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佩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小我們守著這條規則長大。好規矩的確有其裨益,能穩定秩序,培養規則意識。但于青年,與其循錯規蹈劣矩,不如打破陳規陋習,破壁之后方能見洞天外繁星閃爍。
世人有時荒誕,一邊高談闊論“少年強則國強”,一邊卻苛責那些真正敢于“出格”的青年。前段時間,某大學開學典禮上,一名新生自告奮勇上臺講演,因為未經安排,新生這突然的舉動被廣大網友指責成不合常規不懂規矩。何其可惜!青年都懂得“智者不襲常”,可那些屏幕后的鍵盤俠們卻振振有詞是青年壞了學校的規矩。其實,這位青年的所謂“出格”并不是一種壞現象,而是真正敢于發聲、敢于輸出的勇者!試看,歷史風流人物哪個在青年時期不是胸懷豪情、滿腔孤勇?五四新青年,甚至有著與主流世界對抗的勇氣和信念,當時的他們也被認定是不守規矩的“出格”群體,可若不是這份敢于破壁的信念,他們又怎會找到新的方向?隱沒在規矩之下,往往意味著平庸。而青年的瞳孔卻亟待被“出格”的光點亮。
而且,雖然網民對這位“出格”的大學生所述的“是金子總會發光”無可厚非,但若缺了淘金師,這些年輕人也會像失了伯樂的千里馬,泯然如眾人。當今的時代是信息浪潮的時代,雖然江山代有才人出,但是江山卻非代有《新青年》出。這個時代從不缺乏思想啟蒙者,缺乏的是給青年說話的平臺,缺乏的是讓真正的“新青年”被看見的機會??偸怯幸恍┯行螣o形的“規矩”阻礙著青年們發聲。除了這位只是變通了學校講演計劃的新青年,歷史上許多青年新的發現也受到了所謂“出格”的壓制,一如哥白尼的“日心說”,被主流地心說認定為離經叛道,一派胡言,受到了種種障礙??蛇@些陳規陋習的變通甚至打破或許才能真正取得飛躍。既如此,何不完善優化發現新青年的平臺,給他們機會,為他們掌燈,讓他們發聲。
快馬加鞭,向前,自古英雄出少年。規矩雖是社會運作的必需品,但陳規不能一成不變,打破陳規,不讓它成為束縛思想的枷鎖,不讓它成為封住青年嘴巴的膠條!
發出聲,點燃火把,燃燒的參天大樹是陳規外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