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職業院校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邏輯、問題與路徑

2021-10-14 01:56:37孫莉
教育與職業(下) 2021年10期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職業院校融合

[摘要]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具有理念的兼容性、目標的一致性、內容的關聯性、方法的共通性等邏輯聯系,為二者的有機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時期推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是職業院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然而,目前職業院校中仍存在融合育人理念缺失、社會協同機制僵化、課程體系固化、師資匱乏等問題。對此,職業院校需要提高思想認識,深刻理解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重要意義;加快機制建設,營造多元主體協同聯動的社會化育人機制;優化課程設置,完善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課程體系;加強師資培育,打造勝任力強、專兼職結合的融合育人教師隊伍。

[關鍵詞]職業院校;勞動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融合

[作者簡介]孫莉(1981- ),女,四川納溪人,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四川 ?南充 ?637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南充市社科聯重點課題“產教深度融合下高職院校思政課育人創新實踐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NC2020A023,課題主持人:孫莉)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1)20-0066-06

2019年10月,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提出要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緊密結合。2020年3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高等學校要注重圍繞創新創業,結合學科和專業積極開展實習實訓、專業服務、社會實踐、勤工助學等,重視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應用,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增強誠實勞動意識,積累職業經驗,提升就業創業能力”①。從國家頒布的政策可以看出,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應是職業院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職業院校應緊跟時代步伐,推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

一、職業院校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邏輯聯系

1.教育理念的兼容性。職業院校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首先體現在教育理念的兼容性。一方面,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都崇尚艱苦奮斗精神。職業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育和樹立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是重要基礎。崇尚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既是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底色,也是開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追尋的精神“路標”。

另一方面,創新引領是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共同的價值取向。知識經濟時代下的勞動與傳統的勞動在方法、形式以及意義上都隨著時代的發展進行了改革與創新。同時,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創新與創業活動融合的教育,“新”始終是“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以創新引領,既是基本常識,也是必然邏輯。

2.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都旨在錘煉學生的實踐品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也是二者目標一致性的體現。

一方面,在勞動教育過程中,學生通過參加不同形式的勞動活動,增強勞動技能、培養勞動意識和情感、養成勞動習慣,全面錘煉自身的實踐品格,為日后進行各類勞動實踐奠定基礎。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職業院校學生借助校內外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把自己學習生活中的創新點子、創業想法付諸實踐,在各種創新創業活動中形成和強化自身的實踐能力,掌握正確的實踐方法論和技術技能。由此可見,對實踐品格的追求是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共同的目標。

另一方面,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均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加速,創新成為各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創業則是地區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手段。職業院校廣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就是幫助學生在成才的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其核心競爭力,促進其綜合素質提升。

3.教育內容的關聯性。不論是勞動教育,還是創新創業教育,本質上都是實踐教育。基于實踐活動的本質和基本規律,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都需要打造兩個維度的教育內容:一是精神教育,目的是激發教育對象的主觀能動性;二是實踐操作能力,旨在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方面,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都需要培育學生的勞動精神。《意見》提出,職業院校開展勞動教育,其中關于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專題教育不少于16學時。職業院校學生要積極地參加勞動,培養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精神。同樣,具有社會效益、經濟價值的創新創業活動也屬于勞動生產的范疇,職業院校學生想要開展創新創業活動,不僅需要崇尚勞動、熱愛勞動,還需要具備戰勝創新創業過程中困難和挑戰的勇氣與能力。職業院校開展勞動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都需要把勞動精神擺在突出的位置。

另一方面,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都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是勞動得以開展的基本條件,也是創新創業活動得以進行的基礎。職業院校開展勞動教育是以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為目的的教育,是教學內容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創新創業實踐則是通過創業教育平臺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4.教育方法的共通性。一方面,社會化育人是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共同要求,兩者均重視發揮社會教化育人的作用。勞動教育的實踐內容大致分為家庭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三種類別,其都具有典型的社會性特征,需要學校與家庭、社區、企業、群團組織等協同聯動,共同組織實施,全面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

另一方面,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培育學生是職業院校開展勞動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要求與需求。《意見》指出,勞動教育要體現時代特征,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針對勞動新形態,注重新興技術支撐和社會服務新變化。創新創業教育以創新為主題,與現代技術手段的應用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二、職業院校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育人存在的問題

1.認知不全,融合育人理念缺失。職業院校普遍缺乏將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的整體規劃,尚未建立相對應的育人理念。

一方面,職業院校對勞動教育內涵的認知不夠全面。從內容上來講,勞動教育應包含勞動精神教育、勞動知識教育與勞動技能教育;從類型上來看,勞動實踐教育應包含家庭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部分職業院校未能全面認識勞動教育的內涵,將勞動教育內涵簡單化為“出力流汗”,在開展勞動教育時,將勞動教育混同于普通的勞作,片面地將學生參加體力勞動視為勞動實踐教育的全部內容,對勞動觀、勞動精神的培育不夠重視,尤其是沒有意識到創造性勞動能力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職業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內涵的認知存在偏差。在國家的大力提倡下,職業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同時職業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不足之處也逐漸顯現:一是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育人目標呈現出功利化的傾向。將學生的創業團隊數量、創新項目數量、融資規模等作為創新教育最終成績的認定指標,導致部分職業院校僅僅關注創新創業教育最終的結果與成績,忽視創新創業教育的育人過程和價值。二是職業院校大多對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育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未建立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育人理念,致使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脫節。

2.機制不暢,社會協同機制僵化。職業院校促進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需要建立與家庭、社區乃至社會各界的廣泛聯系。然而,當前職業院校與社會力量的協同機制過于僵化,難以形成合力推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

一方面,職業院校推進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過程中社會協同效應較弱。雖然借助社會力量協同育人是職業院校加快推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重要路徑之一,但在實踐過程中,仍有不少職業院校未能充分利用社會各界的力量。如部分職業院校開展勞動實踐教育時,僅僅將學生送入特定的勞動場地或實習實訓基地,看重學生的勞動結果,忽視在教育過程中培育學生的勞動情感、勞動精神和創新創業意識,未能與受訓學生進行深層次的交流與溝通,對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情感獲得、勞動體驗感、精神塑造關注度不夠。同時,大部分職業院校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時,追求創新創業項目的獨特性,偏向設計華麗類型的項目,忽視創新創業項目實踐的價值內涵,導致與職業院校聯合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的合作方難以深入參與到教育培訓中。

另一方面,職業院校開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協同發展的社會主體分化。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盡管有諸多共同點和共通性,但兩者也有各自的側重點。職業院校在推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時,極容易出現社會主體分化的現象。在勞動教育中,家庭勞動教育的社會協同主體主要是學校與家庭;而開展服務性勞動時,社會協同主體主要是學校與社區、公益性組織等,由于家庭、社區、公益性組織等主體的經濟屬性薄弱,與創新創業活動關聯度較低,職業院校與社會力量協同開展這兩種勞動教育時,缺少同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抓手。反之,職業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與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等主體共同推進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相關協同主體主要關注的是創新創業項目的可行性、發展前景以及項目進度等問題,與職業院校融合開展勞動教育的意愿較低,導致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各自為政,融合發展實施困難、進步緩慢。

3.課程固化,課程體系不健全。一方面,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融合方式生硬。當前很多職業院校尚未找到勞動教育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有機融合的方法和有效途徑,僅僅是基于現實需要,簡單地將勞動教育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進行交叉或者疊加教學,難以達到真正融合發展的要求和實效。如部分職業院校開設的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課程,在理論課程上,將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和勞動精神的講解簡單地嵌入創新創業課程當中,或者在勞動理論課程中添加一些創新性思維啟發的內容;在實踐課程上,主要是通過創建創新創業工作坊、開辦講座、發起沙龍、參與創新創業大賽等形式,生硬地將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主題勉強與勞動教育主題相結合,缺乏可行的課程融合機制。

另一方面,課程內容設置不科學,存在課程偏理論化與課程單一化的問題。實踐類課程是推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關鍵載體,然而,當前部分職業院校設置的勞動教育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課程中,理論知識課程明顯多于實踐課程,使得課程體系表現出偏理論化的傾向。同時,職業院校按照學科專業設置勞動教育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課程內容都比較單一,不利于推進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

4.師資匱乏,現有師資勝任力不足。目前,職業院校的教師群體中,開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數量少且師資結構不健全,導致現有職業院校教師在實施融合育人任務時勝任力不足。我國職業院校依據現有的聘任制度招聘的教師大多是高等師范院校的畢業生。高等師范院校的畢業生接受系統的學科知識教育和理論教育,知識結構比較健全,但普遍缺乏企業工作經歷,實踐能力不強,難以有效地推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育人工作。此外,2019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創新創業教育與勞動教育協同育人的思路,在2020年又頒布《意見》,倡導各高校圍繞創新創業進行勞動教育,對勞動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加強學生的勞動意識,積累實踐經驗,提升創業能力。綜合而言,職業院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勞動教育融合育人工作時間尚短,短時間內很難組織強大、完整的教師隊伍支撐創新創業教育與勞動教育融合育人工作。

另外,師資結構不健全也是阻礙創新創業教育與勞動教育融合育人工作推進的因素之一。一是師資隊伍年齡結構失衡。當前職業院校指導學生勞動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大多由教學年限較長、教學經驗和社會閱歷豐富的中年教師擔任,青年教師較少,教師隊伍存在一定的人才斷層現象。二是師資隊伍專兼職結構不合理。在師資的專兼職結構方面,盡管大部分職業院校都采取了相應措施,積極邀請和聘任高端社會人才入校擔任勞動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導師,但從整體教師結構來看,在職業院校中擔任兼職導師的高素質社會人才仍然太少,難以支撐職業院校進行廣泛的、高質量的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育人工作。

三、職業院校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路徑

1.提高思想認識,深刻理解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重要意義。一方面,職業院校教師要加強對勞動教育與創業教育育人邏輯與育人價值的認知,從根本上避免將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育人工作狹隘化、功利化、片面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是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共同的價值旨歸。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兩者之間教育理念的兼容性、教育目標的一致性、教育內容的關聯性、教育方法的共通性構成了兩者有機融合的堅實邏輯基礎。職業院校教師需要認識到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融入勞動精神,是幫助學生錘煉意志品格、塑造健全人格、增強實干本領、形成創新創業品質的內在需要。在勞動教育中融入創新精神,是幫助學生適應勞動新形態,懂得應用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學會進行創造性勞動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職業院校要建立融合目標,明確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育人的方向和路徑,為兩者的深度融合創造良好的前置條件。職業院校應深刻認識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育人目標的一致性,要將勞動教育作為職業院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方向,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勞動教育的重要實現形式。在對學生勞動精神的培育過程中,職業院校要加快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目標,使創新創業教育以勞動價值為依托,著力塑造學生敢于創業、勇于創新、艱苦卓絕的企業家精神。在實現勞動教育對創新創業教育給予有力支撐的基礎上,保障勞動教育緊貼時代發展趨勢,向智慧化和創造性勞動轉化,解放勞動力,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創造出更多的社會效益。

2.加快機制建設,營造多元主體協同聯動的社會化育人機制。一方面,職業院校要增強主動意識,社會化育人機制建設是開展高質量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職業院校要增強主體責任感,樹立開放的育人理念,加強與家庭、社區、公益性組織、企業等社會性主體的溝通和合作,借助各方力量達到協同育人的效果。此外,職業院校要建立長效機制,鼓勵和支持協同育人機構開辦講座,開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普及工作,為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打牢基礎。

另一方面,職業院校要發揮主體作用,搭建社會化協同育人實踐平臺。社會化育人實踐需要現實載體,職業院校可以牽頭搭建社會化協同育人實踐平臺。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已經有一定成效和規模,職業院校應充分利用產教融合的資源與平臺,將校企“雙元”育人與勞動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結合起來;利用校企共建的實習實訓基地開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育人工作;利用學校與企業共建課程、共建師資的優勢,加快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同時,職業院校應借助優勢專業和技術,強化校內“創業園”“孵化園”等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設,同時積極參與當地“創客空間”“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設,推動校內外創新創業實踐平臺聯動發展,發揮職業院校的引領作用,在更大范圍內推動社會化協同育人機制的構建工作。

3.優化課程設置,完善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課程體系。第一,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促進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元素的有效整合。職業院校要統籌規劃,梳理和分析勞動教育內容與創新創業教育內容的契合點,圍繞精神培育與實踐能力培養,對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內容、課程結構進行整合。職業院校可以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主要依托的課程,在已有課程中專設勞動教育模塊,豐富、拓展勞動教育實施途徑。在創新創業通識課程中,可以增設勞動教育課程模塊,通過案例分享、微視頻制作、創業者故事匯等形式,挖掘勞動者最美麗、勞動最光榮等教育素材,在創新創業精神培育過程中滲透勞動教育。

第二,增加實踐課程比重,設計差異化、個性化的教學內容。職業院校建設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課程體系,首先,應優化課程結構,在內容上增加實踐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比重。其次,職業院校還應注重教學內容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課程內容規劃應體現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發展意愿設計差異化、個性化的教學內容。最后,職業院校要建立課程內容動態更新機制,堅持每年審核一次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內容,根據產業和市場的發展變化,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保持相關課程內容的時代性和先進性。

第三,完善課程梯次,構建互促共榮的課程系統。職業院校建立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課程體系,應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邏輯完善課程梯次。如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課程與通識性課程中,開設勞動教育論綱、勞動通論、勞動政策與法律等課程,使學生具備初步的勞動知識,樹立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在勞動教育基礎類課程中,可以結合勞動之義理與創業之義理,宣講培養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啟迪和培養學生的企業家精神。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構過程中,可以根據各個專業的特點和方向,強化實踐案例的編排,適當穿插和融入勞動倫理、創業法規等方面的內容,幫助學生洞察和把握創業機會,有效規避創業風險,進行合法合規的創業活動。

4.加強師資培育,打造勝任力強、專兼職結合的融合育人教師隊伍。一方面,健全在職教師培養制度,加大一線教師培訓力度。推動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發展,師資隊伍建設是重中之重。職業院校要加快完善青年教師進修制度,鼓勵青年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參加校內外短期培訓,派遣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青年教師到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大型企業等機構進行短期全脫產進修培訓,為在職青年教師提升專業能力創造有利條件。同時,職業院校應建立“老帶新”師資培養制度,建立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師徒結對關系,讓中年骨干教師帶領青年教師“貼身”學習教學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彌補青年教師教學功底的不足。除此以外,還要建立青年教師入企掛職鍛煉機制,組織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鼓勵教師參與行業的勞動及創新創業實踐。

另一方面,強化社會高素質人才引進制度,建立專兼職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職業院校要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根據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的師資需求,調整優化教師管理制度、人事聘任制度以及薪酬管理制度,增強學校人事制度的靈活性和適應性,確保社會高素質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干得好”。加強與行業企業界的聯系,依托職教集團、校企聯盟等平臺,為學生搭建與創業者、企業家、勞動模范、工匠大師等人士的溝通渠道,讓更多企業家、大師名匠、勞動模范、教育專家進入職業院校兼職任教,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開展勞動意識、專業知識、創業能力等專項培訓,促進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

[注釋]

①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Z].2020-03-20.

[參考文獻]

[1]管忠民.勞動教育視閾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21):82-84.

[2]劉麗紅,曲霞.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勞動教育的同構共生[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0,39(1):103-109.

[3]劉澤,楊潔.新時代勞動教育與高校實踐育人:內涵耦合及實踐路徑[J].高校輔導員,2021(2):67-70.

[4]全曉潔,邱德峰.新時代勞動教育與“雙創”教育融合的邏輯理路與實踐路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12):28-32.

[5]沈軍軍.新時代大學勞動教育的實然處境與應然進路[J].江蘇高教,2020(12):74-77.

[6]石丹淅,賴德勝.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與實踐策略[J].勞動教育評論,2020(3):70-85.

[7]王紅霞,徐興林,湯冬冬.OBE理念視角下民辦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索[J].教育與職業,2021(4):69-73.

[8]許濤,劉麗紅.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機制探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20,11(3):27-32.

[9]張海生.高校勞動教育的意涵、價值與實踐——一種本體論、價值論和方法論的解析[J].大學教育科學,2021(1):53-59.

猜你喜歡
創新創業教育職業院校融合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今日農業(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現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消費導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新常態下系列化、規范化、創新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10:55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1024国产在线| 亚洲视频二|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国产91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www.国产福利|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999|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婷婷在线网站|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91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第一色|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影院|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欧美午夜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国产99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欧美www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久久| 91丝袜乱伦|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久久福利网|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国产情侣一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JIZZ亚洲国产| 91原创视频在线| 亚洲AV人人澡人人双人|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欧美午夜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网|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成人亚洲视频|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理论片一区|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