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玲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促使構建高中語文高效智慧課堂成為高中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一個重點目標,教師需要采取必要的策略來構建高中語文高效智慧課堂。基于此,筆者在本文中從以生為本、創(chuàng)設情境、注重合作以及幾何現(xiàn)代信息技術等四個角度著重分析了構建高中語文高效智慧課堂的措施,希望能夠幫助語文教師更好地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效智慧課堂;教學成效
高效課堂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對有效課堂的升級。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構建語文高效課堂需要教師在積極調整有效課堂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就需要調整自己原有的教學策略,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革新,進而有效構建高效智慧課堂,提升自己的教學成效。
一、以生為本,因材施教
教師在開展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活動時的教學核心是知識,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基礎知識,教師講解的主要內容也主要是高考需要考的語文知識,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也是圍繞著知識的掌握而設置的[1]。而這種完全地把知識當作主體的教學模式是非常落后的,它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學生的發(fā)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這種教學模式就應該被摒棄,教師應該用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
比如說,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勸學》這篇文言文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學生對文章中“煣使之然”的“煣”有著非常大的興趣,因此,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要求而興趣找到介紹這一工藝的視頻,讓學生對這一古代的工藝有簡單的了解,激發(fā)他們對古代工藝的了解興趣。而通過開展類似的教學活動,貫徹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學成效就會得到有效提升,構建高中語文高效智慧課堂自然也就不會是教師必須要面臨的難題了。
二、創(chuàng)設情境,寓理于境
情境實際上就是指場景和語境,它能夠起到激發(fā)處于某一特定情境的人的情感的作用。而教學情境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作用則是最大程度地營造課堂教學的氛圍,讓學生在這一氛圍的感染下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增加學生的參與體驗[2]。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教學活動是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中極為重要的部分,也是教師在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的不可忽視的要素,教師需要通過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價值的教學情境來達到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的目的。
比如說,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荷塘月色》這篇課文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類似“同學們都聽過由鳳凰傳奇組合演唱的《荷塘月色》的歌嗎?但你們有沒有見過真正的荷塘月色的,有沒有講過亭亭玉立、高貴潔白的荷花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中被傾瀉的月色所籠罩的樣子嗎?”而通過向學生提問的方式來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得到有效激發(fā),學生對這一篇課文可能就會產生極大的共鳴感,并且愿意積極地投身于這篇文章的學習之中。
三、注重合作,提倡探究
課堂教學并不是學生單個人或者教師單個人的活動,而是一個具有整體性的活動,如果教師和學生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那么教學活動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就需要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意義,積極地開展探究活動,強調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借助開展合作活動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探究欲望,借助交流互動來推動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并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
比如說,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致橡樹》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先讓學生在閱讀文章后自主理解文章,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探討作者在《致橡樹》中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情感,而橡樹又承擔著那些角色。而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就能夠有效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互幫互助的氛圍下開展教學互動,提升學生的多方面的能力。
四、注重課后總結和評價
教師在嘗試著營造高中語文高效智慧課堂地時候需要重視課后的總結,并積極鼓勵學生評價自己的教學課堂。教師在嘗試著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時如果僅僅依靠自我反思顯然是不夠的,因此教師就應該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綜合和評價之中,主動地詢問學生的感受,讓學生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聽課感受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而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就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否達到了應有的教學目的,是否能夠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是否需要改進。總之,教師需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效果進行評價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成效,使教師能夠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比如說,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祝福》這篇文章的時候,會把學習的重點來分析祥林嫂的形象,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認識到祥林嫂是一個非常落后的女性,會對祥林嫂采取完全批判的態(tài)度。教師可能會認為讓學生認識到祥林嫂的封建性就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就是開展此篇教學活動的重點。但是,當教師詢問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評價的時候就可能會發(fā)現(xiàn)有部分學生非常不滿意教師的這種教學方法。他們認為自己已經(jīng)知道祥林嫂非常落后,是一個神情木訥,精神不振,逢人就訴說不幸的女性形象。而與此同時,他們也能夠感受到自己身邊也有這樣像祥林嫂一樣的人,因此教師根本沒有必要詳細地講述這一部分內容。教師應該多講一些如何對待類似祥林嫂的人,如何避免成為這樣的人。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使教師不斷地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而教師為了達到構建高中語文高效智慧課堂的目的就應該該積極地從多個方面入手,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活動地成效,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麗娟.探討構建高中語文群文閱讀高效課堂的路徑[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0):130.
[2]方向清.解析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開展策略[J].高考,2020(34):58+60.
[3]杜帥.巧借微課構建語文高效課堂[J].高考,2020(3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