一)關注學生學情,制定個別化教育計劃
針對隨班就讀兒童普遍存在學習能力較弱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根據隨班就讀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學習情況為學生制定符合其個人發展需要的,能夠彌補其缺陷,有助于挖掘其潛能的個別化教育計劃,以使隨班就讀學生能夠逐步克服學習障礙,并能形成堅實的學習基礎。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教師可以為隨班就讀學生制定符合其認知能力的學習內容,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其次,由于隨班就讀兒童的學習障礙較普通學生而言較為嚴重,因此其在常規的考試中并不占優勢,甚至會呈現出較為弱勢的情況。因此教師需要為隨班就讀兒童制定專門的考核方式和評價標準,以使教學評價能夠符合隨班就讀兒童的實際情況,以避免常規考試成績的不理想,打擊到隨班就讀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五年級數學“小數的乘法”時,教師便可提前為隨班就讀學生準備一些較為基礎的小數運算題目,然后在講課的過程中,適當穿插進這些簡單題的講解,從而幫助隨班就讀學生逐步理解小數乘法的運算。當隨班就讀學生能夠確切掌握基本運算規則后,教師再帶領該部分學生進入到較為復雜的應用題的學習中。同時,教師在對隨班就讀的學生進行單元測評時也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考核內容。
(二)借助現代化教學資源,提高特殊學生學習質量
除了在課堂上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學習困難外,教師還需要充分借助現代化教學資源,培養隨班就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使其能通過自學不斷彌補自身的缺陷,從而切實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的進步和發展。同時,微視頻等教學資源具有主題突出、視聽具備、可以無限循環播放等特點,對于患有聽力障礙和輕微智力障礙的學生而言,其可以一邊觀看字幕和畫面,一邊聽著聲音來進行學習,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生無法快速聽到且聽懂教師的講課內容的缺陷。同時,在利用微視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調整播放的速度,甚至可以停下來研究自己不懂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提供微視頻等學習資源給學生,并指導他們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例如在教學小學五年級數學“簡易方程”時,教師便可先為隨班就讀兒童提供教學視頻,然后讓學生借助視頻在課前對本課內容進行預習,并做好預習記錄。在本課教學結束后,教師便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其制定復習計劃,然后指導學生結合微視頻對課堂知識進行回顧和鞏固。
(三)加強溝通交流,為隨班就讀學生營造和諧的教學環境
隨班就讀學生自身的身體存在一定的缺陷,其與普通學生相比顯得較為特別,也較為吸引他人的關注,因此很多隨班就讀學生會因為自己的缺陷而產生不自信,甚至自卑的心理,這種負面的情緒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與此類學生的溝通,通過鼓勵、疏導和引導的方式使這部分同學能夠發現自身的優點,正式自己的缺陷,并能夠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同時教師還應引導班級中的其他同學以正常的眼光看待隨班就讀學生,并鼓勵普通學生主動的為隨班就讀同學提供幫助和支持,以此為隨班就讀學生提供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此外,教師還要與家長做好溝通,及時地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適當的為家長提供合理的教育建議,以使家長能夠以更恰當的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從而為特殊學生的成長提供積極的心理支持。
總之,教育是一份愛的事業,對于隨班就讀工作更是一份需要關愛的事業。促進隨班就讀學生健康成長,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所在,只有我們付出更多的耐心、細心、真心,采取合適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的助力隨班就讀學生的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竣.融合教育理念下做好小學隨班就讀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2021(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