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宏
中圖分類號:G818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6-072-01
摘 ?要 ?體育運動健康作為服務人類健康的前端要地,基礎設施是其得以開展的重要物質保障之一。隨著青少年足球運動在京津冀地區加大了推廣普及的力度,足球運動深受國人喜愛。目前,追求高品質運動的人們越來越多,足球運動在其中就占有一席之地。同時足球運動場地也是深受國人關注。在綜合考量自然資源、經濟條件、運動基礎等因素的基礎上,足球運動場地設施建設將以京津冀重點建設為引領。目前,多數場地的管理效果較好,但還存在若干癥結。梳理足球場天然草皮養護標準,從中深入剖析本源,充分發揮積極因素,對京津冀地區足球運動場地的資源現狀和運營情況進行分析,可總結出影響京津冀地區高校足球場天然草皮養護標準的因素及發展策略。
關鍵詞 ?京津冀 ?高校 ?足球場天然草皮 ?養護標準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開展全民健身、建設體育強國重要指示精神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需要,要從做好做強建設體育運動基礎設施出發,持續關注全民健身工作,充分發揮京津冀高等院校體育運動場館與社會共享,更好地了解全民健身、參與全民健身、支持全民健身。這其中,高校足球場天然草皮的養護是重要環節之一。
一、高等院校足球場天然草皮養護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點
1.覆沙找平:定期或每次比賽后要及時進行覆沙找平。可結合打孔、梳草同時進行,覆沙厚度不得超于1厘米。每年2~3次機械整體覆沙找平(平整度要求:每次整體覆沙找平后平整度要求直徑3米范圍內間隙應不大于10毫米)。
2.墊補坑洞:因教學訓練或比賽以及其他活動或人為原因在草坪造成破壞的坑洞必須在48小時內以更換草皮或播撒草籽的方式補足并覆沙,并且保證破壞處在15日內恢復;因水流沖擊、病蟲害或其他方式造成的坑洞必須整體更換坑洞范圍內的沙層以及草面層,48小時內完成、15日內恢復,保證場地平整無凹陷、凸起。
3.修補、更換損毀草坪:因踩踏、養護作業或其他外力造成草坪損壞的48小時內以更換草皮或播撒草籽的方式補足并覆沙,并且保證破壞處在15日內恢復。因病蟲害或養護作業時施肥過量、機械漏油等原因造成的草坪損壞,必須整體更換坑洞范圍內的沙層以及草面層,48小時內完成、15日內恢復。
4.清理草坪雜物:草坪內雜物每日清理干凈,做到管理人員檢查時肉眼可見范圍內無雜物、垃圾,所有草坪垃圾負責清運離校。
5.剪草、摟草、倒草:日常3~5天剪草一次、具體視季節天氣等原因而定,每次留草高度3~4厘米,比賽剪草標準根據活動要求確定;草坪剪口要齊,無毛茬;剪下的草頭必須收拾清運,避免引起病害。
6.疏草:每年春季草坪開始返青后根據實際情況撤地膜,撤膜后用釘耙對老草坪進行疏草,剔除過厚草墊層,以使枯草層不超過1厘米為宜。
7.人工(機械)施肥、打藥、澆水、灌水:(1)打藥:6月初~10月底至少進行10次預防藥打藥、每月兩次,若發生病蟲害間隔兩天防治兩遍,然后一星期打藥一次直至將病害完全控制為止。(2)施肥:在春季澆解凍水5~7天后開始,須保證10~15天施肥一次,一直到入冬覆蓋。根據生長情況、土壤混合物、氣候、使用肥料的類型等因素來定,每100平方米草坪在每一個生長月約需施氮肥0.37~0.73千克,磷和鉀的用量根據土壤分析結果來定。根據草坪實際情況,按實際需要可適當增加施肥次數。(3)澆水:至少每日一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時,具體視當地氣候、雨水等情況而定。(4)灌水:應根據土質、不同生長時期、不同草種而定,一般草坪春秋季10~15天澆灌水一次,夏季7~10天澆灌水一次。重鹽堿地區在土壤返鹽季節,小雨過后應及時灌大水以防止返鹽。賽訓、打孔、疏草、剪草后24小時內必須灌水一次。
8.機械打孔:每年結合梳草至少保證兩次實心孔作業,開春入秋各一次。
9.每年十一月下旬覆蓋(覆蓋物為30克/平方米的無紡布),覆蓋前澆足凍水(根據天氣情況定)。
10.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每年定期培訓不少于6次,開春后草坪返青養護1次、夏季養護2次、賽事期間養護2次、草坪過冬養護1次。具體內容包括(澆水、覆沙、找平、更換補種草皮、施肥、打藥、剪草、打孔等以及用到的相關機械的操作保養與維修)。日常培訓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11.養護期間造成草坪大面積死亡,經鑒定后屬于養護不到位造成,投標方負責對死亡草坪進行更換。
12.特殊養護:(1)土壤降溫:通過排水管給球場送冷空氣。(2)草坪降溫:適時噴霧和通過蒸發作用使草坪降溫。(3)增強草坪草耐熱性:夏初及時噴施夏坪康1~2次,增強草坪草的耐熱、抗旱、抗病性。(4)草坪鎮壓。草皮鋪植后、幼坪第一次修剪后、成坪春季解凍后、生長季需葉叢緊密平整時須進行草坪鎮壓。
二、結語
做到上述高等院校足球場天然草皮養護內容和標準,保證足球場硬件水平,如此將會更加吸引足球運動者,促進全民健康活動,是打造健康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健身的需求,還能用社會的實際情況來倒逼體育產業的創新和輻射經濟的發展,更能促進京津冀體育運動健康業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