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武裕
摘要: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特別是5G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不斷受到新媒體技術的沖擊,新聞傳播領域呈現出從線下到掌上轉型的趨勢,為媒體事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對記者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說,記者應對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記者工作能力,關乎媒體行業的發展進程。本文結合記者工作現狀,探討了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記者提高自身應對能力的相關要點。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記者;應對能力;新聞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也是信息時代,在此背景下新媒體、全民攝影兩個詞匯應用而生,它們的出現不僅折射了當今時代發展特色,也是新聞廣播事業發展歷程中一個難以磨滅的傷痛。在新媒體和全民攝影推動下,傳統媒體紛紛轉型升級,新聞記者面臨生存危機和挑戰。要想打破這一限制、突破重圍、擺脫困境,必須要在工作中想方設法提高自身生存和工作能力,應對能力作為記者工作的主要技能水平,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如何提高記者自身應對能力值得什么深入研究和分析。
一、新媒體環境下記者工作現狀
新媒體是指繼報紙、電視臺之后在新的技術支撐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包括互聯網、數字報紙、移動電視。新媒體相對傳統媒體的優勢在于傳播速度快、不受時間限制、內容豐富、覆蓋面廣等優點,新媒體逐漸占領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受新媒體影響,傳統媒體也開始取長補短,以更大程度滿足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此時記者工作受到很大的挑戰。就目前記者工作現狀分析,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記者生存和工作受到很大的挑戰
在過去,由于資源匱乏,人們文化水平相對不高,對于新聞稿件的采訪大多都是由記者等專業人員開展,特別是相機的使用可以說是記者獨有的專利與身份象征。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受到這種時代背景的影響,記者工作中并不存在危機感和緊迫感,在工作中只要做好稿件創作和采訪,便可完成工作,無任何其他擔憂。但是目前,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全民記者口號的提出,智能手機、數碼技術的普及瞬間打破了記者原有的工作模式,目前只要打開手機、電視、網絡,便會發現海量的新聞信息,這些信息大多都是出自于民眾之手,給記者工作構成巨大的挑戰。
2、工作挑戰越來越突出
在智能手機、數碼技術和信息技術廣泛普及的新時期,微信、微博、短視頻等社交軟件和新媒體迅速崛起,人們隨時隨地能夠拍攝、記錄各種信息,也能利用信息技術將這些信息發布到社交平臺以及網絡系統中,供他人觀賞。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新聞記者的工作已經與普通民眾沒什么區別了,相反由于新聞信息本身存在時效性和欣賞性,反而普通民眾順手拍攝的新聞以及視頻更加真實、客觀、及時,無形之中給新聞記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嚴峻的挑戰。誠然新聞記者因自身工作能力和經驗的緣故,所撰寫的新聞稿件更加具有權威性、作品吸引力更加突出,但是在此背景下卻沒有多少人愿意在新聞行業更多的投入資金,這樣新聞記者工作必然面臨資金壓力,給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二、新媒體時代記者提高自己應對能力的相關方法
1、提高自身素養
首先,用事實說話的能力。真實、客觀、全面、公正、及時、公開的新聞傳播基本原則是當代新聞記者必須遵守的原則,嚴格遵守職業規范更是記者要遵循的職業操守。同時,要注重在新聞調查中保持判斷力、在報道的新聞中體現正確導向、在和人民群眾交流中達成共識,用典型說話、用事實說話、用數字說話,從而呈現給群眾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的新聞,完成高質量的報道。
其次,適應新媒體短平快特點的能力。新媒體稿子和文案都具有“短、平、快”的特征。不同于傳統媒體稿件,“短”是指能短則短,以最簡練的語言概括核心信息;“平”是指平易近人,用最親切的語言表達想要闡述的觀點;“快”是指傳播的快速,新媒體要跟進網絡熱點,沒有熱度的新聞就沒有受眾。這就要求記者以最短時間捕捉熱點新聞,提煉新聞線索,并以最快速度發布,同時新聞內容要平易近人,使它更容易被觀眾理解、記住,并能再次傳播。
最后,較強的新聞報道寫作能力。寫作是寫好新聞宣傳報道稿件的基礎,一方面多讀書看報,從中發現新聞點;另一方面要經常深入一線采訪,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捕捉新聞線索,做到手勤(勤寫)、腿勤(勤深入基層)、嘴勤(勤問)、腦勤(勤思考)。同時,要善于抓住新聞點,練就“新聞眼”,我們身邊發生的每件事都應有它值得挖掘的新聞價值,作為新聞記者,一定要不斷地挖掘新聞線索,留心觀察、細心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在新媒體時代,記者還要掌握更多的多媒體技術,進行超文本寫作,為讀者呈現獨特的新聞報道。
2、提高洞察力
深度報道是新聞記者與普通民眾新聞發布的本質區別,也是新聞記者專業能力的體現,在碎片化、大眾化、扁平化時代,雖然當前各種新聞稿件滿天飛、新聞視頻和圖片更是數不勝數,但是有影響力的專題化、系列化作品仍然不多,需要專業記者采購和拍攝。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新聞記者就要揚長避短,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時間和精力,精選新聞,做深度報道。
3、提高自身反應能力
新聞是一個具有突發性、時效性性質的工作,在新媒體時代快速反應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新聞記者工作能力的關鍵,也是新聞工作者能否拿到一手資源、能否吸引受眾的重中之重。在工作中,新聞記者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專業快速反應能力,特別是在人人會攝影的新時代,記者要想獨領風騷,必須迅速轉變觀念,順應時勢,提高自身的快速反應能力,在普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快速抓住事件發生的機遇,搶先一步完成作品,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三、結語
雖然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但是傳統媒體的新聞記者不應該因受到沖擊而萎靡不振,必須提高專業能力和應對能力,順應時代發展。此時廣大新聞記者更應該通過不斷學習知識,不斷創新思路,不斷掌握新技能,以適應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趨勢,制作更多精品新聞,為我國新聞事業發展增磚添瓦,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昊[1], 史晟全[1]. 新媒體時代攝影記者如何提高自己的應對能力[J]. 記者觀察:中, 2019, 000(002):P.65-65.
[2]牛作斌. 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如何提高新聞采編能力[J]. 傳播力研究, 2019, 000(014):P.115-115.
[3]敖茂秋.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記者如何做好新聞采訪[J]. 東京文學, 2019, 000(01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