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松



摘 ? 要:近三十年來,西藏自治區三大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經濟發展迅速,西藏人民受教育水平明顯提高,生活水平也顯著改善。但是,西藏自治區的經濟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從西藏自治區產業及經濟現狀出發,基于西藏自治區1986—2020年的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的地區生產總值,運用實證分析方法,得出一些關于西藏自治區經濟發展的結論,并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西藏自治區;三大產業;地區生產總值
中圖分類號:F127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6-0032-06
產業結構是經濟結構的基礎和核心,不同的產業結構會帶來不同的經濟增長速度,對生態環境、人民生活水平的影響也大不相同。因此,研究一個地區的產業結構變化,對于促進該地區經濟平穩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本文選取西藏自治區為研究對象。至2020年末,西藏地域122.84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陸地面積的12.8%[1]。但其地區生產總值僅占全國的0.19%,其中,第一產業生產總值占全國0.19%,第二產業占全國0.21%,第三產業占全國0.17%。可見,西藏自治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從產業結構角度來看,至2020年末,全國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占比為7.65%,第二產業占比為37.82%,第三產業占比為54.53%,有著第一產業占比<第二產業占比<第三產業占比的顯著特征;而西藏自治區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占比為7.92%,第二產業占比為41.95%,第三產業占比為50.13%,也有著第一產業占比<第二產業占比<第三產業占比的顯著特征,與全國產業結構較為相似。但西藏自治區較全國其他地區有著其特殊之處,如西藏人口以藏族為主體,直至現在,還有許多藏族的生活習慣與青藏高原之外的人們有著很大的差異。西藏自治區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職工的周工作時間規定也只有35小時,比全國法定的工作時間少5小時。正是由于這些特殊之處,西藏自治區的經濟發展模式不能夠照搬國內其他地區。本文以西藏自治區1986—2020年的相關數據為基礎,從產業角度出發,對西藏自治區的經濟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
一、西藏自治區現狀
西藏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由于自然條件和歷史原因,西藏經濟發展滯后于其他省市。雖然多年來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全國人民的支援下,通過調整經濟結構和改善民生,其經濟發展駛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其他省市仍有較大的差距。
(一)經濟發展水平
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通常是用該地區的地區生產總值這個指標來衡量的。地區生產總值指的是一個地區在某一段時期(通常為一年)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下文中具體指的是西藏自治區在該年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
從規模上看,自1986年以來,西藏自治區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不斷擴大。如圖1所示,1986年西藏自治區地區生產總值只有16.93億元;至1999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億元,且這一數額從未有過下降的趨勢;至2015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 000億元;到2020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1 900億元。
圖2為西藏自治區1987—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變化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西藏自治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波動較大,尤其是1989—1993年期間。但從圖2中也可看出,西藏自治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一直是大于零的,且基本都大于10%,因此西藏地區經濟發展態勢較好。
(二)第一產業
不同國家對于第一產業的定義不同。在我國,第一產業主要包括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第一產業是一國經濟的基礎,也是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第一產業的良好發展,可以為第二、三產業提供重要原材料和廣闊的市場。
圖3為西藏自治區1986—2020年第一產業規模變化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西藏自治區第一產業規模不斷擴大,1986年時僅為7.95億元,至2006年首次突破50億元,至2016年首次突破100億元。
圖4為西藏自治區1987—2020年第一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變化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1987—1991年期間,西藏第一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變化幅度較大,其余年份西藏第一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大多在5%—15%之間,第一產業地區生產總值保持著較低和較勻速的增長。
(三)第二產業
第二產業主要包括采礦業、制造業、供應業、建筑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第二產業在我國大部分城市中占主導位置,其不僅可以吸收大量的就業人口,更可以幫助經濟迅速發展,第二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規模上看,自1986年以來,西藏自治區第二產業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不斷擴大。圖5為西藏自治區1986—2020年第二產業地區生產總值規模變化趨勢。1986年西藏自治區第二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僅為2.18億元;1995年首次突破10億元,達到13.24億元;2004年首次突破50億元,達到52.74億元;2008年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15.56億元;2017年,終于突破500億元,達到514.51億元;至2020年,已接近800億元。
圖6為西藏自治區1987—2020年第二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變化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西藏自治區第二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波動較大,1995年時,第二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達到68.02%,1996年第二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卻為負數,為-14.50%,即1996年的西藏自治區第二產業地區生產總值比1995年時低。在之后的其他年份中,西藏自治區第二產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大多大于10%,說明西藏自治區較為注重第二產業的發展,且西藏自治區第二產業發展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