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汪翠琴 陸巖 葛霖


摘? 要:就業是民生之本。研究生就業指導工作存在培養環節與就業環節割裂、缺少專業性的就業指導體系、個性化就業指導乏力、導師參與度不夠等窘困狀況。高校在研究生就業指導管理中應從創新就業指導管理體系、創建穩定的指導隊伍,完善就業指導內容設置、搭建線上線下指導模式,拓展就業指導資源鏈條、落實導師責任制度建設,精準就業指導工作目標、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進行改革。
關鍵詞:就業;研究生;指導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7-0068-04
Abstract: Employment is fundamental to people's livelihood.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of postgraduates is in predicament, such a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studying link and the employing link,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guidance service system, the lack of personalized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Postgraduate supervisor in a lower degree of involv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graduate employment guidance, the following reforms is carried ou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be innovative. A stable guidance team is built. The contents of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is defined. The online instruction mode is formed.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resources chain is expanded. The construction of tutor responsibility system is carried out. And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is targeted precisely and the structural reform to adapt to the supply side is implemented.
Keywords: employment; postgraduates; guidance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研究生群體作為高層次人力資源和高素質勞動者,其就業問題不僅關乎自身發展與教育產出,更關乎國家科技進步與社會和諧。2020年7月29日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召開,明確了新時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務。作為國民教育的最高端,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重科研輕素質、重產出輕過程、重畢業輕就業”的現象,研究生就業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供需錯位與供需失衡。科學改革高校研究生就業工作是擺在新時代研究生教育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研究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窘困
(一)研究生培養與就業環節割裂
就業力是指個人在經過學習過程后,能夠具備獲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學生就業力的形成依托于學習期間培養方案的實施,通過完成培養方案中設置的課程、實踐,使得個人的知識、能力、情感等核心素養全面發展,綜合表現為就業能力。在本專科生的培養方案中不僅具有提升基礎就業能力的系列專業課程、專業活動,還有輔助就業能力卓越顯現的系列就業指導課程及實踐活動。在本專科生管理中,教務部門、就業部門、學生管理部門協同辦公,共同完成培養方案的實施。
較于本專科生,研究生在培養與就業環節的管理上存在嚴重的割裂。以河北省某高校為例,研究生培養環節由研究生院牽頭,各二級學院具體制定與實施,培養方案內容主要圍繞專業知識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而研究生就業環節由下設在學生處的就業指導中心負責,與本科生就業工作統籌進行,處于管理部門的邊緣性工作,主要負責就業數據管理,不承擔就業指導。因此,研究生就業環節與培養環節關聯性不強。在研究生管理中存在“在校期間抓科研,畢業之后抓就業”和研究生“先畢業再就業”的觀點錯位現象。
(二)研究生缺少專業性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力作為一種技能,需要長期性、專業化的重復訓練。訓練力度、訓練內容、訓練指導、訓練形式等直接影響就業力的表現。就業力主要包括專業能力和非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是指從專業課程和實踐活動中獲得的從事某項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例如,教師崗位的授課能力,設計行業的繪畫能力等。非專業能力主要表現為應聘過程中除承擔工作的必備專業技能外的其他能力,是個人素養的綜合體現。例如,就業準備能力、信息能力、面試能力、就業觀點思維等。非專業能力中的一部分能力可從就業指導課程中獲得。
較于本專科生,研究生缺少專業性的就業指導課程和專職化的輔導員團隊。以河北省某高校為例,學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只針對本科生開設,研究生沒有系統性的就業指導頂層設計,就業指導工作由研究生輔導員自主進行。但研究生輔導員多由專任教師或行政教輔人員兼職,專職化程度低、流動性大,疲于應付事務性工作,對研究生就業力培養“心有余而力不足”或“無能為力”。因此在校研究生的就業指導成為導師和輔導員的“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