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圣君


摘要:目的:分析腦卒中上肢肌力增高患者采用體外沖擊波聯合關節松動術的效果。方法:隨機將68例腦卒中后上肢肌力增高患者分為康復治療組與綜合治療組,康復治療組給予常規康復治療,綜合治療組在康復治療基礎上應用體外沖擊波與關節松動術治療;結果:綜合治療組Ashworth評分低于康復治療組,Fugl-Meyer評分高于康復治療組(P<0.05)。結論:體外沖擊波聯合關節松動術改善腦卒中上肢肌力增高效果顯著,還有助于恢復患者上肢運動功能。
關鍵詞:腦卒中;上肢肌力增高;體外沖擊波;關節松動術
腦卒中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肌張力升高則是腦卒中患者致殘的主要原因,其中50%~80%腦卒中患者伴肌張力升高,主要表現為上肢或下肢屈肌張力升高,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軀干肌肌力升高[1]。近年來,我院針對腦卒中上肢肌力增高的患者,采用體外沖擊波聯合關節松動術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68例腦卒中后上肢肌張力增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康復治療組與聯合治療組。常規康復治療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齡(56.35±4.35)歲;平均病程(2.15±0.34)個月。聯合治療組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齡(56.31±4.37)歲;平均病程(2.12±0.32)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參照2017版的《中國腦血管病臨床管理指南》確診,腦卒中運動功能評估量表(MAS)評分≥1級;符合沖擊波治療與關節松動術適應癥;對本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心、肺、腎等重要臟器損傷;其他疾病引起上肢肌力增高。
1.3 治療方法
康復治療組給予傳統康復治療(包含關節活動訓練、痙攣肌訓練等等)。綜合治療組在傳統康復治療基礎上應用體外沖擊波結合關節松動術進行治療。(1)體外沖擊波治療。在每次操作之前,需要耐心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不適。操作時取舒適體位,應用體外沖擊波治療儀治療,將耦合劑在患者患側上肢的皮膚上均勻涂抹,將探頭緊貼患者上肢實施沖擊,注意避開血管、神經等部位,每次沖擊1500~2000次,頻率控制為8 Hz,強度為2 Bar,每周1次。(2)關節松松動術。首先,分離牽引患者肩部關節面,取仰臥位,操作者立于患側,雙手握住患者患側肱骨,向肩外側實施冠狀面牽引,分離患者關節。將其肩部朝后方滑動,握住肩肱骨近端,朝著肩部后方與前方用力,使盂肱關節在矢狀面滑動,提醒患者肩部進行縱向尾側活動,取仰臥位,在患者肩部下方放置一個枕頭,握住患者手臂,使患者手臂借助操作者身體后傾力量,帶動手臂朝尾端牽拉,從不同的外展角度開展縱向尾側活動。最后松動患者肩胛骨,先將患者肩周肌肉放松,取仰臥位,抓住患者患肢上臂,托起患側肩胛下緣,將肩胛骨朝著上方與外面活動10~15次,然后開展肩胛骨活動,取仰臥位,操作者一手穿過患者患肢,由下至上一手經過肩峰將患肩相對抱住,實施向后、向前旋轉滑動,10~15次即可。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8周。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肌張力與上肢運動功能。肌張力評價主要采用改良Ashworth分級標準,分為0~4級,其中無肌力增加為0級;肌張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動屈伸時,在關節活動范圍之末時呈現最小阻力或出現突然卡住和釋放為1級;肌張力輕度增加;在關節活動范圍后50%范圍內出現突然卡住,然后在關節活動范圍的后50%均呈現最小的阻力為1+級;肌張力較明顯的增加;通過關節活動的大部分時,肌張力較明顯的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較容易地被移動為2級;肌張力嚴重增加,被動活動困難為3級;僵直,受累部分被動活動時呈現僵直狀態,不能活動為4級。上肢運動功能采用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總分0~50分,分值越高提示上肢運動功能越好。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后肌張力情況比較
治療后綜合治療組0級、1級所占比例29.41%、35.29%高于康復治療組的17.65%、23.53%(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Fugl-Meyer評分比較
治療后,綜合治療組Fugl-Meyer評分高于康復治療組(P<0.05)。見表2。
3討論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病死率高等特點,是威脅廣大群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一大嚴重疾病。肌張力升高作為腦卒中患者比較常見的一類運動障礙,會對患者的患肢功能造成限制,降低生活質量。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上肢肌力升高是臨床面臨的一大難題。
本研究探討了體外沖擊波與關節松動術聯合應用在腦卒中肌張力升高中的效果,結果顯示,綜合治療組改善肌張力升高以及恢復上肢運動功能方面效果顯著。關節松動術主要是通過降低異常增高的肌張力主導的主動運動,來不斷提升骨關節的穩定性和肌力,確保運動功能正常。體外沖擊波治療則是采用聲波具有頻率高、周期短、壓強高這一特征沖擊病灶部位,從而對背跟神經中涉及疼痛的降鈣素基因相關肽的水平予以影響,并直接作用在鄰近區域上的感覺神經末梢上,提升疼痛閾值,避免關節軟骨細胞,有利于骨組織重塑。
參考文獻
[1]朱琳.體外沖擊波配合針刺治療腦卒中后患肢肌張力增高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