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江蘇南京 210024)
書名:高校教育管理與創新實踐研析
作者:關洪海
出版單位:冶金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0月
定價:62.00元
ISBN:9787502482947
隨著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也發生了明顯轉變;在傳統教學管理制度體系的基礎上,需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創新傳統教育管理理論體系,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機制,以發揮高校在社會發展中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高校教育管理與創新實踐研析》結合“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對高等教育管理提出的新挑戰,通過對高等教育管理內容梳理,立足于高等教育管理具體實踐,結合當前全國形勢,從點到面,較為系統地論述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以及在當前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中探索出的研究體會,為當前我國新形勢下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提供參考。該書共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介紹了我國高校教育與管理的內容及本質、原則、重點、意義等;第二章則詳細分析了現階段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現狀難點及創新挑戰;第三章重點圍繞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展開討論;第四章就“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工作進行論述;第五章介紹了“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管理工作;第六章從多個方面提出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技術的創新應用。
目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依然采用傳統方法,在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教學管理工作壓力持續增加,為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效率,需要選擇科學的方法,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
首先,明確新常態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重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里,高校教育管理是以制度為依據,對學生行為進行強制性的約束,由此導致學生對教學管理工作存在誤解,教學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校教育管理部門應明確新常態下教學管理工作重點的變化,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使其認同高校教育管理制度體系,并能夠積極配合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共同構建良好的校園環境。《高校教育管理與創新實踐研析》中第一部分對高校教育管理的重點進行了詳細介紹,并指出傳統教學管理方法的不足,提出具有參考性的意見和建議。例如,高校教育管理部門定期對教學管理工作中普遍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以確定教學管理制度體系與方式方法的科學性,圍繞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點,制定改進措施,保證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其次,突出學生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高校傳統教學管理工作中,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由于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得到足夠重視,導致學生無法參與到教學管理工作之中,教學管理的科學性也就無法通過學生的反饋得到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與創新實踐研析》中第三部分指出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從實際情況來,學生作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參與者,教育管理機制的優化需要通過學生的反饋才能夠實現,所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常態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必然選擇。例如,高校在制定教育管理制度體系時,應組織學生就相關內容進行討論,從而了解學生作為被管理對象的關注重點,以避免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中的主觀意識缺失。然而,對于學生提出的相關意見和建議,高校教育管理部門應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弱化學生作為被管理對象在個人利益上的主觀傾向在教學管理制度科學性、有效性方面造成的影響。
最后,發揮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統優勢,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在新常態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量持續增加,人工教育管理效率相對偏低,進而影響教育管理質量。在此情況下,通過構建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統,能夠提高教育管理信息采集、處理速度,并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教育管理風險模型的構建,實現個體差異的教育管理。《高校教育管理與創新實踐研析》第五部分中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管理工作進行了分析,基于大數據管理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監測預警系統為新常態下高校教育管理質量的提升指明了方向。例如,利用信息化教育管理系統,能夠對每一名學生的教育管理數據進行統計,并利用教育管理風險模型對相關因素的動態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從而進行風險預警,提高教育管理的及時性與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