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日姑·吾司曼
摘要:作業作為教育的基礎一環,是檢驗學生學習質量,鞏固知識點的重要途徑,對此,如何更好的進行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成為一直以來所有語文教師致力研究的目標。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新課改革教育的推進,人們愈加重視小學生的道德素養的培養,了解到一個成功的人才背后不僅僅是優異的學習成績,更要有著良好正向的人格。而教師作為小學生的人生引導者,對思想人格還在發育期的小學生而言意義重大,有著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義務。那么如何在語文作業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本文就針對在小學語文分層作業中如何融合德育教育展開研究探討。
關鍵詞:因材施教;小學語文;分層作業;德育
前言:分層教育,是以因材施教的理念為基礎而開展的教學手段,也是當前時代教育中較為有效的全面發展學生的策略。為了落實新課改革的方針,教師必須要關注班級的每名學生,針對學生的差異性調整教學手法。在以往小學語文作業中,對于全班學生的作業制定都是一樣的,片面的來看,這是最為公平合理的作業布置,但更深一步思考,這種布置是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的。有些學生天生思維能力較強,對于學習的知識理解的快,作業也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然而有些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較弱一些,做起作業來十分費力,無法達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鞏固知識的目標,這就與原本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了。
一、分層作業布置的措施
(一)分層準備
分層作業制定前,首先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并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好分層準備,將學生分為學習能力較弱的基礎鞏固層、普通層和學習能力強的拓展層。為了避免造成學生的心理壓力,教師需要在分層前與學生多加溝通,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選擇層級,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選擇進行分析引導,讓學生了解分層作業的布置是為了讓所有學生共同進步,提升自身能力,而不是將學生劃分為等級,區別對待。
(二)分層布置
學生的分層完畢后,就需要進行作業的分層布置。針對每一個層面的學生具體情況進行作業的難易度分類布置,對于基礎鞏固層的學生來說,打下一個堅實的語文知識基礎是當前最為主要的目標,在語文教學中,基礎知識大多是詞匯量的累積,這就需要教師為此類學生布置一些閱讀任務,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書籍文章來鞏固知識面,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多加引導,鼓勵學生積極舉手發表自己的想法,養成和諧的師生關系,遇到問題,勇于向教師尋求解答。對于普通層的學生來說,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面對當前所學習的知識吸收也較為輕松,教師對待此類學生就可以正常授課,當學生可以更進一步學習的時候就進入了拓展層。拓展層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拓展延伸,幫助學生開拓眼界,提升思維能力[1]。
二、在作業中滲透德育教育
(一)圍繞教材布置德育語文作業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豐富多樣,具有足夠的教育意義,所以,想要將德育滲透到小學語文作業中,可以首先從教材內容開始。以教材中《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在為學生講述毛主席的生平事跡后,讓學生通過課文了解飲水思源的道理,然后為學生布置作業,以珍惜糧食與水源為主題,回到家后不光要規范自己,也要督促家里人養成不浪費的精神,并將自己是如何做的寫成日記,加深印象,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后自行查找毛主席的資料,深入了解毛主席的偉大,并在課堂上與同學教師分享,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二)拓展延伸布置課外閱讀作業
除去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學生的課余時間也要有效利用,為了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外閱讀任務,小學生正處于喜歡讀故事的時期,在此時期養成一個熱愛閱讀的好習慣十分有必要。課外讀物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分層情況來制定,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語言簡潔有趣的書籍,例如本單元以童話為主題,又要結合德育教育,那么書籍可以選擇像是《伊索寓言》等類似書籍,便于學生理解,還具有教育意義。對于普通學生,書籍的選擇可以稍微復雜一點,例如《五毛錢的愿望》《幸福來臨時》等,具有教育意義的基礎上還具有濃厚的藝術色彩。對于學習能力強的拓展學生來說,書籍不但要新穎有趣,還需要能引發學生思考,那么法國作家編制的帶有浪漫色彩的短篇童話散文《小王子》是再適合不過的了,此書內容豐富又不繁瑣,語言簡練又不失細膩,適合學生深入研究思考其哲學道理。教師可以增加學生作業難度,讓學生在閱讀完畢后寫下自己的讀后感,在班會上與同學分享,互相推薦,說一說這本書籍帶給自己怎樣的意義[2]。
(三)社會實踐布置課外德育作業
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環就是社會實踐,教師可以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到校外感受生活,可以是去養老院幫助老人捶捶腿,與老人聊天、在家中為父母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并要求學生假期多關注新聞頻道,結合社會新聞為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國慶等節日時為學生科普其由來,為學生養成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的優良品質[3]。
結論:綜上所述,德育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在生活與學習中不斷地滲透,潛移默化的正向影響學生。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相比于其他科目更適合德育的滲透,所以教師在語文作業的布置上應當重視起來,針對不同學生作出分層的作業布置,全方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給予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王智慧.小作業里的大學問——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作業設計的思考[J].中小學教材教學,2021(07):60-63.
[2]王坤.強化小學語文德育功能的路徑[J].新課程研究,2020(26):11-12.
[3]羅曙林.文以載道 ?立德樹人——小學語文德育方法探究[J].新課程(中),2019(0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