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露露 張益云
【摘 要】目的:觀察精細化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應用的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6例新生兒黃疸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患兒護理方式不同,將其中48例實施精細化護理的患兒作為實驗組,其余48例實施常規護理的患兒作為對照組,觀察患兒護理有效性及護理指標。結果:兩組患兒護理有效性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7.92%,對照組為85.42%,且兩組護理指標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血清總膽紅素、日均下降值以及黃疸消退時間對比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新生兒黃疸護理過程中,以精細化護理作為護理模式可以滿足患兒護理需求,所以可推廣到臨床。
【關鍵詞】精細化護理干預;新生兒黃疸;護理效果
新生兒黃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癥,在目前兒科研究中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1]。很多患兒在發病之后會表現出比較顯著的臨床癥狀,所以這種情況下應該制定完善的護理方案,以便于在護理過程中能夠幫助患兒控制黃疸癥狀[2]。以精細化護理作為患兒護理方法能夠提高患兒護理指導針對性,對患兒病情的控制及干預有一定幫助,所以這種情況下,能夠將精細化護理推廣到新生兒黃疸護理過程中[3]。本研究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6例新生兒黃疸患兒為研究對象,觀察精細化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應用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6例新生兒黃疸患兒為研究對象,按照患兒護理方式不同,將其中48例實施精細化護理的患兒作為實驗組,其余48例實施常規護理的患兒作為對照組。實驗組,男24例,女24例,年齡6d~8d,平均年齡(7.52±1.25)d,對照組,男36例,女12例,年齡6d~8d,平均年齡(7.56±1.36)d。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兒童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兒童資料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即在患兒護理過程中做好護理方案設計,完善各項護理流程。同時以護理指導為基礎,做好患兒護理評價,提高患兒護理干預能力。實驗組實施精細化護理,具體如下:①精細化護理方案設計,從頭部、面部、胸部、腹部、四肢和背部順序著手,做好患兒的精細化護理方案,提高患兒護理干預方案設計科學性。②精細化護理措施,定期為患兒進行水電解質平衡矯正,并且間隔25min為患兒翻身,做好撫觸護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
①顯效表示患兒治療后血清膽紅素水平恢復正常,其日均下降值高于35μmol/L。有效表示患兒治療后血清總膽紅素水平逐漸趨于正常,日均下降值低于35μmol/L但是高于25μmol/L。無效表示患兒治療后效果無改善,指標無變化。其中,總有效=顯效+有效/n×100.00%。②護理指標,以血清總膽紅素、日均下降值以及黃疸消退時間三項對比為主,分組錄入數據,然后求和均值化計算,用于組間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護理有效性對比 兩組患兒護理有效性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7.92%,對照組為85.42%,見表1。
2.2 兩組患兒護理指標對比
兩組護理指標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血清總膽紅素、日均下降值以及黃疸消退時間對比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2。
3 討論
作為一種常見的兒科病癥,新生兒黃疸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很多患兒在發病之后會表現出比較顯著的臨床癥狀[4]。所以為了幫助患兒緩解癥狀,應該在護理過程中完善患兒護理方案,從而提高患兒護理質量[5]。本研究證實,以精細化護理作為患兒護理模式可以滿足患兒的護理要求,對患兒護理質量控制有一定幫助。
綜上所述,新生兒黃疸護理過程中,以精細化護理作為患兒護理方案的指導意義是相當高的,不僅能夠提高患兒護理質量,還能在患兒護理過程中突出患兒護理特色,所以能夠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董婷婷,陳曉敏.延續性護理干預策略在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2):371-374.
[2] 劉芳.早期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20,12(22):102-103.
[3] 劉娟.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商情,2020,2(13):101.
[4] 楊志敏.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0,31(8):129-130.
[5] 高多紅.綜合護理干預在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0):243-245.