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嘯

摘要:科技高速發展,智能化水平時時刻刻都在更新換代,食品環境溫濕度檢測技術也應順應時代更新提升。本文對互聯網+技術進行簡單的介紹,提出基于互聯網+技術檢測檢驗環境溫濕度檢測詩句的設計與構造。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溫濕度;技術
一、互聯網+
(一)概念
“互聯網+”概念的中心詞是互聯網,它是“互聯網+”計劃的出發點。互聯網通過將開放、平等、互動等網絡特性在傳統產業的運用,通過大數據的分析與整合,試圖理清供求關系,通過改造傳統產業的生產方式、產業結構等內容,來增強經濟發展動力,提升效益,從而促進國民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二)特征
一是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變革,就是開放,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創新的基礎就更堅實;融合協同了,群體智能才會實現,從研發到產業化的路徑才會更垂直。融合本身也指代身份的融合,客戶消費轉化為投資,伙伴參與創新,等等,不一而足。
二是創新驅動。中國粗放的資源驅動型增長方式早就難以為繼,必須轉變到創新驅動發展這條正確的道路上來。這正是互聯網的特質,用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來求變、自我革命,也更能發揮創新的力量。
三是重塑結構。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聯網業已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地緣結構、文化結構。權力、議事規則、話語權不斷在發生變化?;ヂ摼W+社會治理、虛擬社會治理會是很大的不同。
四是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輝是推動科技進步、經濟增長、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聯網的力量之強大最根本地也來源于對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對人體驗的敬畏、對人的創造性發揮的重視。例如UGC,例如卷入式營銷,例如分享經濟。
五是連接一切。連接是有層次的,可連接性是有差異的,連接的價值是相差很大的,但是連接一切是互聯網+的目標。
(三)互聯網+與檢測技術
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就必須向互聯網化轉變,必然就需要加大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想要往互聯網行業進行轉變的話,就必須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從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商向解決方案服務商轉變;二是從傳統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商向互聯網服務商轉變。檢驗檢測領域的“互聯網+”并不是互聯網和檢驗檢測兩者簡單的糅合,而是在互聯網思維的模式下開創屬于這個領域的新的發展模式。結合“互聯網+”技術,開展檢測檢驗智能化設備研究是當今檢測檢驗行業發展的一個方向。
二、檢測系統設計
檢測檢驗環境溫濕度測試系統主要由單片機模塊、溫濕度傳感器、信號處理模塊、顯示模塊、異常報警模塊、通訊模塊、遠程監控主機、指令輸入模塊等組成,各個模塊協同配合完成檢驗環境溫濕度測試功能。給DSP最小系統主要包括DSP、時鐘單元、復位單元、編程接口等,是整個監測系統的核心,實現控制指令接收與轉換、數據運算、參數調用、異常判斷與報警、數據顯示驅動和數據通訊功能。信號處理模塊用于實現傳感器數據與單片機接收數據的轉換,同時具有信號隔離、濾波功能。顯示模塊用于對檢測檢驗環境溫濕度數據和是否異常進行顯示。異常報警模塊用于在檢測檢驗環境溫度和濕度超出設定值范圍內時進行報警,提示工作人員有環境異常。通訊模塊用于實現監測系統溫度、濕度運行參數與遠程主機之間數據通訊。指令輸入模塊作為系統唯一的人機交互載體,用于監控系統進行有效控制,實現系統上電、啟動、停止和急停等功能。
(一)溫濕度采集
采用SHT11 溫濕度傳感器對檢測檢驗環境的溫度和濕度信號進行采集,該傳感器將CMOS芯片與傳感器技術有機結合,為二線串行接口的數字式傳感器,可用于檢測系統的溫度、濕度、露點等信號,具有外圍電路簡單、數字式輸出和免調試等優點,廣泛應用在工農業生產、氣象等領域參數測量。SHT11溫濕度傳感器測量溫度的分辨率為14位、相對濕度的分辨率為12位,濕度測量范圍0~100%,溫度的測試范圍-40~+123.8 ℃。SHT11溫濕度傳感器的線性度較好,計算時可以用公式直接將溫度數據轉換為實際溫度,在電源電壓5V、14位時,公式為: T=-40+0.01P.
其中,T為實際溫度,單位為℃,P為SHT11溫濕度傳感器反饋的溫度數據,無量綱。SHT11溫濕度傳感器的濕度輸出信號為非線性信號,需要對相對濕度信號進行補償后得到檢測檢驗環境的濕度數據。
(二)DSP與CAN總線接口單元
由于DSP內部已經集成了eCAN通訊模塊,所以在監控系統與上位機通訊時只需選用CAN接口芯片,不需要另外再配CAN控制器。根據系統實時性和可靠性的需求,選有CTM8251T作為DSP的eCAN模塊與物理總線的接口芯片,該芯片具有外圍電路設計簡單、抗干擾能力強、穩定性好等優點。將 DSP通訊模塊的CAN收發信號CAN-RD、CAN-TD和 CTM8251T芯片的RXD、TXD相連接,CTM8251T芯片的CANH、CANL與CAN物理總線相連接。CAN通訊接口電路如下圖所示。
三、總結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檢驗檢測行業發展打開了全新思路,采用“互聯網+”技術設計食品行業檢測檢驗環境溫濕度檢測系統,實現對溫濕度數據的實時監測和遠程傳輸,保障了食品質量,為檢測檢驗設備智能化和“互聯網+“技術的推廣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楚新, 王丹.“互聯網+” 意味著什么——對 “互聯網+” 的深層認識:新聞與寫作,2015
[2] 郎福成,劉藝平.基于“互聯網+”技術檢測檢驗環境溫濕度監測技術[J].新型工業化,2018: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