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妍
幾乎所有的學校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這樣的現象:成績似乎帶來了一條鄙視鏈,成績好的同學總是更受歡迎,是璀璨又耀眼的明星,他們說的話似乎更可信,甚至他們在學校中擁有較高的“地位”。成績差的孩子往往不受歡迎,他們似乎是懶惰而無能的,總是成為別人的談資或為同學、老師所忽視。
學校就是個小社會,同學間會根據成績的高低互相攀比;同樣地,在社會中,人們會根據財富、權力、地位互相攀比。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當走進奢侈品店時,店員總是透著些許傲慢。很多人感慨,奢侈品店里的店員,一眼就能看出,這位顧客的消費能力如何。慢慢地,這些店員變成了價值檢測儀,所以,有些顧客們精心打扮,昂首闊步,大方熟練地走進店里,只是為了自己可憐的自尊,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富有、很成功。還有一種真正有底蘊、懂得欣賞奢侈品的人,他們通常穿著最樸素的衣服,根本不在意自己看起來如何。這只是生活中一個很小的細節,但是它其實映射出,在當代社會中,人人都想在“價值檢測”中拔得頭籌,獲得財富與地位,做所謂的“成功人士”。
人人都渴望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無論是在校園中還是在社會中,都存在兩種人:一種是已經達到世俗“成功標準”的人,他們不需要刻意尋求贊許和認可,就能夠獲得人們的尊重;另一種是還沒達到世俗“成功標準”的人,他們往往需要別人的認可,如果得不到,他們就可能被白眼和輿論壓垮。誰都想證明自己,證明自己的最好方式便是獲得成功。
很多人成為了“成功人士”,但他們其實沒有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而只是以滿足別人的期望、獲得別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成功。可是,真正的成功又是什么呢?成績優異,家財萬貫,這些確實是成功的標志,但它們絕對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或者說,成功本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其實,成功的意義在于遵從自己的本心,獲得內心的幸福與安寧。
以大家都熟知的梵高為例,這位偉大卻潦倒的畫家出生在一個很不錯的家庭,有一個十分支持他的弟弟。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畫商父親。很多人都會覺得十分奇怪:他們所認識的梵高,難道不是養活不了自己,晚年窮困潦倒嗎?是的。他困窘的生活,正是因為他不愿迎合當時的社會審美、以功利地賺錢為繪畫的目的,而是選擇了走自己的路。梵高在世時,他的畫無人欣賞,他的生活窮困而潦倒。但這能說明他的人生很失敗嗎?他的名字載入了史冊,他的畫作在今天賣出了很高的價格,這是個非常成功且偉大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所想要的,并不畏艱難地堅持做自己,這才是他人生的閃耀之處。若是他放棄做自己的機會,迎合他人,那他的一生將會很順利,會名利雙收。但他也僅僅是順利地度過了一生,他的名字不會流芳百世,而他也不會為萬人所景仰,這樣的人生不能說是失敗的,但它不夠精彩,也并不能體現藝術的價值。
其實,成功就是自己心里的一句:做得不錯,加油!成功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個人都應當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以獨特的方式,實現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