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逐步提高藝考文化課錄取線
教育部近日發布意見明確:各省(區、市)因地制宜、分類劃定、逐步提高藝術類各專業高考文化課成績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到2024年,基本實現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全覆蓋;嚴控校考范圍和規模;2024年起藝術類專業將分3類錄取,不需要參加專業考試的藝術類專業、使用省級統考成績作為專業考試成績的藝術類專業、少數組織校考的高校藝術類專業。
教育部:嚴格規范中職招生、學籍和資助工作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嚴格規范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學籍和資助管理工作的通知》,防范化解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學籍和資助管理工作領域存在的風險。在規范中等職業學校考試招生行為上,通知要求各地深入實施“陽光招生”,加快建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統一招生平臺,做到統一填報志愿、統一辦理錄取手續、統一注冊學籍。嚴格落實招生信息公開職責,建立招生信息公開制度,嚴肅招生紀律,規范招生秩序。同時,清查中職學校辦學資質。在嚴格中等職業學校學籍管理方面,通知嚴禁注冊“雙重學籍”,嚴禁中職學籍系統為普通高中、技工學校、普通高等學校在籍學生注冊學籍。通知鼓勵中等職業學校幫助部分學業困難學生按規定在職業學校完成義務教育的行為,但強調在學生未完成義務教育之前,嚴禁中職學校為其注冊中職學籍。在加強中等職業學校資助管理方面,通知要求嚴格把好資助申請關。申請中職學生資助的學生必須是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在校生。教育部將定期開展中職學生資助名單與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技工學校、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學籍信息核查比對工作,堅決杜絕重復資助。對招生過程中的違規違法行為、注冊“雙重學籍”、不及時維護中職學籍和資助系統數據等行為,對套取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或中職資助資金的組織和個人,要以零容忍態度嚴懲,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
教育部:加大一對一私教等隱形變異違規行為查處力度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近日強調:“雙減”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系統性的工程,必須注重當前和長遠相統一,往深里做、往寬里做、往嚴里做、往遠里做,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下一步,一是繼續完善配套政策。在督促各地落實好已經出臺的配套文件基礎上,加快預收費監管、加強培訓機構黨建等其他配套政策法規的制訂進度。研究修訂競賽管理辦法,治理打著“國際”旗號的各類競賽。同時完善“營改非”流程,進一步明確過程中的公示期限、資產確權等政策。研究起草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在組織機構、從業人員、培訓場所、培訓內容等方面對學科類和非學科類機構同步作出規定。加快校外培訓管理條例立法進度,對非學科類機構管理一并納入。二是強化監督檢查。加強與有關部門聯絡協調,統籌運用好各種方式方法,加大對“一對一”“高端家政”“眾籌私教”“住家教師”等隱形變異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繼續跟蹤各地進展,壓實地方責任,適時開展“雙減”大督查,對工作進展緩慢的省份加強針對性指導幫扶,對履職盡責不到位的地方和人員嚴肅問責。三是總結推廣經驗做法。梳理各地好的經驗做法,建立典型經驗推廣制度,遴選推廣一批、印發宣傳一批、網站公布一批、主流媒體報道一批、深度剖析一批、打造“雙減”精品一批,持續深入宣傳引導,營造“雙減”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
江蘇:精準識別資助經濟困難學生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就做好2021年秋季學期學生資助工作發布通知,確保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順利入學、安心就學。
通知要求,精準識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各地各校要重點聚焦原建檔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養、殘疾和孤兒學生以及受暴雨洪災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的學生,全面主動摸排、準確掌握學生有關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溝通、幫扶工作,做到“不漏一人”。
通知明確,全面暢通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各高校要強化組織領導和部門配合,做好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工作方案,在新生入學宣傳中加入“綠色通道”相關內容。在新生報到現場設立“綠色通道”專區或開通“網上綠色通道”,簡化報到手續,提高辦事效率,保護學生隱私。
通知提出,加快落實國家助學貸款新政策。各地各校要做好國家助學貸款新舊政策銜接工作,特別是將助學貸款額度調整政策“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每人每年申請額度提高至不超過12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請額度提高至不超過16000元”宣傳到位、落實到位,滿足學生實際需求。
此外,通知還要求不斷提升精準資助工作水平。各地各校要統籌各項資助政策和各類捐資助學項目,避免重復資助和遺漏資助,提高資助工作精準度。要根據學生家庭經濟變化情況,適時調整國家助學金受助檔次,確保在困難學生最需要的時候,將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原則上秋季學期國家助學金和生活補助應在11月底前發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