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摘 要:幼兒特殊的年齡階段,決定了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喜歡起哄、調皮搗蛋的性格特征。大多數的幼兒湊在一起容易出現“人來瘋”現象,會出現聚眾起哄、哄鬧不止、打小報告,甚至是吵架哭鬧等現象,會大大增加教師的教學難度,不利于幼兒教育的長遠可持續發展,也會使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對于幼兒的學習和成長環境的造就危害巨大。本文主要對幼兒“人來瘋”現象及其教育策略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解決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給其他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幼兒 “人來瘋”現象 教育策略
當今社會形勢下,幼兒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家庭中愛的傳遞,家長和社會對幼兒教育給予較多的關注和關愛,幼兒園和教師的教學壓力任重道遠。每一個幼兒都是在父母、爺奶等長輩的關心關愛下長大,眾多的幼兒聚集在幼兒園,很容易出現爭吵、哄鬧、吵架等“人來瘋”現象,這種現象對于幼兒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損害,但是,教師良好的引導和利用,能夠讓“人來瘋”助力幼兒園教育,培育幼兒活潑充滿激情的性格,讓幼兒以更加飽滿的姿態去開展學習、生活,促進幼兒良好的發展和進步,讓幼兒教育再上新臺階。
1 幼兒“人來瘋”現象概述
1.1 幼兒“人來瘋”現象內容
“人來瘋”一般發生在幼兒階段,大約年齡在3-7歲左右,是指幼兒在人多的時候,出現上躥下跳、調皮搗蛋、做一些搞怪的小動作,撒潑耍賴,或者是喧鬧搞怪等等,這些不安靜、不雅的小動作會讓家長或者是老師反感,對于幼兒形象的樹立、學習的開展十分不利,是幼兒不成熟的一種表現,對于幼兒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1.2 幼兒“人來瘋”現象產生的原因
幼兒產生“人來瘋”現象產生的原因眾多,幼兒的年齡階段、生活環境、幼兒自身等都會一定程度上加劇“人來瘋”的現象,具體表現如下。
(1)“人來瘋”與幼兒年齡休戚相關。幼兒的年齡階段大致在3-6歲,這一階段的孩子活潑好動、無憂無慮,他們本身具有一定的調皮本性。在人多的情況下,幼兒的本能是通過喧鬧、搞怪、爭吵等現象來引起家長或者是教師的注意,讓自己成為熱點和中心。這種“人來瘋”現象是由于幼兒本能造就,只是幼兒采取了不恰當的表現方式。一般而言,平時表現比較活躍的幼兒,更容易出現“人來瘋”的現象,他們的行為表現也會更加的激烈。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兒期待得到關注,希望以此博得表揚、贊美、關愛等等。
(2)“人來瘋”與幼兒主觀心理緊密銜接。幼兒特殊的年齡階段增加了溝通的難度,一方面,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忙于工作,對于幼兒內心的成長需求關注較少,幼兒借助“人來瘋”現象宣泄自身的情緒和不滿,渴求家長滿足自身的愿望。在家長對于幼兒的一次滿足之后,幼兒理所當然的覺得這種辦法行之有效,會經常性的進行“人來瘋”的表現。另一方面,幼兒園階段,容易出現起哄、喧鬧的環境氛圍濃厚,幼兒人數眾多,教師對于每一個孩子的關愛程度不夠,幼兒喜歡通過“人來瘋”的行為博得教師的關注,表現自身的想法和觀點。
2 幼兒“人來瘋”現象的負面影響
幼兒過度的“人來瘋”,會讓家長和教師十分反感,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歷程都會產生危害,具體表現如下。
2.1 助長幼兒的不良習慣
“人來瘋”作為一種不良的行為表現,對于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不利于幼兒良好習慣的構建。一方面,幼兒在家庭中表現出“人來瘋”,會打破家長幫助幼兒建立的規范生活習慣,讓幼兒顯得“沒有規矩”,也會讓家長和客人比較煩惱,覺得“打也不是罵也不是”,顯得十分難堪。另一方面,幼兒在學校中表現出“人來瘋”,會讓他們保持興奮的狀態,難以冷靜的開展學習和游戲,對于幼兒學習習慣的建立十分不利。
2.2 制約幼兒的良好發展
“人來瘋”對于幼兒正常的行為表現具有一定的歪曲,對于幼兒的良好行為表現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一方面,“人來瘋”會讓幼兒養成不良的習慣,讓幼兒染上口出臟話、大聲喧鬧的壞習慣,不利于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另一方面,幼兒在進行”人來瘋“表現的過程中,也容易消耗幼兒的精力,讓他們無暇開展學習,甚至會因為過度的玩鬧產生誤傷,對于幼兒的成長極為不利。
3 解決幼兒“人來瘋”現象的教育策略
3.1 恰當規范的家庭教育
家長作為幼兒成長的主要陪伴著,應該積極承擔幼兒“人來瘋”教育的主要責任。一方面,家長需要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讓幼兒更加穩重。另一方面,家長需要給予孩子表達和宣泄的機會,讓幼兒擁有很多的表現機會,從而能夠有效地避免他們“人來瘋”行為。
3.2 適當及時的提前預防
幼兒“人來瘋”的表現多半是由于家長的縱容,一些家長礙于面子不好隨意批評學生,一些教師礙于情面不愿意批評學生,適當及時的提前預防教育顯得十分必要。一方面,家長需要向孩子講述“人來瘋”表現的危害,規范幼兒的行為,讓他們能夠正確表達內心的觀點和想法。另一方面,教師也需要對個別孩子“人來瘋”的表現進行批評,讓孩子意識到行為的不恰當,從而減少“人來瘋”現象的發生。
4 結論
綜上所述,幼兒“人來瘋”是特殊年齡階段的特殊表現,是幼兒愿望、需求的一種表達。但是,幼兒“人來瘋”對于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家長和教師應該通過恰當規范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適當及時的提前預防;必要有效的事后教育進行引導規范,促進幼兒教育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封妍.關于幼兒“人來瘋”現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