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星辛
摘 要: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學生行為養成的關鍵時期,是學生不良課堂行為的多發時期,為了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幫助他們養成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必須采取策略去矯正他們不良的課堂行為。結合本校低年級小學生課堂表現的實際情況,通過在教育教學中細心觀察,分析了低年級小學生課堂不良行為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矯正策略。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生 課堂不良行為 矯正策略
在教學低年級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本校小學一、二年級的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存在違反課堂行為規范和教學要求的行為,這些行為將會影響到教學秩序、教師教學、自身以及他人學習,對教學帶來消極影響。由此結合到本校實際情況,經過細致分析和認真思考,針對不良課堂行為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1 農村低年級小學生課堂不良行為的成因分析
1.1 教師管理方面
在部分小學,特別是較偏遠的農村小學,沒有明確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制定上課規則,學生的紀律意識比較差,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十分隨意,不良課堂行為就產生了[1]。同時由于缺乏衡量不良行為的規范,教師無法準確定義學生的課堂不良行為,造成了提醒和糾正的不及時。適當的懲罰措施有利于幫助孩子矯正他們不良行為,但實際教學中,部分低年級教師由于種種原因,不會采取適當的懲罰措施進行糾正,多是以說教為主。由于老師沒有及時提醒和糾正學生的課堂不良行為,長此以往,不良行為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
1.2 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對學生習慣的培養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據筆者平時的了解和家訪時的調研,當地很多家長不夠重視對孩子習慣的培養,只是簡單地追求孩子文化知識的積累。而且很多學生由于是獨生子女或留守兒童,家長過于溺愛,所以他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想要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給孩子,卻忽視了對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良行為進行糾正。
1.3 學生自身方面
低年級學生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非常強,但是他們不善于區分好壞,所以看到課堂上的不良行為也會潛移默化地去學。例如其他學生做小動作時,他們也會跟著做小動作,其他同學上課時間交頭接耳時,他們也會跟著養成上課閑聊的不良習慣。
2 低年級小學生課堂不良行為的矯正措施
2.1 學校教育方面
(1)制定嚴格的上課紀律和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師在課前必須講明課堂規矩,讓他們明白上課時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學生就會自然地去遵守老師制定的上課規則,從而減少課堂不良行為[2]。而且因為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較小,適應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強,容易執行老師制定的規則,在堅持不懈的提醒下,學生就會慢慢地改掉不良行為,養成好的課堂行為習慣。
(2)完善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低年級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持續時間不長,而精彩的授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還能夠讓學生將注意力持續集中在教師的授課上。學生在課堂上不分心,就沒有多余的心思去做小動作,也不會去影響同學學習,慢慢地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改掉課堂上不好的行為。所以教師應盡量完善教學環節,使教學活動更精彩,以此矯正存在的不良課堂行為。
(3)適時表揚同學,樹立班級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班級榜樣可以成為低年級小學生學習的對象,幫助矯正部分同學存在的課堂不良行為,在班上形成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在學生做得好的時候,老師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表揚,通過表揚不僅能使被表揚的學生更加自覺地養成好習慣,還能激發其他同學向優秀同學靠攏,慢慢改掉自己存在的不良課堂行為。
2.2 家庭教育方面
(1)家校共育,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習慣的培養,讓孩子在家里養成較好的行為習慣。好的行為被帶入課堂,教師再加以正確引導,就可以減少低年級小學生課堂不良行為的發生。同時,學生在課堂上存在的課堂不良行為老師可以和家長溝通,家長對學生進行溝通和疏導,幫助學生慢慢改掉存在的課堂不良行為。
(2)留心觀察,及時糾正孩子不良行為。家長應及時和學校溝通,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習慣,對不好的行為進行及時的糾正,防止學生將不良行為帶入學校與課堂。所以要糾正學生課堂不良行為,家長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并及時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2.3 學生自身學習方面
學生自身學習是他們課堂行為養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教師和家長應該為低年級小學生課堂行為的養成提供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和課堂氛圍,學生認真聽課、認真思考,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不良行為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間,還能把以往存在的課堂不良行為矯正過來。
3 結語
為解決低年級小學生課堂不良行為,需要從學校、家庭和學生自身三方面去做出努力,通過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不斷減少直至消除不良行為的存在。希望本研究能夠為低年級小學生存在的課堂不良行為提供矯正的思路和參考方法,促進低年級小學生養成好的課堂行為。
課題成果:重慶市云陽縣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課題“農村小學教學中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XH2020Y60)。
參考文獻:
[1] 楊君.小學生常見課堂問題行為分析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3(29).
[2] 張啟瑞.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表現及應對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