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巍
(桂平市人民醫院普外科,廣西桂平 537200)
甲狀腺結節是臨床常見病,雖然由于超聲技術的提升,檢出率高達67%,但約95%的結節均為良性;當良性甲狀腺結節患者出現與結節明顯相關的局部壓迫癥狀時一般需要手術治療[1]。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腔鏡甲狀腺手術逐漸趨于成熟,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其有多種手術路徑,包括腋窩入路、胸前入路、耳后發際線入路等,不同入路方案治療效果不同,存在一定差異[2]。經口腔前庭入路具有體表完全無瘢痕的特點,近年來成為甲狀腺外科手術應用的熱點。本研究旨在探究腔鏡甲狀腺手術治療經口腔入路與胸乳入路手術效果的差異,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5 月桂平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7 例腔鏡甲狀腺次全切除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入路不同分為對照組(經胸入路)62 例、試驗組(經口腔前庭入路)25 例。對照組患者男性33 例,女性29 例;患者年齡41~59 歲,平均年齡(40.35±4.75)歲;單側受累50 例、雙側受累12 例。試驗組患者男性11 例,女性14 例;患者年齡39~56 歲,平均年齡(40.31±4.71)歲;單側受累17 例、雙側受累8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桂平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納入標準:①符合甲狀腺良性結節的診斷[3]且具備手術指征的患者(結節或腫物最小直徑為6 cm,或雖然不足6 cm 但有明顯壓迫癥狀);②患者病史資料完整,無頸部手術史或放療史。排除標準:①有口腔畸形或感染者;②有甲狀腺炎或甲狀腺功能亢進者;③有凝血功能障礙者;④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⑤合并嚴重精神障礙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經胸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仰臥“大”字體位,遵循無菌原則,做好消毒準備。全身麻醉插管成功后,于胸前乳暈作豎行切口1.0~1.2 cm,分離皮下置管空間,左、右乳頭作小切口,置入腔鏡,建立氣腹,氣腹壓力控制在6 mmHg。分離胸大肌筋膜與頸闊肌,切開頸白線與甲狀腺外層被膜,確定位置,予病灶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試驗組患者接受經口腔前庭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術前1 d 用替硝唑鹽水進行漱口,仰臥體位,經鼻插管麻醉成功后,于下唇牙齦間做手術切口,分別為1.0、0.5、0.5 cm。置入腔鏡及操作器械,建立頸前皮下隧道,打開頸白線,暴露甲狀腺,切斷甲狀腺峽部,分離上極血管并用超聲刀離斷,予病灶側甲狀腺次全切除。兩組患者完成切除術后完畢后均將所移除標本送病理檢查。止血完畢后留置引流管,縫合切口,術后使用抗菌素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指標:手術時間、術后引流量、術后疼痛評分(視覺模擬量表評分[4],0~1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癥狀越重),及術后美容滿意度評分[0~10 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對手術滿意度越高;量表的內容效度指數為0.91,內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 系數為0.83,信效度良好。患者出院前,由科室護士發放量表,讓患者進行填寫]。②并發癥:記錄手術后患者發生暫時性聲音嘶啞、血腫、暫時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積液等并發癥的情況,總發生率為并發癥發生例數占總例數之比。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不同臨床指標比較 試驗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長、術后引流量少、術后疼痛評分低、術后美容滿意度評分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臨床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不同臨床指標比較()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 [例(%)]
腔鏡甲狀腺手術就是通過腔鏡微創技術縮短頸部的手術切口或將手術切口置于隱蔽部位,使頸部手術瘢痕縮短或頸部無瘢痕情況下完成甲狀腺手術,達到微創和美容的效果[5]。已有研究表明,腔鏡手術治療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但對于手術入路方式尚存在一定爭議[6-7]。
本研究對比經胸入路和經口腔前庭入路兩種不同手術入路方式治療效果差異,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術后引流量少、術后疼痛評分低、術后美容滿意度評分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經胸乳入路手術皮瓣分離面積相對較大,手術創面大、引流量相對增多;部分患者術后胸部會有明顯的疼痛癥狀,且乳房局部還是會留有明顯的瘢痕,不能滿足女性患者美容要求[8]。與之相比,經口腔前庭入路方法具有以下優勢:首先,手術路徑較短、皮瓣分離面積小,這樣能夠減少手術創傷,減少術后傷口引流量。其次,該入路并未切斷肌肉,故患者術后頸前皮膚緊繃感、術后疼痛會明顯減輕。再有,口腔為自然腔道,體表無瘢痕,美容效果顯著較優,且口腔黏膜愈合能力增強,術后恢復更快,因此患者總體治療體驗感較好。最后,該入路能夠將甲狀腺下極和胸腺后方結構視角顯露清晰,手術操作更加便利,再加上腔鏡放大優勢,便于識別神經和血管形態及走向[9]。當然,經口腔前庭入路的腔鏡甲狀腺手術的手術時間與經胸入路比較相對更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這與手術入路曲折、需要有較高的操作技術維持手術空間等有關,對術者操作技術要求較高。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說明經口腔前庭入路的腔鏡甲狀腺手術的安全性并不遜色于經胸入路。
綜上所述,兩種手術入路的腔鏡甲狀腺手術均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但口腔前庭入路手術方案更能夠滿足患者微創、美容、疼痛少的需求,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