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涓
◆摘? 要:為了提升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應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價值取向,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對此,本文首先對積極心理學進行介紹,然后對當前高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各行各業的市場競爭形勢越來越激烈,高職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會承受較多壓力,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如果沒有及時對學生加強引導,會造成學生產生嚴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必須提高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關注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所面臨的壓力,并加強高職學生心理輔導,改善學生心理狀態。
一、積極心理學定義
通過對積極心理學進行分析,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人類力量、美德等積極的心理,所面對的對象主要是廣大普通人群。在心理工作中,要求心理學家以專業、開放、包容的心態面對所有人,積極發現所有人的潛能,并幫助其重點開發,使其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促進人們幸福感、自信心的提升,充分感受到人生的樂趣。
二、高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通過對高職學生心理狀態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很多高職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在心里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積極問題。比如,很多學生在自我意識方面存在不足,在與教師、同學的交往過程中,很難全面、客觀的看待自己,同時對專業課程的了解程度比較低。另外,部分學生主觀自我和客觀自我之間存在矛盾,對于人生目標的關注度比較低,在校園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比較迷茫。除此以外,在人際關系處理方面,很多高職學生也存在心理問題,在教師、同學面前過分展現自我,甚至容易產生焦慮、自卑等不良情緒。高職階段,學生正處于青春躁動期,情緒波動比較大,甚至容易產生極端情緒和行為。由此可見,在高職教育中,必須提高對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度。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優化對策
1.提高教師心理健康素質。在教師日常工作中,不僅承擔著教書的職責,同時還應充分發揮其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作為高職教師,應積極促進職業素養的提升,提高教學質量。在職業素養規劃方面,創建適宜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另外,教師還應關注自身心理狀態,應用適宜的心理調節措施,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提高親和力以及工作積極性。除此以外,高職教師還應提高心理抗壓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秉持積極樂觀的工作態度,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心理。
2.設置積極心理學教育課程。高職院校應提高對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對高職學生心理狀態進行調查分析,據此規劃設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場所,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理論知識,端正自身工作行為和思想,為學生傳遞專業的心理知識。
3.建立積極學習環境。人所處的環境會對人的心理產生較大影響,良好的環境會幫助人們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此,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為了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必須為學生創建適宜的學習環境。通過對積極心理學進行分析,只有當學生具備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才能夠使其形成高尚的人格品質,在日常學習中積極學習,同時提高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為了充分發揮積極心理學教育的實效性,高職院校應詳細調查高職學生心理健康中的常見問題,將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作為目標,在校園中張貼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宣傳資料,宣傳“正能量”事件,引導學生積極面對生活和學習。
4.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僅需依靠教師的力量,同時,家庭、社會也應提高對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進而創建形成綜合性組織系統,使得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都能夠接受到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樂觀的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類困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格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5.建立積極教育模式。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是馬丁,其認為,在積極心理治療中,不僅需提供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同時還應幫助人們激發積極的觀念,充分發揮潛在的力量。因此,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應將積極心理學作為重要的教學理念,關注高職學生的行為模式,再對部分學生進行調查分析,鼓勵學生積極面對日常工作和學習。總體而言,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尋找積極樂觀的一面,合理規避消極因素的影響,提高心理調節能力。
四、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積極心理學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進行了詳細探究。在高職學生教育中,教師應關注到部分學生心理壓力較大,很多學生均面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對此,應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關注學生心理狀態,引導學生逐漸養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彭凱平.積極心理學: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新思路[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008(002):17-19.
[2]徐菲.關于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20(2):49-49.
[3]崔燦.新時期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構[J].心理月刊,2020,v.15(12):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