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剛
摘要:簡單來講,融媒體就是不同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其中涉及傳統媒體及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相比,其傳播擁有了更多的渠道,影響力也在不斷地擴大。融媒體給電視新聞節目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播音主持人員的地位也發生了改變,要想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也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提升自我。基于此,本篇文章對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與堅守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新與堅守
引言
融媒體是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進行一體化融合的一種全新的媒體形式,其兼備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某些優勢特性,推動著整個傳媒行業發生了各個方面的變化。對于在社會大眾中影響力較大的電視新聞節目來說,融媒體的發展無疑為其改革創新提供了更多的契機,但也使其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社會大眾觀看電視新聞節目,其目的是獲取與自身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信息,而在新聞信息獲取的過程中,受眾往往更多依賴于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信息傳輸,如果播音主持不能緊跟時代潮流,堅持守正創新,便會喪失受眾。
1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員面臨的挑戰
1.1收視率下降
隨著手機普及與推廣,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媒介之間的界限被逐漸打破,使得各媒體已經逐漸相互融合,人們很少去坐在電視機前關注新聞報道,而是通過手機、網絡對各種信息瀏覽,導致傳統電視媒體壟斷地位被打破,受眾也很少通過電視新聞的方式來獲得信息,使得對播音主持的依賴程度比較小,嚴重影響電視新聞的整體收視率。
1.2播音主持缺乏創新性
融媒體時代,對新型媒體需要有較高的敏感度,對媒體信息傳播形式有新的認識,以改革傳統新聞傳播方式,走創新發展道路,凸顯新聞傳播的現代性,促使新聞信息傳播更具有時效性。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新聞播音主持人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優勢不能有效發揮。由于播音主持缺乏創新性,很多問題暴露出來,播音主持人在行業領域被邊緣化,不能體現市場經濟特色,不能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主持的新聞節目不受歡迎,甚至可能使受眾產生審美疲勞。融媒體時代,競爭日益激烈,播音主持需要面對諸多挑戰,并且廣大受眾提出的高要求對播音主持人而言是無形的壓力,新聞播音主持人要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在新聞主持中彰顯獨特魅力。
1.3缺乏自身特色,個性化不強
就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模式來看,播音主持的工作環境相對比較獨立封閉。因為新聞播報較為特殊,所以播音人員在播報的過程中要嚴肅、有權威,主持方式顯得比較正式。這就導致播音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風格較為單一,缺乏特色。但在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人員的風格是多樣的、個性化的,能夠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
2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新與堅守的策略
2.1創新主持理念
播音主持應基于融媒體發展進行理念創新,打破因循守舊的主傳統持理念,大膽創新,創造出主題鮮明、內容充實、形式新穎、亮點突出的優秀電視新聞節目。一方面,樹立“以受眾信息需求為本”的新聞主持理念。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角色性質由以往的“主動角色”變為“被動角色”。在紛繁復雜的新媒體環境中,播音主持只有轉變思想,樹立“以受眾信息需求為本”的理念,時刻關注并滿足電視受眾的個性化信息需求,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才能打造為人稱道的電視新聞節目。另一方面,播音主持應堅持學習、做到與時俱進,敢于創新,提升個人魅力。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的理念創新需要主持人不斷學習,在學習各類新理論、新技術中掌握創新的內核,為播音主持風格與思維的創新奠定基礎。
2.2充分展現網絡媒體語言的魅力
網絡語言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產生,能夠體現現代年輕人的思想及生活態度,有其特定價值。網絡語言已經形成了語言生態,人們在生活中也經常使用。網絡語言具有流行性、普及性,會對語言造成一定的沖擊,也會對流行文化產生不良影響。對此有所認識后,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正確引導。語言不僅是簡單的交流工具,還能夠將人的思想境界反映出來。現在,網上主播數量增多,語言缺乏規范性,表達水平參差不齊,播音主持人在播報新聞的時候,要按照語言規范進行,保證語言標準、語句完整,盡量不使用一些含混不清的詞匯,避免影響播報質量。
2.3堅定的政治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播音工作者應當提升個人的專業素養及工作能力。這樣才能快速適應時代新趨勢并滿足新節目的需求。此外,應當有社會責任感,并堅定政治立場。因為播音主持人員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導輿論風向,其播報的內容和態度直接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所表達出的個人觀點也會影響大眾的判斷。所以播音主持人員在提高專業能力的同時還要提升社會責任感。
2.4堅守審美底線
由于不同的受眾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故其審美意識與審美風格等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再者,受眾所處的地理環境及地域文化不盡相同,這也直接造成其在審美上存在差異性。在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力與影響范圍均持續擴大,播音主持人在追求創新時應堅守審美底線。具體來說,主持人應基于我國基本國情,以滿足電視受眾多樣化的審美需求和節目創新為前提,確保電視新聞審美與普通大眾的審美眼光始終保持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媒體盛行的當下,一些自媒體為博取流量進行節目的“偽創新”,這誤導了大眾審美,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切不可步其后塵,要始終堅守審美底線。
結束語
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發生了變化,傳播方式也不斷作出調整,新聞播音主持人有了新的定位。在復雜的媒體環境中,播音主持人需要充分了解并在主持工作中牢牢把握新興媒體的特點,基于此創新節目形式,豐富新聞節目的內容,提高新聞節目的質量。新聞播音主持人只有不斷更新觀念,合理運用媒體資源,才能不落后于時代,才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提高職業能力,讓新聞節目更受歡迎。
參考文獻
[1]鐘聲.探討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與堅守[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21):113-114.
[2]鄒艷霞.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與堅守[J].記者搖籃,2020(04):124-125.
[3]李蒙.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創新與堅守[J].傳媒論壇,2019,2(18):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