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曉燕
摘要:在互聯網崛起信息化時代的當今世界,關于中職會計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應該充分利用好互聯網帶來的好處和利益,合理使用互聯網創新改革教學模式,使得中職會計教育更上一層樓。關于會計教育的重點部分是在于會計的實踐教學,將實踐教育與互聯網融合起來,能夠對實踐教學充分信息化系統化,這樣能夠有效達到教學的創新與改革的目的,有效提升教學的效率,不斷完善教學體系,加速中職會計教育體系的升級。
關鍵詞:中職教育;改革創新;會計
一、中職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嚴重缺乏互聯網思維
目前在我國眾多中職院校當中,主要擔當教育教學任務的教師年齡并不低,年輕的教師占比較小。雖然這類年長的教師自身知識儲備足夠豐富,但他們的思想往往跟不上時代的變遷,有的甚至完全不具備互聯網思想。然而傳統的知識與技能已經遠遠達不到學生們的需要。相對來說,年輕的教師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更強一些,他們能夠迅速學習先進的知識和技能,輕松的運用互聯網以及各種現代化技術來進行教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們的互聯網意識,是學生能夠快速適應互聯網模式,并且培養起積極的互聯網思維。
(二)滯后的教育教學手段
很多中職院校當中的教育教學手段并不夠先進,師資力量不足、教育教學方法不當這些都或大或小的影響著學生們對于新知識的程度。在中職院校當中,課堂的組織形式通常都是以教材為主,教學的目標也僅僅針對考試的題型。教學目標通常也是僅針對于考試題型來進行設定,然后主要通過講授的方式來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無法保證教師與學生的交互溝通。教師壓力過大導致教師只有基礎理論的輸出,這樣一來,學生不再是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無法適應新的發展環境。
(三)不合理的課程設計
中職院校設置會計課程的過程中,很容易忽視管理方面以及外語等相關課程。當下的社會,越來越多企業尤其是一些外企對于會計人員的各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企業招聘時都更喜歡選擇一些管理能力強,外語能力高的人才。但是,在很多中職院校當中,學校所分配的管理課程大多數考查方式都是考查,或者直接作為通識課程,甚至與很多相關院校并不開設此類課程。除此之外,對于外語課程的設定也不夠重視,即使開設英語課程,那么課程內容相對來說過于簡單基礎,沒有專業教學與會計相關的英文知識,所以學生很難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
二、改革和創新會計教學的教學模式
(一)師資隊伍專業化
師資隊伍具備專業的知識和能力才能為學生提供基礎的教育和教學,有效保障學生的專業化發展,因此,改革創新教學模式要從教師做起,建立起多元化的師資隊伍,普遍提升教師的專業化能力和素質。教師要分領域分方向教學,術業有專攻,在整個教師隊伍當中,既要有財務管理方面的教師也要有計算機專業的教師,既要有專業進行核算的教師也要有對會計評定的教師等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教師要定期進行學習和培訓,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還要有針對性的培訓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只有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在教學中應用經驗,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制定相關的制度對教師進行階段性的評價和考核,教師考核未達標時采取繼續培訓重新考核或者直接淘汰的原則。中職院校可以考慮聘請兼職教師來進行教學,并對這些兼職教師進行管理,或者是聘請一些從事該行業的專業工作人員進校與學生交流,提高學生對實踐的認識和能力。作為社會從業人員往往能夠更加親身感受到整個社會的需求所在,所以學生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學習發展,保證自己能夠更快速的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學習并具備社會需要的能力和知識。
(二)教學目標的創新
在互聯網時代,關于會計人員的工作方式以及他們的工作環境已經與從前大不相同,從前的會計信息量相對較少,很多時候需要人工處理相關數據,但是如今的信息和數據的處理,往往需要依靠互聯網和計算機來實現。所以。中職學校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并在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的時候作出相應的改變策略,主要把學生的就業放在第一位,保證學生走出校園時能夠具備知識和能力來適應相關的單位,教育教學的目標應該是讓學生們在互聯網經濟的背景之下能夠具備會計這一職業的崗位能力,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把學生的從業資格作為教學的標準。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高,要求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要強一些,對財務軟件的操作要熟練掌握,在對會計相關信息和數據加工處理以及分析的時候能夠有效地與互聯網信息科學技術結合起來,提高工作效率,具備極高的信息素養和職業素養,成為一名創新性的會計人員。
(三)教學方法的創新
學生提高專業能力需要正確的教學方法。總的來看,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方法理論程度比較高,很多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而且這種教學方法并沒有滲透互聯網思想,因此學生感受不到互聯網的特點和優勢。因此,教師需要改進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增強學生對互聯網的認識,加強互聯網意識。新的教學方法應該轉變教師與學生的位置,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起到主導的作用,而學生才是整個課堂的主體。教學手段應該改變傳統的一言堂模式,學生與教師共同學習才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能力。教師可以將課堂的重點在課前告訴學生,學生們可自由組合也可由教師分配小組,學生在充分的預習之后,在課堂上對其他同學進行講解。教師在一旁聆聽,學生表述不正確的時候教師指出來并改正說法。這樣的教學生方式能夠使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并與教師形成積極的互動,還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
三、結束語
中職會計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改革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重點講解互聯網的優勢特點以及社會的需求,時刻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廣大教學者共同碳素,尋求合適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林麗青.“互聯網+”中職企業財務會計課程內容優化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06):61-63.
[2]趙明梅.“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的優化[J].投資與合作,2021,(06):176-177.
[3]劉錦嫦.人工智能時代下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探究[J].財會學習,2021,(16):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