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專古麗·巴哈什
摘要:舞蹈表演者巧妙、靈活地運用舞蹈技巧,將影響舞蹈整體表演效果。正確運用舞蹈技巧,能夠有效增強舞蹈表演的效果,從而更加全方位地向觀眾表現出舞蹈作品當中所蘊含的內涵和情感。因此,舞蹈表演者要加強鍛煉自身的舞蹈技巧,并通過深入了解不同作品的特點,運用不同舞技巧,使舞蹈更加形象生動。基于此,本篇文章對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運用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舞蹈技巧;舞蹈表演;運用
引言
舞蹈的表達是指舞蹈者通過身體、動作和表情,并伴隨著音樂表達內心的情感。舞蹈具有吸引力,體現在其豐富的意境、節奏以及情感等方面。可以看出,舞蹈必須能夠表現情感、表達思想,缺乏思想情感的舞蹈動作,只是一種機械運動,不能稱之為舞蹈。能否恰當地表達舞蹈中的情感,取決于舞蹈演員是否具有較高的舞蹈表演能力。舞蹈作為一門表演藝術,要求舞蹈演員具有較高的舞蹈表現力,無論是塑造人物、渲染情境還是表達情感,都應如此。一個好的舞蹈作品,除了要有好的情節以及豐富的導演技巧外,還要有標準的動作,要表現出舞蹈的風格和動態規律,當然更重要的是舞蹈所包含的內在情感,充分體現舞蹈的美感。在觀眾欣賞舞蹈的過程中,要讓觀眾有一種美的享受和滿足。為了達到這種效果,舞者必須具有較高的舞蹈表現力。因此,培養學生的舞蹈技巧在表演中運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舞蹈藝術的概念
舞蹈藝術是以經過提煉加工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運用舞蹈語言、節奏、表情和構圖等多種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觀性和動態性的舞蹈形象,傳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舞蹈是一種人體動作的藝術,它把人體動作進行提煉加工后,將其作為一種表現方式,利用舞蹈語言、節奏、表情等多種要素,構成直觀、動態的舞蹈形象,舞蹈藝術也通過人體動作抒發了情感。舞蹈藝術的美通過人體動作來表現,但是,這個人體動作,必須是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了的人體動作。另外,屬于人體動作范疇的藝術也有許多種,如雜技、啞劇、人體雕塑、韻律操等等。相較于其他的藝術類型,舞蹈藝術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以舞蹈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著重表現語言文字或其他藝術表現手段難以表現的人們的內在深層的精神世界——細膩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鮮明的性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自身內部的矛盾沖突,創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動的舞蹈形象,以表達舞蹈作者的審美情感、審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審美屬性。
二、舞蹈教學中影響舞蹈美感的因素
雖然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和強烈的表演欲望,但由于他們技術能力和水平不足,影響了動作形式的美。比如,他們在學習相關的舞蹈動作時,不能按照相關的規則進行,他們的技術水平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造成動作僵硬、不熟練、不協調。與此同時,由于學生音樂節奏較差,致使動作和舞蹈不能有效、合理地配合。因為對音樂的節拍感知能力低,導致所完成的動作不能很好地表達出音樂的特點,使得舞蹈動作缺少一定的美感。
三、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運用建議
(一)注重舞蹈表演中的情感投入
首先,舞蹈表演前要充分對舞蹈作品的故事、角色和情節變化等進行掌握,結合這些內容明確符合故事角色情感的技巧。以《哈姆雷特》這一作品為例,舞蹈表演者要充分了解其中故事的具體走向,以及故事所具備的悲傷情感,這樣一來,表演者才能夠更理想地使用舞蹈技巧所表現的肢體變化,給觀眾傳遞出自身角色在不同劇情中的內心變化,從而為這一作品營造出獨特的藝術氛圍,真正提高作品的藝術水平。其次,舞蹈表演者進行表演時,要重視角色情感在舞蹈表演中的具體改變,真正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在具體的表演當中,舞蹈表演者要確保自我情感與作品中角色保持一致,不僅可以使用大量的肢體動作,還能夠通過眼神來實現情感表達,加強情感表現力,從而更深入地強化舞蹈技巧,讓觀眾獲得一定的情感共鳴,只有將這一點做到位,才能從舞蹈表演的俗套當中掙脫出來,為作品中的角色賦予情感。最后,舞蹈表演者需要對表演進行回顧和反思,重視觀眾的反饋意見,吸取更多的表演經驗,為優化后續舞蹈表演技巧帶來幫助,逐步提高自身舞蹈表演能力。
(二)加強技能技巧訓練
第一,強化學生表演技能的訓練力度。通過使用相關的方式方法或直接,或間接培育學生的動作美感。例如,通過使用簡單、基本的專業動作來進行舞蹈訓練,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動作的美感。對于舞蹈教師而言,要發揮出自身的能動性,要善于使用精煉的話語來闡釋相關舞蹈動作的特點,并通過優美的示范喚起學生的表達欲望,進一步培育學生的表演意識。第二,強化正確的技術。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之中,舞蹈教師不僅要將每一個動作技術結構解釋清楚,而還需要站在不同的立場分析動作的表現。此外,舞蹈教師還可以有效利用相關的視頻、音頻等進行直觀教學,讓每一位學生仔細體會部分動作的細節,深化學生對舞蹈動作的理解。
(三)運用正確的呼吸節奏
呼吸是每個人的本能,它如此的簡單但又十分復雜,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不間斷地呼吸以維持生命運行,而在舞蹈表演中同樣如此。當然舞蹈表演中的呼吸必然區別于日常呼吸,舞蹈演員需要根據動作節拍等調整呼吸的頻率和長度,并通過呼吸節奏的變化合理地控制面部表情,進而讓情緒表達更加順暢飽滿。從根本上來說,呼吸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肢體動作,而經過訓練的專業舞蹈演員能夠根據動作的節奏,對自己的呼吸進行調整,從而使動作完整地進行下去,使情感更加飽滿地展現出來。根據具體的表演經驗來說,掌握合理的呼吸頻率、有效地把控呼吸節奏,是提升情緒表達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保障舞蹈表演效果的重要方法。
結束語
總之,隨著舞蹈藝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審美水平也進一步提高,原本的舞蹈藝術表演形式已經無法充分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因此,舞蹈表演者要轉變觀念,夯實基本功,掌握舞蹈技巧,提高舞蹈表演的藝術性與感染力,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尹熒.舞蹈表演中巧妙運用舞蹈技巧的策略探討[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1):178-179.
[2]寧冬.舞蹈技術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運用探討[J].戲劇之家,2019(28):94.
[3]陳彥汀.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合理運用研究[J].才智,2019(2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