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霞
摘要: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進歷程,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奮斗史,是一部振奮人心的革命史,是一部輝煌宏偉的發展史。企業有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從黨的百年奮進歷程、七十余年執政道路中汲取思想、精神及方法論精髓,使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思想,可以提升黨員、干部思想覺悟、政治素養,重塑其理想信念,進而通過黨史學習教育解決黨員、干部實際工作問題,以真學實干助推企業發展。
關鍵詞:企業管理;開展方式;黨史學習教育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史正人可以明得失。”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進歷程中凝練了眾多至今依然葆有先進性、生命活力的實踐經驗、基本思想與精神追求,是企業黨員、干部需要汲取的黨史精髓。同時,黨史學習教育并非對黨的奮進經驗的機械性宣傳,而是要立足實際、確立問題導向,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檢視黨性修養,通過黨史學習解決實際工作問題,并在實踐中檢驗黨史學習成果,才能夠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運用學、思、做一體化的教育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企業做大做強的政治保證、組織保證。
一、深度挖掘紅色資源,使革命精神入腦、入心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進歷程,是一部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革命史。在國家危亡、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際,中國共產黨宛如一道曙光照亮幾近干涸的中華大地,以敢為人先、開拓進取、不畏艱險、甘于奉獻、舍生取義的偉大精神推進中華民族崛起,帶領中華兒女走向奔小康、奔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1]。深入挖掘黨史事件、紅色資源、革命先輩事跡,整合探尋紅色基因、傳承紅色精神、踐行初心使命的故事,并借助多元媒介開設紅色資源專欄向黨員、干部傳遞拼搏前進的正能量,可以使企業黨員、干部受到紅色精神、革命精神的感召,使革命精神入腦、入心。與此同時,注重對企業青年團員的黨史學習教育,開展青年團員學黨史專題活動,組織青年團員在公眾號、紅色資源平臺上學習黨史,講述黨史故事,進而從思想上使青年團員“重走長征路”,凝練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國家謀發展、為世界謀和平的責任擔當,激勵青年團員發揮自身活力干勁、創新思維在本職工作上用行動書寫新時代背景下青年一代的新風采。
二、營造建黨百年氛圍,于黨史中汲取前行動力
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站在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大背景下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及偉大成就,將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歸于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百年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路線,不管是基于我國基本國情所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還是對經濟發展的規劃都以事實為依據,這便是企業能夠從黨史中汲取的前行動力。
在市場經濟條件日益復雜、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當代社會,企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需從汲取我黨思想精髓出發,通過組織開展征文、演講比賽營造濃厚的建黨百年氛圍,邀請老將軍、老干部、老戰士、老黨員、老專家談共產黨人理想信念、傳共產黨人重要精神、說奮進歷程中的心得體會,要求企業黨員干部以實事求是審視自身工作方式、以踏實肯干審視自身工作作風、以甘當“螺絲釘”審視自身工作態度,進而使企業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強信念、樹新風。
三、推進黨史學習融合,以謀篇布局促企業發展
企業黨史學習教育與企業高質量發展、黨員及干部工作實際相結合,才能發揮黨史學習教育價值,保證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做在細微。因此,企業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需要以“以上率下”為核心,于新時代思想中提煉新話語,將黨史思想、精神轉化為時代要素,提升企業領導干部把握大局、因勢而變、因時而異、化危為機的工作能力,引領企業領導干部在推進企業發展的同時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社會穩定和諧添磚加瓦[2]。同時,在黨史學習教育的推動下,黨員、干部與職工群眾形成合力,在各項中心工作中滲透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甘于奉獻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加大黨史宣傳力度,指導黨員、干部賡續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與作風,延續紅色基因與艱苦奮進追求,鼓勵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創新、革新。此外,將企業黨組織塑造為黨員、群眾學黨史、學思想的前沿陣地的,發揮服務作用積極開展黨史進社區、進鄉村活動,展現企業新作為的同時增強黨員干部服務意識,真正將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促進企業發展、提升黨員黨性、提高群眾素養的永續動力。
結束語
企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需要以“學”為先決條件,使黨員干部、群眾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淵源、發展邏輯;同時以“思”為著力點,將黨史資源內化為黨員干部、群眾的理想信念與行動力量。最后以“做”為落腳點,推進黨史教育學習與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實際相融合,進而達成黨史學習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企業發展的驅動力。
參考文獻
[1]劉才源,秦辰舜.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真學實干助力企業發展[J].東方企業文化,2021,{4}(03):50-53.
[2]郭建.國企基層黨組織建設視角下信息化賦能“智慧黨建”系統建設初探[J].辦公室業務,2021,{4}(11):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