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蓮
關鍵詞:語文課程教學 情趣化教學 教學策略
一、語文課程情趣化教學的依據
情感是人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的體驗。學生情感的激發和調動與其興趣密切相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凡是感興趣的事物,學生必然想方設法去認識它、研究它,從而獲得知識技能,使個人素質和能力得到提高。筆者認為,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只有做到以下三點,才能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一是要以情動情。教師要善于發掘語文課程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因素,通過情趣盎然的描述、精辟入理的分析、恰到好處的點撥,使學生學到知識、開發智力,并產生情感共鳴。
二是要以境育情。具體的情境可以喚起人們的情感,教師在語文課程教學中要善于創設良好的情境,正確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奮發向上的學習態度。
三是要情趣結合。語文課程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方活動,缺少任何一方的參與都不能夠進行。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假如教師不注意以情感人,學生也就不會受到感染,從而產生興趣,更談不上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樣,即使教師教之以情,甚至自身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如果不注意點撥學生,學生提不起興趣,也毫無作用。
因此,只有以教師的“情”引起學生學習的“趣”,把“情”“趣”結合起來,才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語文課程情趣化教學的實施途徑和策略
(一)洞察學生興趣,做到知己知彼
1.新生入校,開展調查
在新生入校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等方面的問卷調查。在問卷中可以設計以下問題:喜不喜歡語文?愿意聽哪位教師的課,為什么?討厭語文的原因是討厭作文、討厭課文分析的老套路,還是自己語文基礎差?調查完成后,教師就能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有所了解。
2.課后了解,獲得信息
教師在課后要及時向學生了解:哪些問題該討論?哪些問題該自學?哪些問題該點撥?喜歡或者討厭教師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收集學生聽課以后對教師講課的感受和要求等信息,及時掌握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大小的“晴雨表”,不斷調整語文課程教學方式,使學生“樂學”“善學”。以文言文《鴻門宴》為例。根據課前調查,筆者改變過去字句串講的方式,把重點放在注意課文“三起三落”的情節發展和對劉邦、項羽、樊噲等人物的形象分析上,讓學生自主研讀、互相交流,教師只做畫龍點睛式的點撥,尊重學生對文本的情趣化表達,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學生畢業,追蹤調查
學生畢業后只有用到在校學習的知識,才會重視語文學習。例如,一名參加過高考的學生抱怨:“我們老師從小學到中學,死板地講授了那么多課文,我們缺乏自己分析的機會,導致高考時不會分析”。一個當了記者的學生反映:“在校時寫的應用文太少”。這些都是教師反思和調整語文課程教學方式參考的重要依據。
(二)挖掘文本情境,發揮情感的優勢
1.立足教材,發揮其情感優勢
語文教材中所選課文,大都文字優美,為學生呈現出一個美麗的世界。戰國的縱橫捭闔,魏晉的灑脫風骨,盛唐的恢宏大氣,明清的典雅風致,在沉靜的筆墨中鮮活閃亮。學生在課文中,可乘李太白的輕舟、賞陶淵明的黃菊、觀蘇軾的明月、品杜子美的美酒……涵泳其中,學生就不會成為顛沛流離、無家可歸的精神流浪者。如在講授《蘭亭集序》《赤壁賦》等名篇時,筆者除了引導學生用充滿詩意的“眼光”欣賞自然、體會隱藏在自然山水中的人文意蘊,還教育學生體會作者在人生逆境中執著堅定、坦然前行的決心與勇氣。
2.調動主觀情感,發揮教師的作用
教師的情感因素往往決定著語文課程教學的成敗。許多學生喜歡語文,主要是因為教師幽默風趣、講課語言形象生動;或者是得益于教師生動的分析課和成功的作文講評課。如作家魏巍能夠步入文學之路,蔡云芝先生的教學方式、教學態度就對魏巍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三)組織課堂討論,培養探究情趣
討論給了學生自由、平等的發言機會,組織討論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在語文課堂討論過程中,學生往往說對了就有滿足感、成就感,更有參與討論的勁頭;說錯了反而會激起學生的好勝心,引發更深入的思考。這樣,學生對語文課程教學活動的參與,就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因此,在學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調動時要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問題,豐富學生的閱讀情感體驗。
例如,在課文《向中國人脫帽致敬》中,大胡子教授的古怪刁鉆貫穿全文,筆者在語文課堂講解這篇文章時,設計了幾個討論問題引導學生反復分析,讓學生研讀大胡子教授的神態、動作和發問方式,等學生把幾個討論問題的答案弄清楚后,自然就能體會到大胡子教授的本意和作者的深情,對課文主旨的把握也會更加準確。
綜上所述,洞察了解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是進行語文課程情趣化教學的基礎。發揮語文教材和語文教師兩個情感優勢,是搞好語文課程情趣化教學的最重要方面。組織學生參加討論,則是開展語文課程情趣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只有教師教之以“情”,學生學之以“趣”,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全面提高語文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閻博軍.淺談語文的情趣化教學[J].大觀周刊,2012(42).
[2]李玉梅.漫談語文教師的語言藝術[J].考試:高考文科版,2015(31).
[3]龍德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開展情趣化教學的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5(7).
(作者單位:山東省肥城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